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藥配伍漫談2__
中醫方藥配伍漫談2(2008-03-01 11:59:50)
转载▼标签: 健康桂枝茯苓丸更是如此,張仲景用它來緩消癥塊,我們現在常拿來治子宮肌瘤,日本人也常用。有些人把它開成湯藥,開始溫肝,來個三、五服藥,用量小點,主要探測,開開路,適應情況。以後子宮肌瘤要長時間治,服用時間較長,要配成丸藥。如果一直都吃湯藥,劑量又大了些,那就變了主治了,《證治準繩》上有個下死胎方,用來攻下破血,治胎死腹中,它的五個組成和桂枝茯苓丸一模一樣。明代還有一張催生方,也是這五個藥,用量很小,起到催生作用。 我認為台灣普遍使用科學中藥的情況下,有時候需要湯劑還是要用湯劑。科學中藥很多反映出散劑的特點,而且我們不清楚在加工過程中,揮發性的成分保留了多少。5.煎、服藥方法不同的煎藥方法,往往對藥物或方劑的功效發揮方向會有一些影響。不同的服用方法也對藥物作用的力度、功效發揮方向,甚至副作用控制,都有明顯的影響。解表類的方,一般情況下,煎的時間較短,辛涼解表更短。一九八七年,當時我到黑龍江開方劑學全國研究會,當時有一個研究的題目是,為什麼現在銀翹散的功效減弱了,大家運用的少了。大家討論了很多,如藥材的質量問題、飲食、地區等等。我想不完全是這樣,現代很重要的是不講究服法了,它搞成散劑,取六錢。吳鞠通為什麼在銀翹散的服法上講了很多話?「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肺藥取輕清,過煮則味厚而入中焦矣。」銀花連翹有清熱解毒、辛涼解表、芳香辟穢三大功效。現在病人如果飲片拿回家,熬五分鐘我看算短的,現代用電器熬藥,有時往往都熬個把小時。如果密封得很緊,香味跑不出來還可以,不然有時一兩分鐘已經香氣大出,滿屋子藥香了,辛涼透表、芳香辟穢成分,全家人都享用了,可能還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最後給病人吃到嘴裡是一副治長瘡的藥。辨證再仔細,藥開得再正確,功效發揮方向變了。所以煎法應該是解表劑,特別是辛涼解表劑要注意的;辛溫解表劑也不能過煎,但是可以長一點,在臨床上看,它的藥香確實也出來得慢。服用方法也很重要,就拿九味羌活湯來說,王好古講到:「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緩汗溫服,而不用湯投之也」,外感風寒濕邪較重的證候,需要急汗,要趁熱喝下去,喝了以後用熱開水或熱稀飯幫助出汗;溫服的話,發汗力量緩和,不用熱開水和稀飯。用法不同,藥物的力量也不一樣。我有時候想,現代看病速度越來越快,有醫生可以三個小時看一百五十七個人。然而中醫和西醫不同,別看西醫三分鐘處理一個病人,但是他們是集體操作,病人不是三分鐘就看完病了,去了給你做一大堆化驗單、核磁共振之類的檢查,可能二個禮拜都忙不完,最後到醫生那裡,什麼結果都告訴醫生了。你這裡是望聞問切啊,純粹個體戶、小生產、單個操作啊,怎麼跟人家比時間呀?另外像四逆湯、吳茱萸湯這類方,大辛大熱的藥,一定要溫服或冷服,避免藥病格病,避免吐出來。含有吳茱萸的方,一般來說要冷服,而且服了以後病人要睡在床上,休息一刻鐘到二十分鐘,這時他可能會有點胸悶、頭昏,很快就過去了,之後如肝胃之氣上逆、乾嘔吐涎沫、胃痛、嘔吐、頭昏都會慢慢緩解──當然前提是你要辨證正確。如果你不告訴病人,少說了兩句話,病人一喝感覺到胸悶頭昏加重,會覺得你開錯了,吃了一道藥就不來找你了;如果你講了這一點,病人躺一會兒感到胸悶頭昏,反而會覺得你料事如神,更加相信你。這些實際上既有利於病人的治療,也有利於提高威信。像復元活血湯這類,服法一定要注意。我曾經遇到一個跌打損傷的病人,他的症狀很典型,剛好照書上李東垣說的:「跌打損傷,瘀血阻於脇下,痛不可忍,復原活血湯主之」,剛好組成我背得下來,就全方開兩服,當天我回家翻書還在想開錯了,應該只開一服,如果大便稀了,止後服,不能吃了。結果第二天病人來了,他只吃了一服,但是沒拉肚子,還是非常疼痛,沒有改善。我想是不是藥開錯了,就背方歌(編註:原文為「復元活血湯柴胡,花粉當歸山甲俱,桃仁紅花大黃草,損傷瘀血酒煎去(袪)。」)。所以我要勸告同學,背方歌不要光背藥味,煎服方法也要啊。方歌的最後一句是「損傷瘀血酒煎去」──他要求四分之三的水和四分之一的酒泡藥再煎熬。我又要求他把第二服加五錢酒做為藥引子,他吃了以後就大有改善。(五)中醫傳統方藥運用中控制毒副作用的多因素分析1.中藥有無毒副作用?現代存在著對中藥毒副作用感性認識中的兩種矛盾心態。一般老百性普遍認為西藥是化學合成藥物,往往干擾人體正常的生理機制,所以有副作用;中藥是天然藥物,不易干擾人體正常的生理機制,所以副作用較少。