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故事全编(上)
二十四孝故事新编(下)
二十四孝故事全编(上)
第一回:孝感动天
5000年前,有一个叫舜shùn的帝王,他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yú氏,所以又叫虞舜。相传他的爸爸是一个瞎子老头,叫做瞽gǔ叟sǒu,舜的妈妈死了之后,他父亲娶了他的继母,继母又生了一个异母弟弟,名字叫象。舜的爸爸妈妈对象很好,所以多次想害死舜:有一次,他们家的谷仓漏水了,瞽叟让舜去修补谷仓仓顶,舜一爬上去,他们就撤掉梯子,在谷仓下纵火,想烧死舜,可是舜很聪明,他手持两个斗笠当降落伞,跳下来逃脱了;还有一次,瞽叟让舜去挖一口井时,等舜挖到地下去的时候,瞽叟和象就往井里填土,想把舜活埋在井里,害死他,还好舜聪明,掘了一条地道逃脱。虽然舜的父亲、继母还有弟弟对舜很坏,但是,舜是君子,有博大的胸怀。事后舜毫不怨恨他们,仍然对父亲恭敬孝顺,对弟弟慈爱、关心。他的这种行为感动了天帝。天帝就派人帮他,舜在厉山这个地方耕种,天帝派大象替他耕地,派鸟代他锄chú草。当时的帝王尧yáo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他;后来,又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当了管理天下的帝王。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弟弟象做了诸侯王。
第二回:戏彩娱亲
2500多年前,也就是中国的春秋时期,在楚国有一个著名的隐士,叫老莱lái子。什么是隐士呢?在古代,有一些读书人,他们有学问,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做官,到农村或山里隐居起来,这些人就被称为隐士。还是说老莱子吧,他不但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个著名的孝子。他为了让父母开心,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据说,他养了好几只长得漂亮又叫声悦耳的鸟给父母,让老人家有空的时候去散散步,溜溜鸟,而且,每天都在父母面前逗这些鸟,让他们发出好听的声音。他父母听了非常开心,老莱子自己也就非常开心。
由于老莱子很孝顺父母,所以他父母的身体很好,老莱子七十岁的时候,他父母都还健在,算算,至少也快九十岁了。有一天,他父母看着老莱子花白的头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年纪,叹着气说:“儿子都老了,咱们这两个老东西也没几天活头了,离死不远了啊!”说完之后,就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老莱子看了,害怕父母心情不好,就找人定做了一套婴儿的服装自己穿上,这件衣服做的五彩斑bān斓lán,非常好看。老莱子穿上,装成小孩子的样子走路、说话、做事,他父母看了之后就非常开心。还有一次,他端了一盆水给父母,一不小心摔倒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就躺在地上,像婴儿一样哇哇地哭,还在地上打着滚撒娇,他父母就像他小时候一样去哄他,把他扶起来,一家人非常开心,其乐融融。
就这样,老莱子一直对父母非常孝顺,直到父母去世。他也成为了孝子的模范!
第三回:亲尝汤药
西汉是咱们中国最辉煌的朝代之一,那个时候咱们中国不仅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还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像飞将军李广,大将霍去病、卫青等,他们在和当时的匈奴的战争中带领士兵,把匈奴兵打得落花流水。西汉时的几个皇帝也非常出色,有非常会用人的汉高祖刘邦,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不过今天,咱们讲的是事母至孝的汉文帝刘恒的故事。
汉文帝刘恒是汉朝的皇帝,他的母亲是薄太后。刘恒做了皇帝之后,虽然每天日理万机,批奏折、见大臣、处理各种国家大事忙得不可开交,不过他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亲,对母亲非常孝顺。
薄太后身体不好,常年生病,一直卧床不起。这让汉文帝非常着急,每天处理完国家大事之后,他都来到母亲的身边,陪着她。还亲自煎汤熬药,更重要的是,每次药熬好了之后,汉文帝都要亲自尝一尝,感觉不烫了才让母亲喝,喝完了之后,他就待在旁边,等母亲睡着了之后才趴在床边睡一会儿,据说,他连续三年伺候母亲,晚上睡觉都没有脱过衣服,随时准备着母亲有需要就立刻照顾她。后来,薄太后的病好了,他自己却累倒了。
汉文帝作为一个皇帝,能够这样孝顺母亲,真的是大家学习的典范!
第四回:卧冰求鲤
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王祥,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又给他娶了个后妈。后妈对他很坏,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俗话说“谎话说一万遍就是真理”,慢慢地,他父亲就觉得他很坏,一点也不喜欢他了,还经常打他骂他!
不过王祥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虽然父母对他都不好,他仍然对父母很孝顺,悉心照顾父母的生活。每当父母生病的时候,王祥都是衣不解带,在病床前照顾他们,而且像汉文帝刘恒一样,每次药煎好以后,都要亲口尝一下烫不烫,苦不苦才给父母喝。有一年冬天,他的后妈身体有些不舒服,同时,也也想再刁难一下王祥,就把王祥叫到床边说:“祥儿啊,伪娘想吃鲤鱼,你看看到外面找两条新鲜的鲤鱼给我吃吧!”王祥说了句“好”就走出了家门。可出了门,王祥就傻眼了,外面刚刚下过大雪,天寒地冻的,到哪里去找新鲜鲤鱼啊!
