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书院 —— 泰山北斗今仍仰 邹鲁芳声启后人
走出潮州府城东面的广济门,眼前便是横亘韩江的广济桥。举目远眺,千年古桥彼端山峦起伏,似一座巨大笔架,与桥下的浩淼烟波相映成趣,那正是潮人的精神高峰——韩山。
韩山的伟岸不在奇峰峻岭,而在于文脉绵长、古意氤氲。历史悠久的韩文公祠和韩山书院庄严坐落此地,昭示着海滨邹鲁崇文重教、敬贤尚学的优良传统。
始创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的韩山书院,是广东首所官办书院。在漫长岁月中,韩山书院一直萦绕着韩祠的香火。朝代更迭,书院虽数度兴废易址,而名贤云集、论道讲学之风历久弥新,至清代乃成惠潮嘉道最高学府。
清末“新政”中,旧式书院纷纷改办学堂,韩山书院也完成了新旧体制的过渡。如今,现代化高校韩山师范学院正以“勤教力学、为人师表”的训示,延续着这片教育胜地的深厚文脉。由杰出校友出资重光的韩山书院,则继承先贤的人文精神,为培育英才、弘扬国学不遗余力。
林峦相掩映 院祠两交辉
阳春时节,韩山师范学院迎来开学的日子,全国各地的学子纷纷告别假期回归校园,开启新一年的求学之旅。与此同时,相邻的韩文公祠也不乏少年身影,瞻仰韩愈塑像、许愿学业有成,是潮州一项由来已久的民俗。
潮州韩文公祠主祠
我们前往韩山探访的时候,不巧遇上一场大雨,撑伞在湿漉漉的山麓行走,有点儿狼狈,却领略到“黛染浓如醉墨翻”的意境,别有一番韵味。
韩山师范学院西区
林峦掩映的韩山师范学院西区,是古韩山书院所在地,校史碑廊中保存着四块碑记,述说着书院历次兴修的过程。雨水冲刷下,碑文越发清晰,韩师文学院教授吴榕青如数家珍地为我们介绍起来:
“这是康熙三十一年(1692),惠潮巡道史起贤的《昌黎书院碑记》;
“这是雍正十一年(1733),潮州知府龙为霖的《韩山书院碑记》;
“这块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惠潮嘉道伊丁宝铨的《重修韩山书院记》……”
吴榕青长期从事书院文化研究,其著作《韩山书院史稿》通过翔实的考证,全面阐述了韩山书院近千年发展史。他告诉我们,目前存世的韩山书院碑记,还有一块元至顺三年(1332)潮州路总管王元恭立、大儒吴澄撰文的《潮州路韩山书院记》,保存于潮州西湖文山亭内。这些碑记均是韩山书院历史变迁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文物研究价值。
赏读历代碑记,韩山书院屡次倡修拓建,无不伴随着对韩愈治潮功绩的感念,以及对师道精神的尊崇。在书院跨越宋、元、明、清四朝的沿革中,韩祠一直是其主体结构之一,祭祀韩愈作为教学过程的庄重仪式,从未有一个时期中断过。
古代书院多与祠堂结合,通过举办祭祀活动,教育生徒见贤思齐。而韩祠在潮州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拥抱韩祠的韩山书院,必然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人文品格。
故地焕新颜 桃李再芳菲
韩师校史碑廊旁边,2015年重光的韩山书院,此刻显得格外宁静。门庭前方几棵高耸的老树,在春雨滋润下焕发出青翠的新芽。
“你们来得不太凑巧,开班的时候就热闹了。”韩山书院执行山长李伟雄说。
原来,韩山书院常设国学与岭东人文研修班、古琴班等课程,办公楼三楼便是古琴班的教学场所。每到上课时间,学员们在老师指导下抚琴弄弦,悠悠古韵婉转回荡,给生机勃勃的校园增添了一抹雅趣。
古老书院风华再现,寄托着韩师校友与母校的深厚情缘,1978级的杰出校友管乔中就是其中一员。同是1978级的李伟雄介绍说,2014年,韩师提出复办韩山书院的设想,许多校友表示拥护支持,于是校方提供原校史馆,管乔中先生出资重新装修,作为书院办公场地,并在潮州市民政局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韩师校园中的陈伟南先生雕塑
2015年10月28日,重光的韩山书院正式揭牌,管乔中先生出任山长,同时聘请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爱国实业家陈伟南先生为荣誉山长。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均是韩师的杰出校友。
书院重光,不仅是名义上的恢复,更是教育理念的升华。
