中药古今研究:麻黄根
一、典籍摘要
《名医别录》:“止汗,夏月杂粉用之。”
《本草纲目》:“麻黄发汗之气,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
《本草正义》:“麻黄发汗,而其根专于止汗,昔人每谓为物理之奇异。不知麻黄轻扬,故表而发汗,其根则深入土中,自不能同其升发之性。况苗则轻扬,根则重坠,一升一降,理有固然。”
《药性本草》:“麻黄根、节止汗。”
《本草易读》:“甘,平,无毒。止汗。”
《饮片新参》王一仁:“麻黄根皮色微红,心白。淡平微涩。功专止汗。”
《神农本草经读》:“根节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药以达于表而速效,非麻黄根节自能止汗,旧解多误。”
二、现代研究
成分:主含麻根素,麻黄根碱A、B、C、D,麻黄宁A、B、C、D,麻黄酚等。
药理:麻黄根浸膏注射于猫及家兔的静脉,证明可使血压下降,呼吸幅度增大,此与麻黄浸膏的作用相反。
作用:本品有止汗、降血压等作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