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0日,一只“顾珏”款竹雕笔筒在法国一个小拍卖行拍出了126万欧
元天价。竞得者是上海大行!
下面,我们先来回看一下这只曾经轰动收藏界的竹笔筒。
顾珏,字宗玉,活跃于康、雍年间,上海嘉定人。工刻竹。继承嘉定竹派朱三松、沈兼神髓,又不落前人窠臼而独立门庭。以巧穷毫发为经营方略,另辟蹊径,自成一格,引领玲珑巧致一派,精刻而成的笔筒,其老树危桥、悬崖绝涧,遮掩压叠可数十层次,端奉辗转欣赏,有幽远无际之致。每制一器,少则数月,巨构者必经二载始成。《竹人录》对顾珏评价甚高,认为“朱沈相承,平淡天真,纯以韵胜,珏则刻露精深,细入毫发。”
法国小拍“顾钰”竹雕笔筒126万欧元落槌,竹雕也一定会因为主人的重视而欣慰。
越來越多的藏家開始認識到以刀代筆、以竹為紙的竹雕藝術的收藏價值。於是,藏家們開始投入到這新興的收藏之中。在拍賣市場上,每每有明清竹雕精品亮相就會引發藏家的激烈競爭。明清竹雕受藏家追捧清代竹雕大家潘西鳳曾在筆筒上以隸書刻款曰:“虛其心,堅其節,供我文房,與共朝夕。”由此可見,竹雕藝術品的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因其材質“虛心”、“勁節”的特點與古代文人精神相契合,竹雕藝術品在古代備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和喜愛。
以前,金玉之貴眾所周知,而竹木器因為材質普通而壹直不受重視,所以竹雕藏品壹直局限於文人圈內賞玩,被稱為冷門藝術。明清竹雕雖然是雜項小器,但走進拍賣場的時間並不短。1994年至1996年,蘇富比、佳士得、中國嘉德、北京翰海、上海朵雲軒幾大拍賣行都有竹雕作品上拍。但當時即使是明清名家竹雕,也未能引起更多關註,成交價能過20萬元已屬少見。
近年來,竹雕藝術品的內地行情發生了重要變化,收集竹雕的藏家逐漸增多,竹雕收藏價值也節節攀升,明清名家竹雕已成各大拍賣行固定拍賣項目。對竹雕收藏家而言,明清名家竹雕作品壹直是他們的追逐目標。在明清竹雕中,凡是有歷代名家刻款的作品更是價超同類。若是遇上明清名家竹雕或是宮廷玩物,往往會引發大藏家之間的激烈競爭。其中,竹雕筆筒尤其身價不凡,此類作品成交價往往都在百萬元以上。明清竹雕升值空間大,竹雕又稱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竹雕器物種類繁多,既有生活用品亦有陳設文玩。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國家,所以竹雕在中國也由來已久。
竹雕藝術品在古代深受文人雅士推崇喜愛,除了其材質“虛心”、“勁節”的特點與古人精神上的契合外,其歷史悠久、雕刻工藝精湛以及方便使用和保存,也是其受古今收藏者歡迎的重要原因。有史料記載,中國竹雕在西周時期出現成品,明清時期已形成百花爭艷的格局,並達到鼎盛期。明清時期,文人士大夫寫竹、畫竹、種竹、刻竹蔚然成風,竹雕的文化含量和品質獲得極大提升。明清時期,繪畫藝術融入竹雕藝術中,花鳥、山水、書法成為竹雕藝術家常用的題材,大量的文房用具,如筆筒、臂擱、香筒、鎮紙、筆洗等采用竹材雕制,另外還出現了供欣賞把玩的擺件,如人物雕像、小型樓閣、壁掛、如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