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桃花源记》:隐逸背后的千古悲情
桃花源
《晋书·陶潜传》中记载'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在这篇仅仅一百多字的《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以简洁的笔墨表现了其不同流俗的性格,为后人塑造了一个超脱淡泊的隐士形象。
此后陶渊明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归宿,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在人生失意或厌倦官场时回归陶渊明,从他的身上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
在陶渊明的散文中,若说《五柳先生传》是其对于自身性格的描述,那《桃花源记》就可以称得上是集中表现其隐逸思想的名篇。
初学《桃花源记》只看到了桃源的美好与宁静,再读时,瞧见了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与和平向往。而今再次回看,我却看到了满篇的悲情意识。
本文将从社会、个人、未来、桃源四个角度阐释《桃花源记》背后的悲情意识。
1.桃花源背后的社会悲剧
陶渊明写作这篇《桃花源记》的时候正处于东晋政权和刘宋政权的迭代之时。刘裕用毒酒毒死了晋恭帝,东晋彻底灰飞烟灭。面对这一切无权无势的陶渊明无力阻止,更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因此,他只能寄情于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与美好愿望。
清朝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可以说正是东晋这样的乱局才成就了陶渊明的淡泊与隐逸,可是貌似超脱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整个魏晋的苦难。因此,《桃花源记》不管写得多好,想象得多美,它都是一个时代悲剧的产物,里面凝结着万千无辜百姓的血泪,也饱含着陶渊明的无可奈何与痛心疾首。
2.一片桃花源,三段悲情人生
①渔人之悲
桃源中人热情款待了渔人,在其临走时还特地嘱咐道'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是渔人不仅在归途中处处标记,还一路来到了太守府,将前因后果都细细禀报了一遍。
贪利忘义,言而无信,这是渔人的人格悲剧。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对社会的隐喻?为了争权夺利,建立西晋,司马氏早就抛掉羞耻,无所不为了,却偏偏要以儒家的忠孝治国,不可谓不讽刺。这也为之后两百余年间的所有政治家们做了个卑劣的示范,在日后的权利斗争中,他们往往无所不用其极,更遑论礼义廉耻了。
一叶知秋,一个普通渔人的道德沦丧,恰恰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天性的真淳的丧失。因此,《桃花源记》更像是一首整个时代所有人的人性悲歌。
桃花源
②刘子骥之悲
太守一寻不获便不再纠缠,可是刘子骥却是一个痴人,一直到病死也念念不忘。其实可以理解,正是因为在魏晋这样的乱世中,桃花源才会显得尤为珍贵,所以刘子骥才要孜孜以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刘子骥的行为更像是一种'避世'行为,可惜注定无果。因为他毕生追求的桃花源连是否存在都无可验证,更何谈追寻了。佛家八苦中有一种精神上的痛苦叫做'求不得苦':事不称心,欲得偏失。想必刘子骥在余生就饱受了这种痛苦的极致折磨。
当执念入魔,眼前就会充满迷障,人若不能堪破,就只能被困其中并越陷越深。苏东坡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理。人有的时候真的需要放下,可惜刘子骥不懂。
刘子骥的悲剧还不止于此。更大悲剧在于追寻宁静的时候他选择了向外求,而不是向内寻。桃源可以栖身,却未必可以栖心。
文中说刘子骥是'高尚士也'。魏晋时期的名士讲究放旷自然,药酒纵性。可以说放诞是魏晋名士的本性,更何况是生活在一个朝生夕死的年代,刘子骥的执着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若是刘子骥有幸找到了桃源又如何?到时消息散逸,人人慕名而来,桃源被打扰甚至被覆灭,身为名士的刘子骥又要如何自处呢?所以,自从他决定寻找桃源的那一刻起,无论成功与否,都注定会演绎成悲剧。
桃花源
③陶渊明之悲
写下这篇《桃花源记》时陶渊明已经步入到人生的夕阳阶段,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中,他一直徘徊在'仕'与'隐'之间,虽然多次拒绝为官,可是心中却免不了忧国忧民。但是自从刘裕篡晋建立宋朝之后,他彻底地厌倦了政治。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思想的一大突破:在此之前,他的田园诗如《饮酒》、《杂诗》、《归园田居》等都在着重描写个人的进退清浊,可是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想到了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构建了一个美丽的世外仙界。
这种思想是可贵的。可是正因为可贵,才愈发凸显了陶渊明人生的悲剧性。晚年的陶渊明贫病交加,饱尝生活疾苦。梦想中的桃源和现实中的苟且落差之大不啻于天壤。偏偏他又是一个葛巾漉酒、抚弄无弦琴、极度艺术化的人。在《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一句中陶渊明以'孤云'自况,也可见他在人格与人生追求上的孤绝。正是如此,梦想与现实给予了他双重打击。
或许预知到自己命不久矣,陶渊明在去世之前写下《自祭文》。文末写到'人生实难,死之如何?呜呼哀哉。'这样的临终绝笔,临死悲叹或许是对他悲剧人生的最好总结。
3.看不见的未来
为什么说《桃花源记》中透露出一种未来性的悲剧?
