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爱:教育的适度投资

理性的爱:教育的适度投资

原创2021-05-17 18:43:44·愚者的实验室

爱的简单的,也是复杂的

爱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

爱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中裹挟有太多求不得的欲望;

爱之所以简单,是因为有一颗平常心即可理性对待。

从时间的维度看,两情相悦的爱也许是最浓烈的,但是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持久的。

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是最不理性的。

看到这里,我知道很多人会不服气:

你说绝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之爱都不理性,那你倒是说说什么样的父母之爱才算是理性的?

我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能够激发我的思考。

所以今天我就说说理性的父母之爱应该是怎样的!

父母对于子女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上求光宗耀祖,下求平平安安。

直白点说,渴望子女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近一步跨越阶层,这是中国的父母们最大的期望;

如果做不到这一步,那么退而求其次,稳稳当当地过好这一生也不错。

在现阶段的中国,为了实现这种期望,绝大多数有条件的中国父母都会选择“鸡娃”

什么是“鸡娃”?

孩子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不停地被自己的父母安排去读书、去学习、去奋斗。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不断激励孩子的这种行为就称作“鸡娃”,每天这样不停学习拼搏的孩子也被称为“鸡娃”。”

(以上来自于百度的结果。)

孩子承接了父母的期望

有朋友不堪“鸡娃”之苦,非常惆怅地问我:

“鸡娃”太辛苦了,但是周围的父母都在“鸡娃”,我这么逼孩子到底对不对呢?

我的回答是:

得分娃!

感兴趣的同学们现在可以拿出笔记答案了:

“鸡娃”之前,首先得看娃的资质。

在现代社会,人人平等,不管你心里怎么想,至少这句话大家嘴上都认;

在现代社会,人人资质不平衡,不管是嘴上还是心里,这句话大家也都认。

对于上等资质的孩子来说,父母需要的是创造条件让他好好读书。

什么是创造条件呢?

就是家庭和睦、物质条件跟上,让孩子能够心无旁骛地读书上名校。

你要记住一件事,能够生出一个上等资质的孩子是你祖上积德、祖坟冒青烟,就像买彩票中大奖,都是小概率事件。

遇到这种好事,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稳住别浪,做好工具人(保姆、司机、提款机等等),其他的事情孩子自己能够搞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上等资质的孩子多半早熟,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三观,开始思考世界的本质。

这样的孩子多半比做父母的你更强,所以你不需要过多的管束他,只要保证他没机会接触一些学坏的渠道就行。

其次,上等资质的孩子第一个人生目标很简单,就是上名校。

上了名校,他就能够真正接触到更大的世界、更多的精英以及更好的人脉。

这些东西都是作为父母的你现在无法给予的。

简单来说,你只需要确保天鹅能够顺利地飞上天就行,至于上天之后他想用什么姿势飞你管不了。

对于中等资质的孩子来说,父母会相对辛苦一点。

这里的相对辛苦,主要指两个方面:

1.发掘兴趣点;

2.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因为绝大多数孩子都是中等资质,所以这里我多说几句心里话:

对于中等资质的孩子,除非父母特别给力,正常情况下都只能上一个普通的大学。

我的读者绝大多数都是过来人,应该知道这样的孩子如果上大学的话,多半是玩四年游戏或者谈四年恋爱,兼职学习四年。

对于他们来说,大学的四年时间里,他们多半是迷茫的,也不会真正想清楚自己毕业之后能干什么、想干什么。

直白点说,上大学只是给他们身上镀一层金,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不会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

真正有决定性影响的是父母。

对于中等资质的孩子,父母需要观察孩子的兴趣到底在哪个方面?

然后结合其兴趣点,提前训练其专注力。

人这一生很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所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中等资质的水平。

在大家的资质没有本质差异的前提下,专注力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中等资质的人在绝大多数领域只要坚持投入1万小时的学习,都能达到专家的水平。)

对于父母来说,从小给孩子进行过多的培优没有太大意义。

但是寻找到孩子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培优,持续地训练其专注力是必需的,这是他未来提前成为某些领域专家的关键因素。

对于下等资质的孩子来说,我的建议会现实很多:

即使孩子能够上大学,也尽量选择本市或者本省的大学。

千万不要想着让孩子去大城市搏一把。

我只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让下等资质的孩子留在身边,至少你还可以用自己的家庭资源扶他/她一把,就算只是留一套老房子下来,也能让孩子少还十年贷款吧?

你让这类孩子漫无目地去大城市打拼,现阶段90%的情况下都不会有奇迹发生,他辛辛苦苦给大城市的土著们服务十几年后还得狼狈的回到老家,而那个时候孩子们也很难真正融入老家的环境。

最关键的是,他眼界打开了,但是能力跟不上,只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如果孩子不能飞,至少给他搭一个舒服的窝,让他能够相对轻松地在地上跑。

最后的最后,我谈一点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势:

在老龄化的未来,劳动力价格会越来越贵,这是大势所趋。

但是,现阶段坐办公室的白领们未来不属于劳动力的范畴。

什么是劳动力?

在未来,能够创造真实社会价值的人才算劳动力。

在人口的红利期,廉价的劳动力太多了,多到35岁就得下岗;

在人口的衰退期,劳动力价格会越来越贵,贵到70岁还得打工。

(参考日韩的劳动力市场现状。)

这种社会价值未来会体现在两方面:

1.科技领域的研发与设计;

2.生产创造价值的技术人才。

过去几十年的大学扩招,早已让负责资源分配类工作的文科生饱和了,未来的中国真正缺少的是能够干苦活、累活和难活的年轻人。

如果你的孩子是上等资质,往高科技领域走,去干难活;

如果你的孩子是中等资质,往专家方向走,去干苦活;

如果你的孩子是下等资质,给他留一笔资产兜底,从小培养勤劳刻苦的精神,怎么都饿不死自己(干累活的价格会越来越高)。

孔子说:

因材施教。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也得因材释放。

未来不是只有一条路。

结束语:

悲催的是,绝大多数父母都被将自己孩子的资质不理性的拔高一个档次,所以这篇文章的实际价值有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