李伟雄告诉我们,韩山书院秉承“求真、求正、求是”的学术精神,致力服务岭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国学与岭东人文研修班和古琴班,每年在韩师在读学生中择优录取学员,完成课程且考核合格颁发结业证书,不收取学员任何费用。国学与岭东人文研修班指导学员研读国学经典,组织游学活动,并设立导师制,一位导师负责五名学员的学习生活。这种书院式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补充,有助于引导学员亲近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韩山书院执行山长李伟雄(右)在介绍书院的藏书
国学与岭东人文研修班开办以来,已有147名学员获得结业证书。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浸润着学员们的成长之路。
书院向来是学人谈经论道、激浊扬清之所,韩山书院在学术研究领域同样开拓出一片天地。“韩江讲堂”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学术讲座形式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岭东人文研究中心专注区域文化,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成果丰硕;中国名书院联谊会盛邀国内知名书院代表,共同思考当代书院的发展方向……
存养天机,蓄蕴奇伟。在全国书院复兴大潮中,韩山书院的纯粹性尤为可贵。纯公益、纯学术,为文化传承浇注一腔情怀,或许这正是书院精神的点睛之笔吧。
感念百世师 城南辟书堂
站在新时代的韩山书院,回望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我们愈加感慨于韩山文脉的源远流长。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和学术机构,发端于唐代、勃兴于宋代。”吴榕青说,南宋理宗年间,程朱理学获得合法地位,逐渐上升为国家正统思想,在朝廷倡导下,各地纷纷设立书院宣讲理学。这种声势很快蔓及南海之滨,于是韩山书院应运而生。
创建之初,韩山书院并未落户韩山,而是位于城南七里韩文公祠旧址。
据清光绪《海阳县志》载,韩文公祠(昌黎伯庙),宋咸平中潮州通判陈尧佐始建于金山麓,元祐五年(1090)知州王涤迁至城南,请大文豪苏轼撰写著名的《潮州韩文公庙碑》,淳熙中知州丁允元复迁往韩山。《苏碑》记述王涤迁建韩祠云,“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韩祠迁址韩山后,南宋淳祐三年(1243),潮州知州郑良臣在城南旧址创建韩山书院。据吴榕青考证,同时代广东各地有教学活动的正式书院,均后创于韩山书院,故韩山书院是南宋广东首所官办书院。
书院选址于韩祠旧址亦非偶然。民国《潮州志》援引郭子章《韩公二祠沿革》云,“淳祐癸卯,郑良臣以韩公有功于潮,书院独缺,相旧地而开创焉。”书院的建筑格局,前座是讲堂,匾曰“城南书庄”,后座辟为韩祠,匾曰“泰山北斗”,配祀天水先生赵德。自韩山书院落成,潮州便拥有了韩山、城南两座韩祠。
韩师文学院教授吴榕青介绍书院古碑刻
那么,所谓“城南七里”,究竟是什么地方呢?吴榕青通过走访,与各种文献相互印证,发现潮州城南郊枫溪蔡陇村有一地名叫“圣者亭”,南宋乾道年间建过一座会通寺,俗称“圣者庵”,距古城3千多米,恰好约七里。而清郑昌时《韩江闻见录》中记载,王涤所建韩庙,就在“圣者庵”这个地方。因此,韩山书院始建的地点,应在今蔡陇村“圣者亭”一带。
郑良臣不仅创办了书院,还拨置田亩山地,租金入附学库,用于修缮、祭祀和伙食补贴。吴榕青说,书院学产之丰厚,甚至过于州县学,充裕的经费,为书院后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几度历沧桑 涅槃韩山麓
潮州古城西南道后巷中,有一座叩齿古寺,始建于唐代,原名大隐庵。清乾隆《潮州府志》载,“叩齿庵,在城南,韩文公招大颠至郡日驻此。”
韩愈与大颠和尚的传奇故事,许多潮州人耳熟能详。但不少人可能未曾知晓,此地亦是韩山书院旧址。
宋元之交,连天烽火席卷潮州大地,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韩山书院堂庙亭阁被摧残殆尽。事隔六年,书院得以重建,然规模隘陋、营缮多缺。至顺二年(1331),潮州路总管王元恭对书院进行扩建,撤旧构新,调整布局,新修韩祠,重筑原道堂,开辟斋舍,配备教官寝室、祭器仓库等,使书院宏敞壮伟倍加于前。
不久,政局动荡,战火重燃。至正二十年(1360),韩山书院再次被毁。至正二十六年(1366),元明鼎革前夕,潮州路总管王翰走马上任,他认为“其地非礼法之所”,乃迁建书院于城内大隐庵。这一罕见的举措,开启了韩山书院第二个发展阶段。此后三百多年间,明指挥赖宏,参政龚毅,知府王袍、邱其仁、郭子章,巡道副使夏道南,清巡道曾宏、仇昌祚,知府林杭学等官员,均主持过重修拓建。