于是王祥来到了河边,看着结了冰的大河,突然有了个绝好的主意。他走到河中央,把身上的衣服都脱了,趴在冰上。王祥想:“我用身体的热度把冰融化了,就可以抓到鲤鱼了!”现在咱们看来,王祥真是傻啊,但是他的这种孝心感动了上天,他刚刚卧在冰上不久,两条大鲤鱼就从冰里跳了出来,落在王祥的身边,王祥赶紧抓起鱼跑回家,给后妈做熟了吃。后妈吃了之后,病立刻就好了。
还有一次,他后妈想吃烤麻雀,就对王祥说:“你去给我抓几只麻雀回来给我烤了吃,抓不到就别回来了!”王祥心里这个急啊,我怎么办才能抓到麻雀呢?想着想着,就坐在那里哭了起来。就在这时,有好几十只麻雀主动飞到了王祥的家里,乖乖地让王祥抓。王祥也不忍心伤害他们,就抓了两三只,给母亲烤了吃。
王祥的乡亲们知道了这些事,都被王祥感动了,把他作为孝子的典范!
第五回:芦衣顺母
春秋时期有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叫孔子,他一生收了3000弟子,出名的有72人。今天这个“芦衣顺母”的故事,讲的就是孔子的弟子闵损。闵损和孔子的另一个弟子颜渊在师兄弟之中都是因为德行著称。孔子曾经称赞闵损说:“闵损真是个大孝子啊!”为什么这么说呢?事情是这样的。
闵损很小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就生病去世了。于是,他的父亲又娶了新的妻子,还生了两个孩子。他的后妈很疼爱自己的两个孩子,对闵损不好,经常虐待他。冬天的时候,她给自己的两个孩子用保暖的棉花做了厚厚的新棉衣,穿上之后又舒服又温暖。但是她给闵损做的棉衣里面放的却不是棉花,而是芦花。什么是芦花呢?就是秋天的时候芦苇的花,这种东西看上去摸上去都很好,但是做衣服根本起不到保暖的作用。有一天,闵损和父亲一起出门,父亲坐在牛车上,闵损在前面牵着牛缰绳。可是天太冷了,闵损一打寒战,绳子掉在了地上,闵损的父亲很生气,拿起赶车的鞭子就把闵损暴打一顿,一边打一边骂:“我给穿着厚厚的新棉衣,给你吃着好吃的,你这么大了竟然连牵个缰绳的小事都做不了,我养你这样的儿子有什么用啊!”。这时候,闵损的衣服被打破了,芦花漏出来,被寒风一吹,四处飘散。他父亲看到这个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受到了后妈的虐待,就对闵损说:“儿子啊,为父对不起你,是我搞错了,我不知道你受了这么多苦!我们现在回家去,我立刻休了这个恶毒的女人,从此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对待你的!”闵损听了父亲的话,连忙跪倒在地,对父亲说:“爸,我虽然受了点苦,但是,您千万不能休了后妈赶他走!现在有后妈在,只有我一个人受苦挨冻,如果后妈走了,就是三个孩子受饿挨冻了啊!您一个人,怎么能照顾三个孩子呢?”父亲听了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把他带回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后妈讲了,后妈听了之后很惭愧,觉得自己之前的做法连个孩子都不如,就决心改正,从此以后,他对待闵损就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闵损在后妈的精心照料下,慢慢成长,后来拜孔子为师,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很有才能的人!
第六回:啮指痛心
上一回咱们说了孔子弟子闵损的故事,今天,再说说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曾参的故事。
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中除了“复圣”颜渊之外最著名的人,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为“宗圣”。
他小的时候,家里也很贫穷,为了帮助家里过上更好的生活,小小年纪的他经常要到山上去砍柴回来卖了钱补贴家用。有一天,曾参又去山上砍柴了,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客人。可是曾参的父亲出远门不在家,她的母亲因为不知道如何接待客人,一时之间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她母亲想到了母子之间心灵感应的说法,就狠狠地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血都流出来了。与此同时,在山上砍柴的曾参突然感觉到心脏疼痛,他一想,知道肯定是母亲在家里出了事情呼唤他,赶紧背上砍好的柴火,匆忙跑回家里。一回到家,曾参就跪下问母亲:“儿子不在的时候,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吗?”他母亲说:“咱们家里突然有客人来了,我一个妇道人家,不知道怎么接待,就咬了手指叫你回来!”曾参说:“母亲放心,我来接待好了!”于是曾参就出去接待客人,按照当时的各种礼节,把客人照顾的很好,客人对曾参很满意,不停地夸奖他。
后来,到曾参16岁的时候,就拜了孔子为师,他认真学习,成为了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第七回:百里负米
今天还是要讲一个孔子弟子的故事。这个弟子叫子路,字子由,在孔子的3000弟子中,他算是最有名、成就最高的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别说是鸡鸭鱼肉了,就是想吃点米饭之类的简直就是幻想。不过,子路可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他为了让父母能够吃得好一些,自己就去采些野菜、野果之类的充饥,每次都把省下来的米积攒起来,等有空的时候,就从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来给父母吃。
后来,子路跟着孔子学习有了成就,做了大官,那真是风光无限啊:有次他要到南方的楚国去给国王办事,光是随从的马车就有上百辆,随从的人员有几百人。不但如此,子路还储存了几十万斤的粮食,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可惜,这时候他的父母都去世了,所以每当子路坐在柔软舒服的坐垫上,吃着各种各样的山珍海味时,他都会想起自己的父母,留着泪说:“我现在就是再吃野菜,再想给父母从百里外去送米,也是不可能了啊!儿女们在父母活着的时候不能好好地照顾他们,等他他们不在了,说什么也没有用啊!”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就赞扬子路说:“你这样的孩子真是孝子,父母活着的时候你尽力伺候了,去世之后还一直这样的思念,真是值得大家学习啊!”
