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文不是“象形文字”之十四

为什么说中文不是“象形文字”之十四

象形文字缺乏明确导向性。而范式文字便具有明确导向性这是本质的差别。范式与范式的链接使意蕴指向更加具体。

说“中”字来自于旗斿的象形。但这个形象与意义没有直接关联。而是只能根据象形来穿凿附会意义。

因为看着象旗斿之属。于是觉得可能是因为根据两军对垒中间区域来造“中”字。感觉不对。于是又想可能是插旗以号召聚集,所以插旗所在为中心区域。感觉以此造“中”字也不对。于是想到古人以土圭法测“中”。那么圭表是不是造“中”字的原型呢?然而圭表与“中”字的内容没有半毛的关系。插“圭表”是插不出中心来的。穿凿附会总是会留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范式文字就不同,范式对意义的导向性非常明确。认识到范式以后,理解一定会非常深刻。

《说文解字》:“中,内也。从囗、丨下上通也。”。

《说文解字》:“ 囗,回也。象回帀之形。”。四周围住之形是囗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丨,上下通也。”。上下通引而上行是“丨”字之范式。

囗、丨两范式叠加。种子生根发芽上下通指向于外壳以内是中字之范式。读作zhōng ㄓㄨㄥˉ。

(囗、丨两范式叠加。“丨”上下通于囗(性交)是中字之范式。读作zhòng ㄓㄨㄥˋ。性交即下种。故“中”又有由外入内的意蕴。)

读作zhōng ㄓㄨㄥˉ。相对种子外壳而指向种子外壳以内与外壳以外相对。这是一个必然的导向。指“内,里面”与“外”相对。如:心中(心里)、内中(里头)、家中、水中、队伍中、等等。而旗斿的形象本身与“中”没有一点关系。需要形象以外用莫须有的故事来编造“中”的意蕴就常常会莫名其妙。象形也至少得象出意义来。如果能够象形能够象出意义来的那么这个形就是“宪象”之形。而范式就是“宪象”的一个现代说法。

相对种子外壳以内的位置,相与比述就是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如:中心、当中、中心区、中枢、居中。

有了范式作为参照系统,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导向性的认识。不必一定要再依托古代经籍来参照理解字义。更可以利用古代经籍的使用来证明自己理解的合理性。因中是指种子的内部中间。那么因此而引申为“两者之间、其间”。如:曹操《短歌行》:“忧从中来。”又如:某之中。中人、中锋。同时也很容易引申为“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如:“中夕、中夜。中部、中殿。”

意义的引申是有脉络可寻的。又引申指“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如:中间、中门。又引申指“等别居中”。如:中等、中将、中士、中才、中知。衍义:又引申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如:《史记》:“赵高用事于中。”又如:中侍、中使、中尚方、中秘书、中书。

因“中”指向的是种子的中心,相与比述衍义引申为两者之中,线段的中间部位。如果从一端到另一端经过中间部位即经过了一半。所以“中”又衍义引申指“半也”。如:旧历八月十五称中秋,谓秋之半也。年四十称中年,谓人生之半也。又如:中辍、中夕、中分、中半、中夜。

因“中”指向的是种子的内部。相与比述所以“集中”就很容易联想到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汇集。

因“中”指向的是种子的内部,心是人体内在起主要作用的器官。相与比述就可以衍义引申指“心也”。如《史记·韩国安传》:“深中宽厚”。又如:中顾、中私、中函。再由“心也”衍生引申指“精神也”。《庄子田子方》:“尔其中也,殆矣。”。

“中”之范式指向所在是种子的内核“仁”。其意便与“仁”相关衍生。有“仁”的种子是好种子,没有“仁”的种子是坏种子。“中”本身就有与两端相等不偏向的意蕴,再加上“仁”意蕴。相与比述“中”就有了公正、正义的内涵。如:《论语·尧曰》:“允执其中。”。又衍义引申指:“不偏不倚、直、正”。如《礼记·玉藻》:“头颈必中”。《礼记·儒行》:“儒有衣冠中”。

因为“仁”的万物生存生长的关键所在。而“中”所导向的即是“仁”。所以“中”导向的是万物生存生长的关键所在。如:《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犹言天下如种子一般向外向内拓展而生存。种子没有了“仁”,便没有了种子的意义。相与比述天下没有了“中”,也就成了空。“中”是天下的内在核心。而“中”导向的是“仁”。

“仁”从人,从二。阴阳(男女)二人相爱是仁字之范式。所以中又有了合适,可以、行的意蕴。如:《左成二年传无能为役注》:“不中为之使役。”(俗谓不可、不行,俱曰:不中。)。方言衍义为:“成、行、好、可以、了得”。如:《二刻拍案惊奇》:“正要与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讨去,可是中么?”又如:中不中、真中。(方言也有读作zhòng ㄓㄨㄥˋ的。)方言又衍义引申指:“容易”。如:《醒世姻缘传》:“我是薛家丫头,狄家媳妇,我的钱不中骗。”。

因“中”指向的是种子的中心,又衍义:“中”通“忠”。如:《孝经·圣治》上说:“难进而尽中。”《孟子・离娄下》上说:“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周礼·春官·大司乐》:“中和,祗庸孝友。”《荀子·成相》:“中不上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