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好的人,与人相处,往往有这几个表现
一个人的修养,是他立足社会的根基。
一个人,可以佯装一切,却无法佯装修养。
修养,是一个人从骨子里透出的气质,藏不住,也装不来。
生活中,从一个人对待别人的态度,就能看出他的修养。
修养好的人,与人相处,往往有这几个表现。
1
与人相处,懂得尊重别人,以心换心,以真换真。
孟子有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与人之间,尊重永远是互相的。
有一次,列宁下楼中途偶遇一女工端盆水上楼,女工见是列宁,就赶忙要给列宁让路。
列宁出声阻止,并且自己紧靠墙壁,让女工先过,同时说:“你不必这样,你手中端着水盆,而我两手空空,请你先过去吧!”
列宁说话很温暖,并且“请”字说的很响亮。
直至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这是一件日常小事,却体现出他的极高修养,他不以自己地位高贵而傲慢无礼,而是给予他人充分的尊重。
你尊重别人,才赢得别人的尊重。
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是一位非常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给季羡林拜年,每次他都会亲自去回年。
无论到谁家里,他都是礼数周全,恭恭敬敬。
有一次,他到教育家陈岱孙家里,陈先生送了两本《陈岱孙文集》给他。
季羡林连忙起身,躬腰双手接过,连声道谢,恭敬得就像老师面前的小学生。
后来有人说他:“ 您是校长,何必对谁都这样恭敬呢。”
季羡林说: “ 他们都这样尊重我,我更要尊重他们。”
不仅对同事们,季羡林对学生也平等看待,尊重他们的想法,重视他们的需求,像朋友一样与他们相处。
这份谦恭令他更受人尊敬,每到过年,他家门前的雪地上都会写满祝福的语言,那都是不忍心打扰他的学子们在表达敬意。
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你尊重我的感受,那我也愿意替你考量。
彼此尊重,互相用心,一段关系才能相处得舒服,维持得长久。
在一次采访中,罗永浩分享过一次自己的心路历程。
他说,年轻的时候,特别反感有迷信思想的人。
凡是那些信风水,见了佛像就要跪拜的人,他是非常不屑的,更不要说与之交朋友。
直到自己开始创业后,他才慢慢理解了那些人的做法。
事业做得越大,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也就越大。
他们拜神,不过是消解压力的一种方式,既不伤人,也不伤己。
于是他开始慢慢转变他的想法,虽然自己不信,但开始试着理解和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有这么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
你自己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修养。
你可以喜欢经典文学名著,但永远不要瞧不起爱读网络小说的人。
你去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把别人的喜好还给别人。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喜好和个性,当你学会了尊重跟自己不一样的人,自身的修养就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境界。
一个人顶级的修养,是终于学会了,不再总是用自己的认知和三观去理解世界。
开始尊重每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人。
2
与人相处,不欺人,待人真诚善良。
为人要善良,千万别伤人,别骗人。
为人处世,善良是根本。
曾子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
与人为恶,虽然祸端并未出现,但是福气已远远离你而去;与人为善,福气虽未到来,但是祸端已远远离你而去。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孟孙有一次带着臣子秦西巴等人进山打猎,其间孟孙猎得小鹿一只,于是命令秦西巴将这只小鹿带回宫去。
秦西巴带着小鹿回宫的路上,后面有一只母鹿跟随着他并发出阵阵哀啼,他猜得手中的小鹿与这母鹿是母子。
他不忍心听这母鹿的哀嚎,于是将小鹿放了,两只鹿随即一同逃离。
稍晚孟孙打完猎回宫,问秦西巴要白天猎得的小鹿,秦西巴说:
“我回来的路上,母鹿跟着我一路哀嚎,我实在不忍心,就将小鹿给放了。”
孟孙大怒,将秦西巴逐出宫去。
过了三个月,孟孙为儿子找老师,想起秦西巴,就将其召回宫中,任命他当太子傅。
左右臣下对此很不理解,问孟孙:“您之前降罪于他,如今却又任命他为太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孟孙说:“秦西巴心怀仁慈,他连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怎么会忍心伤害我的儿子呢,叫他做我儿子的老师,我很放心。”
修养好的人,内心真诚善良,说不出伤害他人的话语,做不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保持内心的真诚善良,才能不向别人使用不好的手段。
苏轼在乌台诗案中“因言获罪”,被人寻章摘句,扣上了反对皇帝的帽子,九死一生。
后来新党垮台,旧党起复,苏轼得以重返朝堂。
当时旧党打压一个新党言官。同样是“寻章摘句,罗织罪名”。
苏轼反对,说,这其中的滋味我尝过,不愿意让别人尝。
言事无罪。这是宋朝的铁律,也是苏轼内心的自由。
他不能欺骗自己说:对待政敌,不择手段也是合理的。
所以他不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真诚待人,才会被别人以诚相待;跟人玩套路,最后套的还是自己。
只要内心真诚不欺人,无论外界多污浊,我们始终都能保住内心的善良。
生命是一种回声,你把善良给了别人,才会从别人那里收获善意。
心地善良,才能积累人缘、积聚人气。
黄金有价,而真诚则无价。
对好友真诚以待,友情会情比金砖;对爱人真诚以待,爱情会长长久久;对家人真诚以待,亲情会和和睦睦。
用真诚来赢得真心,用真诚来为自己积累福气。
3
与人相处,待人和颜悦色。
修养是一个人从骨子里透出的气质,藏不住,也装不出来。
和颜悦色的本质就是和善,对身边的每个人都和善,别人才会用和善的态度对待你。
对待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做到毕恭毕敬并不难,而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也能给予百分之百的尊重,才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有教养之人,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算是对待弱势之人,也能做到不迁怒,不指责,保持和颜悦色,不让他人为自己的情绪买单。
胡适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世间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糟糕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真正修养好的人,对待周围的人总是和颜悦色的。
一个人,面对和自己有关的人,可以伪装出对应的样子。
面对陌生人,才最真实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
开学季,新生请老人帮他看行李,老人爽快答应,嘱咐他快去快回。
从晌午等到午后,新生才回来,老人没说什么,就离开了。
直到开学典礼,新生发现,老人正是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待人和颜悦色,能够给人一种亲切之感,给人一种愉悦之感,给人一种平易近人之感。
每个人之间,第一次相遇,都是陌生人。
因为陌生,可以随心所欲,不拘于礼,反正一面无缘,可能再无交集。
在陌生人面前,和颜悦色,才是一个人最真实的修养。
对待陌生人,和颜悦色,推己及人,懂得尊重,才是修养好的人。
修养好的人,总是和颜悦色,让人如沐春风。
真正修养好的人,不会轻易把自己糟糕的一面展露在别人面前。
他们懂得体谅别人的不容易,也懂得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父母和颜悦色,是一种孝顺。
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修养。
著名作家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坏到极点,喜怒无常,总对母亲发脾气,惹得她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只能更加小心翼翼的照顾儿子。
后来,史铁生母亲猝然离去,他才突然醒悟:“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孔子讲,孝敬父母最难的事情是“色难”,就是说最难的是给父母好脸色。
能对父母能做到和颜悦色,就是最好的修养。
一个人最好的修养,就是善待家人,生活里对他们,关心、尊重,言语上和颜悦色。
正如塞缪尔说的:
“世界就像一面镜子,你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对人和颜悦色,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只有对生活和颜悦色的人,才能被命运温柔以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