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丝绸之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文/朱鸿

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在葱岭内外考察,意识到曾经有中国商队往来于斯。这一带出土的丝绸残片颇繁,他遂称此贸易之道为丝绸之路。

法国学者阿里·玛扎海里更是认为,丝绸之路仅仅依靠中国,是中国发现并完成了面向西方的贸易之道。

这些都是对的,不过中国历史典籍称此贸易之道为通西域。

公元前2世纪,汉人开辟了丝绸之路,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中国对世界有很多贡献,然而这一贡献是特殊的,需要反复肯定和强调。

出土的小麦种子、青铜器及和田玉,都证明自新石器时代以来,这一带便有了物质文化的交流。不过这种交流是零散的、偶然的。

丝绸之路开辟以后,这一带的贸易才表现为国家行为,且有连续,具规模。汉人在公元前60年置西域都护府,唐人在公元640年设安西都护府,又在公元702年设北庭都护府,以对丝绸之路贸易进行管辖。中国不但开辟了丝绸之路,而且唯中国实施过对丝绸之路贸易的安全保障和纠纷处理。

丝绸是中国的创造。种桑养蚕在中国数千年,丝绸的知识产权显然属于中国。中国不但输出了丝绸,也输出了种桑养蚕的技术。瞿萨旦那和拜占庭都是从中国获取蚕卵并生产丝绸的。

凡黍、粟、水稻和高粱,都是中国栽培出的粮食作物;凡桃和梨,都是中国选育出的果类;凡樟脑、肉桂、姜黄、大黄和麝香,都是中国探究出的中草药;凡锅、钳、火镰、木杆秤和铜镜,都是中国的发明,造纸术也是中国的发明。它们皆有知识产权,不过中国也慷慨输出了。

这些物质文化的流布,总体线索是从中国到撒马尔罕,再到波斯,再到拜占庭或阿拉伯,再到欧洲。当然,它们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的。

中国不但有物质文化的输出,也有精神文化的输出,这指老子在印度的影响。公元646年,王玄策任唐政府右卫率府长史,出使天竺。有天竺的属国伽没路便向他请老子像,表示敬意。老子在印度的影响,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的。

外国对中国的文化输入更是积极,对此,中国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这也显示了中国早就有的文化自信,而且接受文化输入,也将使中国文化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强大。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外国物质文化的输入甚蕃。凡葱、蒜、胡荽、胡瓜、胡豆、胡椒、胡萝卜、波斯菜、白豆蔻,算是蔬菜作物。胡麻或芝麻,算是油料作物。苜蓿算是饲料作物。凡葡萄、石榴、胡桃、椰枣,算是果类。小麦和青稞为粮食作物,而小麦在西周便有耕种,在西汉得到了推广。凡乳香、没药、木香、血竭、苏合油,算是药用植物。还有郁金香、菩提树,属于花木。凡乌孙马、大宛马、大象、狮子、鸵鸟,当是飞禽走兽了。凡毕罗、胡饼、搭纳、龙膏酒、葡萄酒,算是饮食。凡胡帽和六合靴,当为服饰。凡凉殿术和榨甘蔗术,算是工艺。这些物质文化的输入,多是经波斯,或经拜占庭,或经阿拉伯,到撒马尔罕,再到中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的。

中国既接受物质文化的输入,又接受精神文化的输入,足见中国开放之气度。在吸纳精神文化方面,唐人尤其超拔而卓绝。

佛教于中国弘扬数百年以后,才完成了本土化,凡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天台宗和禅宗,得以确立。叙利亚人阿罗本申报传播景教,唐太宗指出其:“济物利人,宜行天下。”便同意传播。有一通刻石藏西安碑林博物馆,景教传播之盛况,其有记焉。祆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也是先立足长安,再辐射九州的。

除了宗教,美术也输入中国,这包括雕塑的石窟艺术和绘画的凹凸法。音乐也强劲输入,凡天竺乐、西凉乐、疏勒乐、康国乐、安国乐、龟兹乐和高昌乐,皆从西域而至。音乐家包括安叱奴、曹善才、康昆仑、米嘉荣,都是从西域流寓长安的。凡琵琶、羌笛、羯鼓,也悉为他们的乐器。凡舞蹈,包括踏歌、软舞、健舞、柘枝舞、胡腾舞、胡旋舞,也是来自西域。踏歌是一种集体舞,以女性为主。她们在月光下手挽手,臂连臂,踩地为节,且蹈且舞。击鞠就是打马球,出于波斯。凡唐皇帝、唐大臣、唐士子和唐宫女,普遍好之且乐之。

这些精神文化的输入,显然拓宽了中国人的视野,提升了中国人的境界,也增加了中国人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灵魂得以壮美和敏博。

如此浩繁和深刻的物质与精神运动,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这清楚地证明了丝绸之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然而还不止于斯。

丝绸之路开辟以前,亚洲的发展各据其土,交流少且弱。一旦丝绸之路得行,便激活了亚洲的经济。经济又引起族群的往来,并发生知识、思想和信仰的递送和收取。这种情况先在中国与中亚及西亚之间进行,接着以波斯和拜占庭或阿拉伯为中界,再延伸到中国与欧洲之间。

事实昭昭,道理凿凿:丝绸之路加速了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彼此发现和彼此借鉴。它也使东方和西方联系起来,从而能够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它也提醒人类,中国不仅是在今天,即使在公元前2世纪就是一个重要的存在。然而中国是谦虚的,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遂不会以中心自居。

中国开辟的丝绸之路,是对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24日

(作者简介:朱鸿,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写作协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长安笔会中心主任。有30多种散文版本行世,具代表性的有《西楼红叶》《药叫黄连》《夹缝中的历史》《人生的爱与智》《关中是中国的院子》《长安是中国的心》等。作品录用于中学语文教科书和高职语文教科书,见诸语文试卷,入选百余种散文选集。获多种奖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