第八回: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有个人叫郯子。当然,子可不是他的名字,这是古代男子的尊称,相当于咱们现在“先生”的意思。这个郯子可不是一般人,据说孔子曾经拜他为师请教问题呢。他小的时候,聪明好学,孝顺父母,今天我们就讲一个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
郯子小的时候,他的父母都得了眼病,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白内障之类的病吧。郯子看到父母每天因为看不清东西而痛苦,就非常着急。他四处寻找名医给父母治病,后来,有个医生给开了个药方,说要用鹿的乳汁来治疗,一方面用鹿的乳汁清洗眼睛,一方面可以喝一点。这可把郯子难住了,到哪里去找鹿的乳汁呢?鹿这种动物跑的快,就是是老虎也难抓住它,猎人也不容易射中它,何况是一个小孩子呢?郯子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跑到一个猎人家里,买了一块鹿皮,改造了一下,披在身上,把自己打扮成小鹿的样子。每天他都跑到山上去,混进鹿群里,偷偷地靠近母鹿,把乳汁吸出来,再吐在罐子里,带回家给父母治病。有一天,郯子又去山上的鹿群里偷鹿的乳汁,这时候,突然跳出来几个猎人,拿着弓箭长矛。鹿群见了猎人,立即四散而逃,可是郯子是假的啊,逃不了,眼看猎人搭弓开箭就要射他了,他急忙一跃而起,站直了身子。猎人们呆住了,还以为是鹿成精了呢!郯子连忙喊:“别射箭,我是人!”猎人们看是个孩子,就问他是怎么回事?郯子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他们讲了,他们听了之后,非常感动,就对郯子说:“孩子,你真是个孝子啊!从今以后别这样了,一来危险,二来你弄的那点鹿乳也不够治病的啊。我家里养了一头母鹿,从今天起,你每天到我家来挤鹿乳吧!”郯子感谢了猎人,每天用鹿乳给父母治病,很快,他们的病就好了!郯子孝顺父母的行为也广为传颂!
第九回:怀桔遗亲
三国时期吴国有个著名人物叫陆绩,他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不但这样,当时的吴国领导人孙策还封他为将军,可以算是文武全才了。今天我们就讲一个陆绩小时候的故事。
陆绩六岁的时候,就因为聪明好学而闻名天下,有一回,当时著名的大军阀袁术为了看看这个小神童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邀请陆绩到他们家做客,并请陆绩吃桔子。那桔子很甜,陆绩自己吃完了以后,又偷偷的拿了两个塞进了怀里。等到要走的时候,陆绩下跪拜别袁术,可是,那两个桔子却从怀里掉了出来。袁术看到了,就和他开玩笑说:“小陆啊,你吃就吃呗,干嘛还偷几个桔子回家呢?这种偷东西的行为可是不太好的啊!”陆绩面不改色心不跳,给袁术施了一礼说:“大人,您这桔子实在是太甜太好吃了,我吃了之后会终身难忘,可是,我家里的母亲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桔子,我这两个桔子,是带回去给母亲吃的啊!我母亲吃了以后,也一定会跟我一样感谢大人的!”袁术听了这个话,大吃一惊,深深地为陆绩的孝心所感动,就对陆绩说:“你回家路途遥远,到了家,这两个桔子也不新鲜了,这样吧,我派人给你快马加鞭多送一些去,以表扬你的孝心!”