清代初期,各地书院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绵延了四百多年的韩山书院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被改为“南隅社学”。吴榕青解释说,朝廷希望通过官方义学或社学来取代书院,以防范群聚党徒、议论朝政活动,而实际上,不少传播儒家正统思想的书院仍得到延续。
短暂消失了三年之后,韩山书院又一次涅槃重生。鉴于韩山书院在潮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巡道史起贤萌生了重兴书院的设想。康熙三十年(1691),由史道台创立的昌黎书院选址韩山之麓,此项在潮州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于次年告竣。
“昌黎书院看起来是一所崭新的书院,而同样祭祀韩愈,实际上是韩山书院文脉的延续。”吴榕青说。
昌黎书院西靠韩文公祠,背倚文昌阁,正中为原道堂,后面是进学舍,并配建亭榭和厢房,四周风景优雅,可谓是得天独厚的治学修业场所。
清雍正年间的韩山书院图
雍正年间,朝廷对各地书院的态度发生转变,潮州书院也迎来新发展机遇。雍正十年(1732),知府龙为霖捐俸大规模扩建昌黎书院,并将其重新改名为“韩山书院”。龙知府的创举让这所古老书院名副其实,得到了时人和后世的广泛称颂。
随后,乾隆间海阳县令邱学敏,嘉庆间潮州知府温承志、万云,同治、光绪间惠潮嘉道台张铣、丁宝铨等,均倡修过韩山书院。而在嘉庆间,南隅社学也得以恢复,命名“城南书院”,仍然祭祀韩愈,至此,韩山、城南两所文脉相同的书院各符其名、隔江交辉。
讲席多才俊 岭东独风骚
重光的韩山书院庭前,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的雕塑,安静地审视着他执教过的校园。
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雕塑
丘逢甲(1864—1912)出生于台湾彰化县,祖籍广东镇平县(今蕉岭县),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获取功名后无意仕途,返回台湾讲学授徒。甲午战争中,他筹建义军奋起抗日,光绪二十一年(1895)内渡广东“归籍海阳”。他长期寓居潮州从事教育活动,光绪二十三年(1897)被聘为韩山书院掌教,居住于书院中的振华楼。
据吴榕青介绍,丘逢甲认为科举制度终将废除,主张以“新学”课士,向学生传授西方科学。然而,在风气未开的社会背景下,他超前的理念受到地方保守势力疑忌,满腔抱负未能在韩山尽情施展。
丘逢甲是韩山书院讲席上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潮郡顶级书院的讲席,历来名流咸至、才俊荟萃。
南宋福建泉州人吕大圭,是朱熹再传弟子,21岁即中进士,成为年轻的理学名师,淳祐间来到潮州,担任州学教授兼韩山书院山长。期间,他刊刻著作众多,专门为潮州士子编写教材《三阳讲义》,在潮州首刊的《春秋或问》幸运传世,后来被收入《四库全书》。他还主持重修孔庙大成殿,更新殿上祭器和执事生祭服。与吕大圭同时期的知州陈圭,则是朱熹得意门生陈宓之子,朱熹学术思想继承人。这位学者型州官,直接参与书院教学管理,经常亲临讲学、为考试命题。
吴榕青向我们介绍说,潮州毗邻福建,宋代潮州官师多是福建籍,他们身上带着浓重的朱熹“闽学”印记,当时潮州的书院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产生的。南宋韩山书院绝大部分山长来自福建,“闽学”引领着岭东地区的学术风气,对潮州士子阶层乃至民间影响尤为深远。
清代海阳人翁廷资,是康熙年间进士,曾任韶州府教授,后告归家乡。适逢龙为霖扩建韩山书院,受聘为扩建后首任掌教,执讲期间士子文风翕变。光绪《海阳县志》称其“学有根柢,诗文甫脱稿即为人取去,所存无多。”
以举人功名出任掌教的梁有成,光绪间受福建巡抚丁日昌推荐,主持韩山讲席达四年之久,士子文风大振。梁有成却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潮人将其配祀韩祠以表追思。
光绪《海阳县志》总纂吴道镕,考中进士以后,在韩山书院开启他的讲学生涯,主持韩山讲席三年时间,后来还执掌过金山书院。这位学兼中西的硕儒,给理学传统思想仍然统治学界的潮州,带来了更重视考据训诂的“朴学”思想,为潮州培养了大批出色人才。