在结尾处陶渊明写道'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太守和刘子骥先后去寻桃花源,但是却都没有找到。因此世人有诸多疑问:桃花源真的存在吗?渔人真的到过桃花源吗?这会不会是渔人做的一场大梦?梦醒之后真假难辨。庄周梦蝶之后也会生出'不知是蝴蝶变成了我,还是我变成了蝴蝶'的'彼我同化'之感,渔人又有何不可呢?
文中描述到桃源中人不知魏晋,甚至不知道汉朝的存在,可是'男女衣着'却'悉如外人'。细究起来,桃源人的穿着应该更接近于秦朝,而秦服与晋服显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极有可能是乱世中的贫苦人民太过渴望和平了,因而生出了幻梦与幻觉。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意味着这世间根本没有桃花源。人民避无可避,只能继续在动荡中艰难求生。这样的结局实质上体现了梦想的破灭,也意味乱世没有尽头。
桃花源
而自刘子骥死后便再没有人再去寻找桃花源了,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更加深刻的绝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还常常伴有各种自然灾害,朝生夕死,人如草芥。这是社会的常态,人民由恐惧渐至麻木。
出现一个强有力的集权国家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更遑论可遇而不可求的桃花源了。因此,不再有人将希望寄托在缥缈无边的桃源上。
统治者们不相信桃源,所以他们就不会去建设一个桃源。百姓们不相信桃源,意味着对社会、对国家没有期待,丧失信心。而一个丧失对美好的追求的国家,注定没有未来。
4.注定灭亡的桃花源
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不是神话,居住在那里的是一群避难的普通人,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奉养自己,过得和平、宁静、幸福。
那里不是长生仙境,也没有金银财宝。可是乱世中的一方平静却恰似仙境,价比黄金。这就是乱世中桃花源的价值。
我们常说富而不强就是悲剧。平静是桃源的财富,可是小国寡民式的社会体系,注定不能抵抗任何来自外部世界的侵扰。
当桃源广为人知,天下所有受苦受难的百姓怀抱着追求温饱安宁的愿望蜂拥而至时,这里只会成为另一个战场。及至那时,桃源人民的下场可想而知。
此外,与世隔绝本身就是一种悲剧。
《桃花源记》中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象征着信息与眼界的闭塞。这里的每一个人坐井观天般生活在桃源这方小小的世界里,怀抱着自满自足的幸福心理,不知天下,不见世界,既幸运又可悲。
与世隔绝或许可以躲避一时之乱,但最终还是会使桃源走向灭绝。因为太过安逸了!每个人安逸地生,安逸地死。在这里人们自给自足,免遭战乱,没有任何的生存压力,所以这个封闭的世界不会再取得任何进步,人们会如同温水中的青蛙一样被慢慢煮死。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这个道理。《孟子·卫灵公》中也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即可理解为人若是一直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近在眼前。
5.结语:
在东晋末年,陶渊明只以隐士著称,文学成就却不太被认可。颜延之在《陶征士诔》中盛赞陶的人品,而对其文章只评了一句'文取指达'。锺嵘的《诗品》也只是将陶诗推为中品。
直到后来萧纲写作《陶渊明集序》时称赞'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时才始有知音。
可见,陶渊明的一生都是十分孤独的,没有人能够走进他超拔的精神世界。《桃花源记》既是他隐逸精神与美好向往的集中体现,又是其曲高和寡与千秋寂寞的孤高之作。
桃源之美是陶潜精神之美,桃源之悲是陶潜人生之悲。
桃花源
参考文献:
1.《陶征士诔》
2.《陶渊明评论》
3.《陶渊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