于是,陆绩的母亲在几天之后,就品尝到了美味的桔子,陆绩的孝心故事也广为流传。
第十回:埋儿奉母
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郭巨。他小的时候,家里面很有钱,后来他父亲去世了,兄弟三人在分家的时候,郭巨觉得自己是老大,所以就把所有财产都平分给了两个弟弟,自己分文不取,还主动提出自己来养活母亲。
开始的时候,郭巨靠着自己的努力,家里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可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郭巨挣的钱越来越少,家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差,甚至到了家里人都吃不饱的境地了。当时郭巨有个儿子才三岁,小家伙长得聪明伶俐,非常可爱,郭巨的母亲很喜欢他。为了让孙子能够健康地成长,郭巨的母亲经常把自己的食物省下来给孩子吃,郭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于是他就跟老婆商量:“母亲年纪这么大了,也活不了几年了,让她老人家挨饿省下东西给儿子吃,这实在是我们的不孝啊!可是现在挣钱不容易,凭咱们的能力短时间也解决不了吃饭的问题,最好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减少吃饭的人。母亲最大,如果让他饿死了咱们在别人面前也没脸活了。儿子嘛,还小,咱们也还年轻,没了以后还可以再生。干脆,咱们就把儿子给弄死吧!”
她老婆听了之后,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咆哮着对郭巨说:“放屁!你怎么能杀自己的儿子呢?你干吗不把咱们俩弄死省下粮食?”
郭巨说:“咱俩死了是可以,可是上有老的下有小的让他们怎么活呢?不照样饿死?那咱们岂不更是不忠不孝,对不起祖宗了?你有比我更好的办法吗?“
老婆说:“那也不能杀儿子啊,干脆,到院子里挖个坑把他活埋了吧!“
郭巨说:“这个办法倒是好,也不能让别人看到,毕竟杀人是犯法的啊!“
说完,郭巨就走到院子里,拿起锄头开始挖坑,他老婆抱着孩子在旁边看着。儿子看爹在挖坑娘抱着他哭,就问:“娘,爹为什么挖坑啊!你为什么哭啊?“
老婆说:“爹是给你造房子呢!造好了房子,你就不饿了!“
郭巨使足了力气挖坑,挖着挖着,感觉到锄头碰到了什么硬东西,连忙低下头去看,还真是有个像缸一样的东西,再往下挖,真就挖出了一口缸,缸被一个黄色的盖子盖着,郭巨扫去盖子上的土,看到上面写着几个字:“天赐郭巨,官不得夺,民不得取“!里面是什么呢?郭巨连忙打开盖子,大声惊呼:”老天爷啊,你开眼了!孩子他娘,是黄金啊!是黄金啊!老天爷赐给我们这么多黄金啊!“整整一缸的黄金摆在夫妻面前,老婆说:”孩子啊,这次真的可以盖房子了,你真的可以不饿了啊!“
孝心会感动天,所以郭巨的孝心得到了上天的回报!
第十一回:卖身葬父
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董永,他还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只好跟着父亲,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可是,天不如人愿,那时候,正是各地诸侯混战天下纷争的阶段,为了躲避战争,董永的父亲只好带着董永逃难到了南方的湖北一带。父子俩在这里举目无亲,孤苦无依,只好靠着给当地的有钱人打零工勉强度日。不过即使是这样的日子也没有过几年,董永的父亲得了病,没几天就死了。这可怎么办啊!董永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连埋葬父亲,操办后事的钱都没有,更别提给父亲买块墓地了。
于是有人给董永出主意,卖身到大户人家家里做奴仆,一来可以有钱给父亲办后事,二来也可以勉强活下去。董永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找到了当地最有钱的人,说:“老爷,我父亲去世了,家里穷,没有钱办理后事,您看这样好不好,您发发善心,给我五千钱,我去办理父亲的后事,完事之后我到您家为奴,直到还清这些钱为止!”
有钱人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好,我答应你,不过五千钱不够啊,你还得买块墓地吧,再加五千,一万钱吧!以后每月我给你一百钱工钱,管你吃饭,你还完这些钱之后才可以离开我家!”
董永答应了,拿着钱给父亲办理了后事,从此后,就成为别人的奴仆了。
董永评审不住在主人家,每天都经过槐荫这个地方到主人家去上班。有一天,他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一个年轻的姑娘坐在路边哭,董永就过去问:“姑娘,你怎么了?”
姑娘说:“我是逃难到这里,父母都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我真不知道以后应该怎么过,我想死了算了!”
董永说:“原来你和我一样都是可怜人啊,我也是父母双亡的人,这样吧,如果你不嫌弃我家里穷,就先住在我家里好了,什么时候你有去处了,再走!”
姑娘说:“你真是个好人啊,反正我也没有去处,你人又这么好,干脆我就嫁给你好了!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叫织女!”
董永说:“我叫董永。你叫织女,是会织布吗?”
织女说:“以后你就知道了!”
董永和织女回到家里,两个人看着破破烂烂的房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织女说:“我这里还有点钱,你去买个织布机回来,再买点吃的,咱总要过日子啊!”
从此以后,董永白天去上班,织女在家里织布,她真是个织布高手啊!一个月的时间,织女就织出了三百匹精美的布匹,这些布拿到城里,立刻被抢购一空,卖的钱不但足够还债,还可以买两亩土地的!董永真是高兴啊!两个人就一路有说有笑地往家走,走到槐荫的时候,织女突然不走了,她对董永说:“现在是告诉你真相的时候了!其实我不是人,我是天帝的女儿,因为你卖身葬父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我父亲派我来帮助你,现在,我的人物完成了,该走了!你是一个好人,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了!”
