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孚是谁?捧红金庸、梁羽生与武侠小说
四十年代末期,梁羽生(左三)及罗孚(左四)与一众《大公报》同事留影
2012年罗孚(左)举办92岁寿宴,金庸(右)亦有到贺;左二为罗孚太太
捧红金庸 梁羽生 武侠小说
罗孚在火红年代主编左派报章,却为香港开垦了独特的文化空间,独具慧眼发掘了金庸与梁羽生两大小说名家,两人处女成名作都是在《新晚报》发表。罗孚亦身负替中共统战文化界的任务,在本港文化圈一度发挥了极大影响力。
次文化堂社长彭志铭称,当年时势造英雄,1954年白鹤拳弟子陈克夫与吴派太极拳掌门吴公仪擂台比武,轰动港澳,罗看准时机,先找梁羽生写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新晚报》连载,后又推出金庸《书剑恩仇录》,梁金文斗带起热潮。当时一般武侠小说偏重技击,通篇是招式,罗孚却独具慧眼找来两个文人写武侠,增添情节及历史趣味,开创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彭志铭又指出,罗孚身为中共党员,身负统战香港文化人的任务,所以他主编的《新晚报》副刊,容纳非左派文人写专栏,文艺气息也较其他通俗报章浓,为不少作家提供了发表作品的空间。
作家陶杰父母在《大公报》工作,小时候经常在报馆遇到罗孚,印象中他非常有人情味,对小朋友也笑口常开。当年报章副刊,日报以《明报》最好,晚报则首推《新晚报》。《新晚报》副刊内容丰富,包括日本推理大师松本清张的作品,是本港首次译介,也有作家写京戏这类艺术题材。他读中学时经常写千字小说,投稿给《新晚报》刊登,铺下了他成为作家之路。
陶杰表示,罗孚文化修养高,成功结交及影响了大批文人及学者;另一方面《新晚报》也有宣传马克思主义,当年保钓分子及港大国粹派学生便深受影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