从千年书院到百年学府
风雨兼程 弦歌不辍
漫步在韩山师范学院校园中,西区石径横斜、林木苍翠,东区校道宽广、楼宇矗立,优雅风骨和时代气息相互呼应,如同历史与未来的对接交融。
从旧式书院,到新式学堂,再到高等院校,百年韩师的变革步伐,正是在中国近代教育冲破封建桎梏、迎接进步思潮的大势中展开。而荆棘丛生的变革之路,注定伴随着阵痛与迷惘。
从韩山书院到韩山师院
光绪二十七年(1901),面对列强环伺的世局,早已病入膏肓的清政府宣布推行“新政”。这场改革运动最终未能挽救清朝的灭亡,但对教育事业的迭代发展却产生了较大影响。也是在这一年,全国各省、州、县书院纷纷改设学堂,初步建立起近代教育体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绵延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废除,旧教育体制随之土崩瓦解,学堂教育迎来大发展时期。
而在光绪三十年(1904),韩山书院亦完成了历史使命,改办为惠潮嘉师范学堂。《韩山师范学院校史》称,惠潮嘉师范学堂“是我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
“一般认为韩山书院改为师范学堂的时间是1903年,但这种观点跟早期史料存在出入。”吴榕青说,其实,这个过程举步维艰,不少地方官员对改革持观望态度,出现经费不足、职员稀缺、课程不完备等种种问题,直到1904年三四月间才正式招生,此前仅仅处于酝酿筹备阶段。随后又因管理不善而未能开学,1905年惠潮嘉分巡道沈传义莅任,对学堂进行整顿,改为师范简易科,另行招考学生,学堂才逐步走上正轨。
民国初年,惠潮嘉师范学堂改为省立惠潮梅师范学校,后改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韩山师范学校。风雨飘摇、战乱频繁的年代,教学活动开展异常艰难。抗日战争爆发后,学生的课业受到更严重影响。1939年潮汕沦陷前夕,学校被迫搬迁到揭阳古沟村,1945年初又搬迁至灰寨乡,1946年才得以迁回韩山。
逆境中的韩师,依然领风气之先。詹安泰、饶宗颐、丘玉麟、王显诏……一批名家宗师先后来校任教,人文鼎盛尤胜于昔。名师加持之下,韩师学子人才辈出。现代哲学家、教育家陈唯实,国际知名摄影家陈复礼,台湾著名书法教育家陈其铨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韩师则是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前沿阵地。师生们踊跃响应五四运动,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开展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并成立了潮州首个学校团支部。八一南昌起义军占领潮州城时,潮州各界全力进行支援,其中也不乏韩师进步师生的身影。“九一八”事变后,师生们纷纷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通过创办进步刊物、时事演讲、文艺表演等形式,宣传抗日主张,激发民众爱国热情,部分师生被吸收为共产党员,并成立了韩师党支部。解放战争中,韩师密切配合党的地下工作,掀起学生运动高潮,不断传播革命理念,为潮汕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使韩师正常教学活动得到保障。1958年,韩师升格为省属高等专科学校,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遭遇了一段波折,但1978年乘着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春风,迎来稳定发展时期,1993年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从培养人才到传承文脉
长期以来,韩师立足粤东大地,坚持办学特色,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为地方文脉传承发展注入高校力量。
韩山师范学院副校长黄景忠说,韩师一直坚持人文教育传统,目的是促进学生人性的完善、人格的健全、精神境界的提升。韩师将大学语文、生命教育、美术音乐鉴赏等人文通识教育列为必修课程,从课堂教育帮助学生提高人文修养。而在第二课堂,诗书教育是韩师的特色品牌。