说完,还没等董永说话,就飞了起来,到天上去了!
董永虽然很伤心,但是也没有办法。很快,这个故事被当地人知道了,他们就把这个地方改名叫“孝感”,来纪念这件事!
第十二回:刻木事亲
东汉的时候,在现在的河南省有个人叫丁兰。他幼儿的时候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还好父母给他留下了些财产,让他不至于流落街头成为乞丐。可是,即使这样,丁兰的日子也不好过,没人做饭给他吃,没人做衣服给他穿,每当这时,他都会嫉妒羡慕那些有父母疼爱的爱着,他总是想:“如果我的父母健在该多好啊!就会有人疼爱我,就会有兄弟姐妹陪伴我,可惜啊…………”
于是,丁兰就找来两块大圆木,找来斧子凿子等工具,想象着父母的样子,刻成了两尊雕像。丁兰把雕像摆在厅堂上,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对待他们:每天的一日三餐,都要先摆在雕像面前,等一会儿觉得他们吃完了自己才吃。不论大事小事,他都要到雕像面前请示,和他们商量一下之后才做决定。早上出门的时候,要告诉他们自己到哪里去,晚上回来的时候,要汇报今天一天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即使是娶了妻子之后也一直没有改变过。
可是,丁兰的妻子却觉得他的行为举动很奇怪,简直就是个神经病嘛!开始的几年还可以忍受,越到后来,越觉得丈夫的行为不能理解,所以有一天,趁丁兰外出办事的时候,她拿来一根缝衣针,狠狠地刺了几下丁兰母亲的雕像。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雕像被刺的地方竟然流出血来!这可把她吓坏了!难道见鬼了吗?再试试!她又用针刺了几下丁兰父亲的雕像,真是见鬼啊,这个雕像被刺的地方竟然也流血了!这次她可真是吓坏了,连忙跑到屋里多了起来,看都不敢多看一眼雕像!
晚上的时候,丁兰回来了,按照习惯,他先到雕像面前汇报自己一天的事情。这时候他发现,今天父母的雕像竟然在流泪!这是怎么回事呢?他急忙跑到屋里把妻子找出来,询问是怎么回事。妻子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这可把丁兰气坏了!“你这个女人,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你这是大逆不道忤逆不孝啊!我要你这样的女人干什么啊!你给我滚回娘家去,从此咱们一刀两断,不再有任何关系了!”
说完,丁兰就跑到父母的雕像面前磕头谢罪,第二天,就找来一位教书先生写了一封休书,把妻子休掉了,从此,自己和父母的雕像一起过日子了!
二十四孝故事新编(下)
第十三回 拾葚异器
汉代的时候,在汝南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叫蔡顺,他也是个可怜却孝顺的孩子。蔡顺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蔡顺跟着母亲,孤儿寡母艰难地过着日子。那时候,正是赤眉军造反,天下大乱的时候。本来就算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他们母子俩的生活都很艰难,这一天下大乱,母子俩的生活就更艰难了!尤其是到春天的时候,家里的粮食吃光了,有没有钱,蔡顺只好去野地里采摘野菜来当饭吃,勉强度日。
有一天,蔡顺看到野地里的桑树上长满了桑葚,非常高兴,连忙带上篮子去摘。他爬到高高的桑树上,小心地把桑葚一个个摘下来放在篮子里,而且,对于成熟的已经有些发黑的,放在一边,把那些刚刚变红的桑葚放在篮子另一边,为什么这样呢?因为黑的成熟,吃起来很甜。那天蔡顺摘了满满一篮子桑葚,从树上下来,正要高高兴兴地回家去给母亲吃,突然几个拿着兵器的人突然冲过来挡住了蔡顺的去路。
蔡顺看着这几个人,吓了一跳,因为他们的眉毛都是红色的,手上拿着刀啊枪啊的武器,蔡顺知道,这是遇到赤眉军了。赤眉军虽然是造反的人,官府说他们是坏蛋,但是因为他们基本都是穷苦人生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所以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坏!
为首的一个人大声对蔡顺说:“嘿,小孩,你是干什么的?看着你像奸细啊!难道你是官府的走狗吗?“
蔡顺连忙说:“不是,不是!我只是家里没东西吃,看到这边有桑葚,就过来摘一些回去!“
那人又说:“那你的篮子里桑葚为什么是分开的?”
蔡顺说:“不瞒您说,这篮子里的桑葚,熟的甜的是给母亲吃的,红的酸的是我自己吃的!”
那人说:“你爹呢?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出来干这个,兵荒马乱的,出点事怎么办啊!”
蔡顺说:“我爹早就去世了,家里就我和母亲过日子,您也说了,兵荒马乱的,我总不能让母亲出来吧,那太危险了!”
