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反照镜 ——重读《郁达夫全集》日记卷札记(1)

人生反照镜

重读《郁达夫全集》日记卷札记(1)

蒋增福

文题取自郁达夫的《丁巳日记》序。在这篇序言中,他还讲到了作《日记九种的缘由和所持观点》,借以发一通议论!文字不多,但意境深远,且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故录:

去岁教育部有令留学生各记日记报部之举,亦有创议反对者,予实亦非赞成此举者也。然日记为人生之反照镜,伟人烈士其一言一动,多足以移易风尚,而感化世俗。若不逐日记录,则其半生之事业功勋,只残留于国史传中之半张纸上。其一日一时之思想,一举一动之威仪,势必至如水上波纹,与风俱逝耳!是不亦可惜哉!余非伟人,余亦非烈士,然人各有志,时势若草。虽黄河浊水,亦有贯入银河之一日;为鹏为雀,固不能于细蛋时论定也,此日记非为教育部令而著,亦非为他日史官参考而著。要之如赤松麟迹,其一时一刻之变迁移易,俱欲显然残留于纸上耳!

丁已阳历二月十六日夜

日记卷排在全集最后,却“收入作者迄今已发现的全部日记”。所以看目录有20多个章节。许多读者所知的《日记九种》,是因作者集“劳生日记”(1926.11.3—30)至“厌炎日记”(1927.6.25—7.31)等手编的第一种日记集,后来收入《达夫日记集》,早已单独出版,目颇受文坛的广泛关注。至于本卷增收的“丁巳日记”“塩原日记”及部分“断篇日记”,虽在“劳生日记”之前,却未被编入《日记九种》,何故?存疑,成谜!

本卷之从“断篇日记”(一至十)全部,以及“沧州”、“水明楼”、“故都”、“回程日记”等10多个栏目的增补,确属“全收”。

虽说日记,却也不是每天都记。本卷之列在首位的“丁巳日记”,20多天间记有20多则,已接近每天一记。内容之丰富,笔者读之再三,则用“家国情怀”4字概括:

事实上,他后来之当众驳斥“宪政之神”(狮子吼)尾崎的(双十节)演讲,在“丁巳日记”中已埋下“火种”:“午前听藤冢先生讲中文,嘲骂中国人颇不能堪。”“午前,为日人某嘲弄,笑我国弱也。此后当一意用功,以图报复耳!”并且在日记中多次立下誓言。如六月三日之记:

予已不能爱人,予亦不能好色,货与名更无论矣。然予有一大爱焉,曰:爱国。予因爱我国,故至今日而犹不得死;予因爱我国,故甘受人嘲而不之厌;予因爱我国,故甘为亲威兄弟怨而不之顾。国即予命也,国亡,则予命亦绝矣。

又如(六月十一日)“予上无依闾之父母,下无待哺之妻拏,一身尽瘁为国而已。倘为国死,予之愿也。功业之成与不成,何暇记及哉!”可谓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

郁达夫去日留学之初(21岁),因弱国子民被日人小视、嘲弄,忍受中在日记里写下的这些誓言,并尽量付之于行动。尤其是当众驳斥“宪政之神”的举动,立刻在留学生中被传为美谈。

“丁巳日记”中讲到的“甘为亲戚兄弟怨而之不顾”,最典型的莫过于紧接着的第二则日记中专门“制作的绝招”:

一九一七年二月二十五日

夜膳后访大贺先生。归途中,仰视星月,颇有天体有恒,人事无常感。因欲立遗言状一纸,防死后之无人识我意也:

遗言状草稿

……予生三岁即丧父,虽幼时尝见先考图形,然终不能想象其为人。“故有汝辈。他年汝辈之子若孙,亦当以是告之。”此祖母之言也。“汝父正直、谨饰而自晦,使汝父若在者,汝辈当不至有今日。”此生母陆氏之言也。予脑中之先考行状,如此而已矣!……翌年二十一岁更至名古屋八高欲习医,因给供不支,改习文学理财。曼兄不知,怨予志不一定,绝不予交,亦不欲以弟視予。予无力与之争也。平生喜藏书。得钱全买书,故日用时不足。曼兄疑予无行,是以屡告急而不欲为之助。此番绝予,想亦此之由。因予卒因不能自明而死…天暖后当小作校外功程,以救目下穷状耳!

“人生反照镜”。说得有多好。反照主要当然照自身,尤其记录了他在人生路上的深刻教训:不久便知离开“长兄若父”的大哥不成。遗言状后的六月八日记载:“自与曼兄绝交后,予之旧友一朝弃尽,形影相吊,迄今半载,来访穷庐者,二三小孩外至洗衣妇及饭店走卒耳,”九月五日又记:“昨发曼兄信一封,寄往大理院。我虽如此,彼恨我之情犹未已也吁!”明显表达有悔改亦含杄讨之意。然而,他是很要面子的人,如下所记之与大哥绝交的教训,显得有些迁强:即用对家人的思念为己之过开脱:“若由此不改入正路,则恐死无日矣!予之祖母、母亲、兄弟、叔伯之望予成人;予之未婚妻某望予尤切。予而自弃若此,何以对祖、若母、妻、若兄?更何以对亡父于地下?……万恶之端已开,从此而入地狱,极易易耳。当头被击,尚不能醒者,未足与谈禅,未足与上懊怜比山者也。生死关头,在此中岁中,诫之哉!”

在重读《丁巳日记》的后面,笔者写下眉批是“悔之并不晓矣”句。果然和好如初,兄弟间手足情深。

作者介绍

蒋增福,1934年生,浙江富阳人,20世纪50年代初参加工作,任富阳县文教科(局)科员,主要从事城乡扫盲工作,后参与《富阳县志》编撰,又为县委党校秘书,80年代初任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党委书记,后迁任政协常委兼秘书长,又迁任文联主席,1995年退休,任富阳市文联名誉主席、郁达夫研究学会名誉会长、系浙江省作家协会和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员。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业余创作,80年代后从事乡邑文史调查和郁达夫研究,曾参与采写编撰《富阳风貌》《富阳文史资料》《100个富阳人》等系列丛书,并倡办地方文艺刊物《富春江》和《郁达夫研究通讯》。30余年笔耕不缀,出版专著《郁达夫及其家族女性》《鹳山魂》《富春闻见录》《走近三国》《富春文集》等;主编或参与编撰《郁达夫手迹》《众说郁达夫》《抗战中的郁达夫》《历代诗人咏富阳》《富春江今古散文选》《富春江畔话三国》《见字如晤——文坛师友书信集》等,多次获杭州市优秀作家奖,“五个一工程奖”,郁达夫文艺奖。

排版|盛玉峰1565811299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