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遇寻声朗读
我相信冥冥之中的指引,比如遇见寻声朗读。
2018年重庆小语教研会安排了重庆寻声艺术培训中心的老师进行朗读指导。指导老师出示了李元胜的诗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现场邀请大家互动。也许是因为对这首诗的迷恋,从来就对自己声音没有信心的我,竟然站起来和老师一起朗诵。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朗诵的声音状态是什么样子的。但是,那足以让我破胆了。我不害怕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了,我不会猜想别人对我声音如何评价了,轮到我表达不会再推却。
在那次教研会后,寻声艺术培训中心开展周末线上教学。教学流程很简单:发出范读和朗读要点,自己练习;发送朗读音频,导师点评;自己练习后再发送,导师继续点评。我非常珍惜每周一次专业点评的机会。我总是主动练习,规定时间一到马上发送音频。这样可以让我被点评的次数多一些。
遗憾的是,这线上教学只举办了几期就停止了。即便是这样,我也还是发现了自己的变化,我能控制自己的声音了,同事们也觉得我的声音似乎没有原来那么沙哑了。我渐渐开始明白,音色固然是不能改变的,但是通过正确的练习,声音的状态是能改变的。
后来,区里的一次培训也邀请了寻声艺术培训中心指导。指导的时间很短,只有一天的时间。寻声艺术培训中心的袁瑞鸿老师从语音发音,文本解读以及朗读技巧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个大致的讲解。也就是在这次培训中,我知道了发音时气息控制,舌齿位置的重要性,也就是他们的筑基练习。怎奈时间太短,了解的都只是一些概念,自然也没有后续的练习。我想要沉浸式学习,需要有老师站在身边指导,刻意练习。
这样,就有了我与寻声的第三次相遇。
严格说,第三次不是相遇,而是追寻。根据我的发音问题,我参加了寻声的绿化课,也就是基础课,重点解决语音发音的问题。
四天三晚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发音指导,唇部操,nl发音,舌尖音,舌面音,形体训练,每一项都让我心潮澎湃。
其实每一个板块,我都是问题多多。
发音部分,不会腹式呼吸,气息严重不够。一口气,别人能拉长了气息发完a o e i u v,而我每次都只能发到i就没气了。
唇部力量不够,舌头不灵活,发音时气息乱窜。唇部操,小鱼吐泡泡和齿刮舌头做不了。特别是小鱼吐泡泡,别人是发出好听的吐泡泡声,我发出的声音则是顺着嘴唇无规律地游走。
以前,我觉得自己是不会发鼻音n,结果老师听了之后,我是连边音l也发错了。反复纠错,还是频频出错。
舌尖音也分前中后,舌尖在哪里都没有弄明白,就要去感觉舌尖的某一个部位在哪里。
发舌面音jqx,没舌尖什么事,可是我的舌尖却总是出来捣乱。
问题不止这些,还有韵母发得不饱满,调值不到位。
这么多的问题,是不是会让人崩溃?是的,注意了这里,又没有注意到那里。练完一天下来,脸颊酸疼。但是,依然很投入。
静下来的时候,我想为什么会有这么积极的状态呢?
因为每一次遇见,我都在发现着自己的不知道。知道了自己不知道,知道了改进的方向,就有了期待:我的声音也是可以塑造的!
这就是寻声朗读之于我的吸引力。从相识到走进,寻声朗读不负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