赤眉军的人听了蔡顺的话都很感动,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这孩子真是孝顺啊!这母子俩真不容易啊!光吃点桑葚野菜也不能吃饱啊,咱得帮帮他们啊!”
于是,赤眉军的人回到藏身之处,拿了三斗白米,还牵了一头牛过来,送给蔡顺,说:“回去之后,好好跟母亲过日子,孝敬她。这些东西算是我们的心意,不要辜负我们啊!”
蔡顺千恩万谢,带着东西回家了,后来,经过他的努力,母子俩过着平凡但幸福的生活。
第十四回:涌泉跃鲤
东汉的时候,在四川广汉这个地方有个人叫姜诗,取了个媳妇姓庞。因为在古代很多贫苦人家出身的女的都没有名字,有的话也就是叫二妹、招娣之类的俗名,所以咱们就先叫她庞氏吧!
庞氏是一个孝顺的媳妇,和丈夫一起,夫妻俩自己的婆婆非常好。老太太喜欢喝长江里的水,那时候的长江和现在不太一样,没有丝毫污染,水很清,喝起来很甜。可是姜诗家距离长江有六七里地远,这么远的路程打水不太方便。不过,作为一个孝顺的媳妇,庞氏为了让婆婆喝到新鲜的长江水,每天不管刮风下雨,都往返十几里路,去长江边给婆婆取长江水喝。婆婆喜欢吃江里的鲤鱼,夫妻里就经常去江边打渔,每次只要打到鱼,就立刻赶回家趁着新鲜做给来人吃。有时候老人一个人在家里寂寞,不愿意独自吃儿子媳妇做的鱼,夫妻俩就去把邻居家里的老人请来,陪着一起吃,顺便一起聊聊家常,老人就很高兴,别的老人都很羡慕姜老太太有这么孝顺的孩子。
有一天,刮起了很大的风,庞氏照例还是去长江边取水。可是风太大了,路很难走,所以,当庞氏从长江边把水取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姜诗看到之后就很生气,他觉得自己的妻子怠慢了母亲,不孝顺,就把妻子赶出了家门。当时庞氏感觉很委屈,在气头上,也懒得解释,就走了。出来之后,庞氏来到邻居家,跟他们说明了情况,邻居很同情她,就让她暂时寄住在家里。庞氏在邻居家借了织布机,日夜不停地织布,织好的布匹就让邻居拿去卖,卖的钱除了自己留一些生活外,其他的都让邻居拿去给婆婆了。
起初婆婆还很纳闷,为什么儿媳妇突然不见了呢?后来才知道,是儿子瞒着自己把她赶走了。老太太就很生气,叫儿子过来教训了一通,让他去找媳妇回来。姜诗是很听母亲的话的,但到哪里去找呢?后来邻居送钱来才知道,原来庞氏就在邻居家,而且自己确实错怪了妻子,就过去向妻子道歉,把妻子接了回来。
庞氏高高兴兴地和丈夫回了家,给婆婆请了安,一家人说说笑笑很开心。就在这时,听到院子里有奇怪的声音。跑出去一看,院子中间竟然涌出来一股泉水,泉水清澈,庞氏过去喝了一口,和长江水一样甘甜。婆婆说,这真是老天开眼啊,以后再也不用媳妇累死累活地给我这个老婆子去装水了,这是老天的恩赐啊!正说着,泉水之中竟然有东西跳了出来,姜诗过去一看,是两条肥硕的鲤鱼,鲤鱼看到姜诗,主动跳到他怀里,一家人高兴地看着鱼,一个劲儿地对上天感恩磕头,谢谢老天的恩赐啊!谢谢老天的恩赐啊!
这时候,从天上传来一个慈祥的声音,姜诗夫妇孝心可嘉,上天特意表扬你们,从此以后,你们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一家人幸福地过日子啊!
就这样,姜诗夫妇一如既往地孝顺父母,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十五回:扇枕温衾
东汉时有个人叫黄香,九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黄香只好跟着父亲过日子。黄香像陆绩一样,是个懂事的孩子,对待父亲非常孝顺。
那时候我们的自然环境还很好,所以每到夏天的时候,蚊子什么的就非常多。为了能让父亲睡个好觉,黄香每天晚上等父亲睡着了,就脱了上衣,拿着扇子,给父亲扇风。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没有电,所以自然没有电风扇、空调之类的降温工具,夏天的夜里屋子里非常热。黄香这样做,这样一方面能让父亲凉快一点,睡的安稳,另一方面,如果有蚊子赶不走的,就先来喝黄香的血,这样,父亲就不会饱受蚊叮之苦了!
