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善、美”人生境界,是“新时代”的社会需求
汤一介:走向“真、善、美”的统一境界(之一) ——追求“真、善、美”人生境界,是“新时代”的社会需求
编者按: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什么?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汤一介先生说:“我想应该是追求'真’'善’'美’,并使三者在一系统中统一起来。”而汤一介……
编者按:
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什么?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汤一介先生说:“我想应该是追求'真’'善’'美’,并使三者在一系统中统一起来。”而汤一介先生自己就是达至这种境界的人。
作为一代国学大家,汤一介先生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存在丰富的“真、善、美”问题,中国哲学的追求就是走向“真、善、美”的统一境界。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真、善、美”的观点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三个命题之中。西方哲学家对“真、善、美”问题的讨论,基本上是属于知识(或信仰)的问题,那么,中国哲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则基本属于人生境界的问题。
编者节选分四次转载,汤一介先生在《论中西文化在真、善、美问题上的比较》一文(汤一介集 第七卷《面对中西文化》),孔子、老子、庄子、康德的“真、善、美”的哲学思想,鲜活的古先圣贤展现在我们眼前。编者对汤先生的原文加了副标题。
汤一介先生
下文节选自汤一介先生《论中西文化在真、善、美问题上的比较》一文(汤一介集 第七卷《面对中西文化》 ),汤先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三大思想家——孔子、老子和庄子对“真、善、美”人生境界的追求作了比较分析。
中西文化“真、善、美”
我国先秦有许多重要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其中孔子、老子、庄子的思想影响可以说是最大的。如果我们把这三位大哲学家作为典范,并通过他们来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不同类型哲学家的境界问题,也许会对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生境界问题有一总体了解。
我国先秦时代的哲学之所以丰富多采,不逊色于古希腊和印度,正是因为当时的哲学家具有多元的价值取向。
康 德:善←美←真
黑格尔:真←美←善
孔 子:善←美←真
老 子:真←善←美
庄 子:美←真←善
从这里可以看出康德是中国人,黑格尔是印度人(或希腊人)。
照这个图式,如果我们做点比附,大体可以说孔子“真、善、美”问题在价值上接近于康德,老子接近于黑格尔,庄子从一个有限的方面看更接近于谢林或亚里士多德。当然比附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照顾到各方面,但它或者能给人们提供一思考的方面。
孔子的“真、善、美”
孔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论语·雍也》 )知,要有对象,求真;知,客体是客体,主体是主体。好,是一种享受,客体入与主体;乐,“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要超越生死等等,与天为一,最高之善的境界。“智”是理智的问题,“好”是感情的问题,“乐”是理智和感情的结合。
在《论语·为政》篇中记载着孔子的一段话,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知道,孔子和以后的儒家都认为,人们的生死和富贵不是能靠其自身的努力而追求到的,但人们的道德和学问的高低却因其自身努力的不同而有不同。上面引的孔子的那段话可以说是孔子对他一生的生活道路的描述,或者说是他一生修养的过程,也就是孔子本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了解的过程。
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四十而不惑”,可以说是他成圣成贤的准备阶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是他成圣人的深化过程。“知天命”可以解释为对“天”(宇宙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有了一种认识和了解,这也许可以算是“求真”的范围,因为这一阶段孔子仍然把“天”看成认识的对象,还没有达到“同于天”的阶段,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与“天人合一”的境界。
“六十而耳顺”这句话向来有不同解释,我想,它可以解释为一种直觉的审美境界,它所得到的是一种超乎经验的直觉意象,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境界、“美”的境界。我们知道,孔子对音乐很有修养,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不知肉味”自然是“不思而得”的一种极高的审美境界。孔子还对他所达到的这种境界有所说明,他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想不到听音乐竟能达到如此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超越的美的享受。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朱熹注说:“矩,法度之器,所以为方者也。随其心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这是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它是在“知真”、“得美”而后达到的一种圆满的“至善”的境界。孔子认为“尽美”比不过“尽善尽美”,《论语·八佾》篇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美也’。”这里的“尽善”是说“极好”,但说事物“极好”总在一定程度上(至少在儒家那里)是和道德的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的。孟子说:“充实之谓美”。此处的“美”实也含有某种道德价值判断的意义。朱熹注说:“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善”是一种内在的“美”,极高的人格美。看来,朱熹认为“善”从某方面说可以包含“美”。“尽善”之所以高于“尽美”,实因为“尽善”即“尽善尽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说,孔子的人生境界(或圣人的境界)是由“知真”、“得美”而进于“安而行之,不勉而中”的圆满至善的境界,即由“真”而达于“美”再达于“善”。
“真善美”与“三个一”
孔子建构的是人生哲学的形态,“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如果我们把孔子这一由“知天命”到“耳顺”再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过程和我们所概括的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真、善、美的基本命题相对照,也许可以说“五十而知天命”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层次,“六十而耳顺”是达到“情景合一”的层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是实践“知行合一”的层次。“天人合一”属于“智慧”(知)的方面。“情景合一”属于“欣赏”(情)的方面,“知行合一”则属于“实践”(意)的方面。照儒家看,这三者是不可分的。做人既要了解宇宙大化之流行,又要能欣赏天地造化之功,更应在生活实践中再现宇宙的完美和完善。就以上的分析看,孔子的“知天命”、“耳顺”和 “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就人生境界的追求说的,这是孔子对自己追求“真”、“美”、“善”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