但是不能看做沒有副作用,這不完全正確。近十年來又出現了一些看法,哪個地方說有人用麻黃減肥吃死人了,日本人報導小柴胡湯吃死人,又有像關木通、馬兜鈴酸之類問題,弄得很緊張。要不就沒有副作用;要不就談虎色變。這兩種心態我覺得都不完全。曾有一個美國的代表團到我們學校來請我們講一講對中藥的認識。當時美國人曾提出一個問題:中藥麻黃減肥吃死人,你們怎麼看待?。我回答說「中藥麻黃」不減肥啊,那既不是西醫也不是中醫。中醫麻黃三大功效是發汗解表、平喘、利水,還和配伍、炮製都有關係,怎麼單用麻黃去發汗呢?我曾看過聯合診所有醫生,對一個六十歲老頭開18克生麻黃,結果他流油汗,大汗亡陽,搶救不及死了。這是醫療事故,你沒正確使用,怎麼能掛個名字說中藥麻黃吃死人了?是不是開麻黃全吃死人?這觀念不正確。學術研討會上,我曾問日本人說,你們小柴胡湯都一劑一劑地開,不管年齡、男女,也不管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他們認為我們把醫聖張仲景的方加加減減,不是張仲景的方。我們的想法則不同,張仲景自己也加減啊,很多個他的基礎方,後面都有加減法。他們是整方完整運用,把方還原為藥,是西醫的方法,他們稱作「方症相對」,和我們辨證論治的「以法組方」、「以法譴方」不同。2.歷史的回顧──中醫歷史上對毒副作用非常重視。現在如果去看諸子百家的古籍,用藥非常少,像扁鵲這類過去有名的醫家,都是以針灸、氣功為主來治療。連戰國時期孔夫子拿了藥都不吃,說「丘未達,不敢嘗」。當時對副作用的畏懼心理非常強,造成所謂「藥不暝眩,厥疾不瘳」(吃藥不頭暈、胸悶,大病不會好)的錯覺。為什麼認為吃藥一定要有副作用呢?因為當時臨床辨證論治體系還未建立,副作用很普遍,大家對用藥物很害怕。漢代方開始用得多,開始講究配伍了,像《湯液經法》裡很多配伍,不但增加療效,也能夠控制毒副作用,人們對藥物的畏懼心理大大減輕,把「毒藥」改為「本草」,這在中醫學的發展歷史上是劃時代的,轉向以方藥治病為主了,然後開始突飛猛進發展,從仲景時代三百多個配伍新方,到魏晋南北朝上千個,到唐代五、六千多,宋代一、兩萬個方。3.中醫方藥運用中控制毒副作用的十種方法(1)多藥相配,增效解毒歷史上方劑發展過程當中,有經方、時方之爭。中華民族容易尊古賤今,有時往往尊古賤今,厚古薄今,不能數典忘祖,古人不對的,繞個大圈圈也要把它說通。經方有很多優點,其中常用薑、桂、附,這和當時漢代的氣候有關,但是它的峻烈之性往往容易產生副作用,甚至現代有些經方派的醫家以使用少藥味、集中藥物、薑桂附為主自豪。宋、金、元形成時方派。治感冒在張仲景以麻黃、桂枝類為主;宋代以後則羌活、防風類用得多。我的學生曾在現代醫院統計,不管老小,羌防劑用量大約佔百分之七十。羌防劑配伍有個特點,例如羌活用了用防風、白芷、細辛,功效都類似,都是辛溫,都能發汗、止痛。按照西醫的觀點,三、四個藥功效相近,用一個不就行了?多味藥相配,可以增加療效,同時可以控制毒副作用。其實仲景也用了這種方法,但是用得不多,比如甘遂、芫花、大戟三個藥功效很相近,都是瀉下逐水,他用各等分做成散劑,以十枚肥大棗煮湯送服;現代用法裝膠囊,但還是要用棗湯,如用白開水吃肚子要痛。西醫曾經做過實驗,甘遂的功效最好,瀉下經髓的積水作用範圍較寬,當時三味藥各用0.5克,後來乾脆三味藥分別各用1.5克,總量一樣,結果病人吃了受不了,腹痛刺激很強。西醫很多用量是實驗室觀察統計出來的結果,成分是越純、越精越好;而中醫在運用中藥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多味藥相配,功效相近的多味中藥相配,可以減少單位物藥的用量,減少毒副作用,我把它稱為「同性毒力共振,異性毒力相制」。療效的發揮,功效相近可以互相疊加、協同,產生應該達到的功效;副作用也有發揮方向,如果甘遂用三分,副作用就要乘以三,這是所謂「同性毒力共振」,而像甘遂和芫花的副作用方向不盡相同,彼此則能互相制約,總體毒副作用,要比單味藥乘三小得多。又如活血化瘀的「四大金剛」: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功效都很相似,為什麼多數方都這樣配呢──減少單味藥物用量。這一點我覺得不僅是中醫學長期摸索的一種長處,而且也能提供現代醫學用藥的啟迪。(2)藥量的控制常用量範圍,也是為了控制毒副作用。(3)炮製減毒炮製不僅對功效發揮方向有影響,往往也直接對毒副作用有控制作用,比如附子、半夏的炮製可以減毒。(4)佐制藥的配伍(5)反佐藥的配伍反佐藥實際上也是在控制毒副作用,像吃下去會吐出來,加了反佐藥就不吐了。(6)煎藥方法的要求(7)服藥時間、方法的要求(8)劑型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