到了冬天的时候,屋子里又非常冷,为了能够让父亲能够睡得舒服,黄香每天晚上都先帮父亲把被子铺好,然后钻进去用自己的身体把被子捂热后再让父亲进去睡。黄香不但对待父亲很孝顺,而且学习认真。他饱读诗书,文采飞扬,写出的文章得到了很多人的夸赞,天下闻名。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意思是说:江夏这个地方的姓黄的小孩,天下没有第二个可以和他比了!后来,黄香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做了魏郡太守,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市长。在做太守的时候,他爱民如子,在发生饥荒的时候,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分给百姓,百姓们也很爱戴他。
第十六回:行佣供母
东汉的时候在山东临淄有个人叫江革。在他还小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作为家中的男孩子,他勇敢地承担起了支撑家庭的重任,每天照顾母亲的生活,对母亲极其孝顺。
那时候,正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山东这地方很多百姓造反,土匪横行,不停地和官府作战,搞得民不聊生。在这兵荒马乱之中,江革只好带着母亲东躲西藏,苟且偷生。有好几次,他们都被土匪抓住了,土匪想让江革入伙,江革不同意,土匪就认为留下江革很可能以后会成为官府的士兵,就多了个敌人,于是就想杀死他。江革就哭着跟土匪讲:“各位老大,求你们放了我吧,我不是不想跟你们,只是你们看,我这里有年迈的老母亲,这年头,活下来都不容易,如果我作为儿子的不能好好照顾她,让老人家安度晚年,各位觉得我还有资格做儿子吗?还有资格做人吗?”土匪们觉得江革说的有道理,就放了他。
后来,江革带着母亲逃难到了江苏下邳,这个地方相对来说比较平定,可是在这里江革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只好到有钱人家去做仆人,挣点钱供养母亲。江革挣的钱虽然不多,但是他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母亲,自己每天吃点野菜啊之类的,把大米之类的粮食省下来给母亲吃,为了让母亲的食物有营养,他有空的时候就去野外抓些鱼啊虾啊之类给母亲吃。他自己舍不得买鞋,一年到头光着脚,但让母亲穿的暖和舒服。他母亲看着儿子如此孝顺自己,每天都乐得合不拢嘴!
后来,当地官员知道了江革孝顺母亲的故事,就向朝廷推荐他,按照当时的制度,江革被授予了五官中郎将的官职,从此江革有了工资,和母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十七回:闻雷泣墓
西晋的时候,有一个名士叫王裒póu,他的爷爷和爸爸都是三国时期的名人。后来,司马懿yì的后代司马昭篡cuàn夺了魏国的皇位,自己当了皇帝,所以,他就成了晋朝人,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王裒的父亲王仪因为性格耿直得罪了司马昭被司马昭给杀了。古人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意思是说不能够跟仇人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报仇雪恨,可是,杀王裒父亲的人是皇帝,报仇是不可能的,所以,王裒无奈之下只好隐居起来,忍辱偷生过日子。
王裒长得又高又帅,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于是,他就在家办起了私塾,靠教学生读书识字养活家人。他对母亲非常孝顺,每天早晚请安,母亲想吃什么用什么他都想办法满足。母亲有一个毛病,就是害怕打雷,所以每次下雨打雷的时候,王裒都立刻跑到母亲的房间,坐在母亲身边,不停地安慰母亲,“别怕别怕,儿子在这里保护您呢!”每当这时候,他母亲就会情绪稳定,几十年下来,也就养成了习惯。后来,他母亲因为年龄大去世了,王裒就把母亲和父亲合葬在了距离家很远的山上的树林里,并在那里建造了一间茅草屋,为母亲守孝了很长时间。母亲虽然去世了,但是王裒对母亲的孝心并没有改变,尤其是到夏天的时候,每到打雷下雨的时候,不管是白天还是半夜,也不管风多大雨多大,王裒都立刻跑到山上母亲的坟墓旁,跪在坟前,哭着祷告:“母亲别怕,别怕,儿子在这里保护您呢!”
《诗经》里有一首诗叫《蓼liǎo莪é》,讲述的是儿女不能奉养父母,孝顺父母,父母去世之后思念父母的事情,每当王裒教书遇到这首诗时,他都会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并且告诉他的学生们一定要孝顺父母,省得到年老时后悔!
后来,北方的少数民族攻打洛阳,晋朝灭亡了,亲朋好友们都逃难到江南去,王裒因为想守着父母的坟墓,不愿意离开家乡。可是,那些少数民族都是野蛮之人,根本不管你是不是守什么孝道,就把他给杀了!