黄景忠告诉我们,陈其铨先生晚年将他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书法作品全部捐赠给母校,学校为此创办了陈其铨书道馆,作为书法教育基地。每年寒暑假,陈其铨先生的夫人张月华女士都会带领一批书法家来到韩师,向学生们传授书法艺术。十余年来已有逾万名学生在书道馆学习并结业,部分学生还考取了书法硕士、博士学位。
韩师的诗歌教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强盛不衰。学校的诗歌创研中心面向全校招生,聘请知名诗人指导学生诗歌创作。中心创办的《九月诗刊》在民间颇具影响力,学校师生诗歌创作群体更被诗歌界誉为“韩师诗群”。尤为难得的是,很多韩师学生在求学时期喜欢诗歌,毕业以后仍然保持着创作热情。
“师范教育是韩师的立校之本。”黄景忠说,当前,韩师建立起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教师培育新机制,把大学老师、中小学老师和师范生放在一起,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与中小学结对、建立基础教育学科群等途径,实现研究、培训、见习实习一体化,让大学老师、中小学老师和师范生在开放的环境里共同成长。近年来,在全省师范技能比赛中,韩师一直名列前茅。
“为地方服务,也是韩师不变的宗旨。”黄景忠说,学校把地方文化研究与传承作为办学策略之一,成立了潮学研究院,开展潮州民系文化系统研究。近期正在编撰《潮州文化概论》一书,对潮州文化源流、人文精神等方面进行梳理论述。同时,与国际潮学研究会合办的《潮学研究》书刊,在海内外潮人中影响力越来越大。还计划以慕课的形式介绍潮州非遗,制作成视频在社会上传播,让更多人直观了解潮州传统文化。
谈到韩山书院精神在新时期的诠释,黄景忠归结为四句话:“爱国爱乡爱校的家国情怀,明道传道学道的师道精神,求是求真求正的学人品质,仁爱进取精诚的心灵境界。”他认为,大学的本质是引领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而传承韩愈文脉、弘扬潮州文化,正是韩师作为地方高校的使命。
■ 链接
韩祠橡木今犹盛
“韩祠橡木”是著名的潮州八景之一。相传韩文公祠前的一株橡树,乃韩愈登临韩山时手植,因此“韩祠橡木”便成为潮人追思韩愈的胜迹。崇敬韩文公的潮州人民相信,橡木开花数量的多寡,预示着当年本郡学子科举上榜率的高低。
清乾隆《潮州府志》载,“韩木,在韩山昌黎祠,相传为文公手植,郡人恒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橡木在乾隆时尚存,后来逐渐枯萎,韩祠之前变成火红的木棉。郑昌时《韩江闻见录》云,“韩庙棉红——在城东双旌峰,韩公刺潮游览处也。传公手植橡木,花开可卜科名……旧云'韩祠橡木’,今见木棉。”
韩木虽已不在,而韩文公祠作为潮州文脉的象征,历代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修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面的修缮、保护、建设,韩祠更显庄严雄伟,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市韩愈纪念馆馆长李春介绍,1984年,潮州以光绪十三年大修后的布局和规模为蓝本,对韩祠主祠进行原址原貌修复。随后,在祠前石甬道起端修建石牌坊,在主祠后方新建侍郎阁、北侧新辟允元亭。1991年,修建“天南碑胜”名家书法长廊,全长约89米,展示当代名流书法碑刻40幅,成为韩祠景区一大亮点。其后又于主祠南侧辟建天水园,立“韩公别赵子”石雕塑,增建假山、鱼池、照壁等景观。2009年,辟建全长21米的石雕壁画长廊,以苏轼对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称誉为主题,分四个场景展示韩愈文、道、忠、勇的品质,同时辟建韩愈勤政廉政展览馆,融潮绣、剪纸、泥塑、陶瓷、歌册等多种艺术元素,生动展示韩愈勤政廉政精神。
2012年,随着橡木园的全面建成,“韩祠橡木”胜景再现人间。李春介绍说,园中栽种着从韩愈家乡移植来的百年橡树30多株,正中是饶宗颐先生手书的宋代礼部尚书王大宝《韩木赞》巨幅幕墙,左右配建尧佐亭、允元亭,整体景致优雅且文韵斐然。
我们探访过程中,工作人员正在为祠内古碑刻描红,一幅集“苏体”《潮州韩文公庙碑》模型也立于堂上。橡木园尚未进入花期,而祠前的木棉树已迎来盛放季节,正是:“瑞彩葩流映霞佩,还同橡木纪科名。”
总策划丨江浚英
总统筹丨邢映纯
记者丨文/ 江马铎 图/ 黄春生 庄园
编辑丨翁纯
审核丨吴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