第十八回:乳姑不怠
这是一个非常奇qí葩pā的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个人叫崔山南,是山南西道节度使,节度使是个官职,就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吧。他为人正直,很受当时的人们爱戴。他的曾祖母姓长孙,我们就叫他长孙夫人吧。长孙夫人很长寿,她年老的时候,牙齿掉光了,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假牙安装,所以吃东西很不方便,眼看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崔山南的祖父唐夫人非常孝顺,看到婆婆这个样子,很心疼,就每天沐浴更衣之后,来到长孙夫人的房间,把自己的乳汁给婆婆吃。吃完后,还要给老太太洗头、梳头、换衣服,把长孙夫人伺候的无微不至。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很多年,长孙夫人虽然不吃其他的东西,但是身体也一直比较健康,幸福快乐地活着。后来,长孙夫人因为年纪实在太大,就要死了。在死之前,她把家里的老老少少都叫到自己身边,对大家说:“我这辈子能得到这样一个好儿媳妇照顾我,真是心满意足了。对儿媳妇的孝心,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了!就希望你们这些孙子以后娶的媳妇,能够像你们的母亲照顾我这样照顾孝顺她,我在九泉之下就心满意足了!”崔山南一直记住祖母的教jiào诲huì,长大后娶的媳妇,果然像母亲对待非常孝顺。
第十九回:弃官寻母
宋朝的时候有个人叫朱寿昌,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男人是可以娶三妻四妾有多个老婆的,第一个妻子叫妻,在家里的地位最高,其他的叫妾,地位都要比妻低。朱寿昌的父亲就是这样,他娶了好几个妻子,而朱寿昌的母亲,就是父亲的妾。朱寿昌七岁的时候,年轻贤惠的母亲因为受到人老珠黄年长色衰的正妻的嫉妒,被赶出家门,被迫抛下周寿昌,远走他方,改嫁别人了。从此之后,五十多年音信全无。随着年龄的增长,朱寿昌越来越思念自己的母亲,他想把母亲找回来,尽尽孝心,让母亲在自己身边,共享天伦之乐。他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为母亲祈福,刺破手指,用自己的血来抄写《金刚经》,5000多字的《金刚经》用毛笔抄写下来,得用多少血啊!不但如此,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朱寿昌还依照佛法的要求,灼背烧项,他就是想用这种痛苦的方式让佛祖保佑母亲能够健康长寿,这辈子还能见到。
朱寿昌那时候在朝廷做官,他派了很多人四处打听母亲的下落,最后,终于打听到母亲现在生活在山西。听到这个消息后他非常兴奋,立即给皇帝写了辞职信,要辞去官职到山西寻找母亲。皇帝也被他的孝心感动,就批准了他。朱寿昌从京城出发,千里迢迢来到陕西,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已经70多岁的母亲。他抱着母亲放声大哭,不是因为自己几十年来没有得到母亲的疼爱,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尽到儿子的孝心。他要求把母亲带到京城去享福,可是这时候母亲已经有了其他的孩子,放不下他们。朱寿昌就把这些弟弟妹妹们当做自己的亲生兄弟姐妹,像亲哥哥一样对待他们,把他们一起带着回家去,给他们吃的住的,帮他们安排谋生的工作。就这样,朱寿昌带着母亲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回到京城,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时候,苏轼等名人都听说了朱寿昌千里寻母的故事,深受感动,就纷纷奏请皇上,希望皇上能够表彰他,让这种孝心美德能够发扬光大。皇帝就让朱寿昌官复原职,并赏赐了他很多的财务,从此,朱寿昌的故事就流传天下了!
第二十回:尝粪忧心
庾yǔ黔qián娄lóu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高士,他学问渊博,道德高尚,朝廷知道了之后,就授予他县令的官职。庾黔娄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了。他兴奋地来到自己的官guān衙yá里,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可是过了十来天,有一天庾黔娄正在升堂审案的时候,突然感到心跳加速,冷汗直流,他是学过易经的,立即给自己算了一卦,发现是家里出事了,立即写了辞职信,还没等到朝廷批准,就快马加鞭地赶回家去。
到了家里一看,还真是他父亲在两天前生了重病,眼看就要不行了。庾黔娄请了当地最著名的医生,医生给父亲把脉之后,说:“现在令尊的病不好判断,从脉象上看情况危急,现在有一个办法,就是等病人大便之后,找个人尝一尝,如果大便是苦的,说明吃药还有效,继续治疗会有所好转,如果不苦,估计就是神仙也无力回天了!”
庾黔娄于是就守候在父亲身边,等到父亲一拉出大便,立即就用手指抠kōu了一点放在嘴里,仔细品尝,他多么希望能够尝出苦味啊!可惜,上天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嘴里的大便竟然是甜甜的味道。他知道,如果医生的话是真的,父亲也就在这个世界上待不了多久了。他内心十分忧虑,想想父亲这些年来对自己的好,想想自己就要失去慈祥的父亲,到晚上的时候,就整夜睡不着觉。他来到院子里,对着天上的北斗星,跪下祷告:“星君啊,求求你可怜我的一片孝心吧,只要能够让父亲好起来,我愿意用自己的寿命跟您交换,父亲多活一年,我少活两年也可以啊,实在不行,让我现在死了也可以啊!”这时候,空中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你父亲的病是没办法了,你的请求我也没办法答应,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我请求天帝,让你父亲的生命延续到本月月末,好好准备后事吧!”到了月底,他的父亲就去世了。
庾黔娄忍着悲痛安葬了父亲,并在父亲的坟墓边搭建了茅草房,亲自为父亲守孝三年,三年后,才回到家中,朝廷听说了他的事情,又重新授予了他官职。
第二十一回:哭竹生笋
三国时有一个人叫孟宗,在他还是少年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为生病去世了。母亲一个人艰难地把他抚养成人,娶妻生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的年龄越来越大,孟宗也一直悉心照顾母亲,可是,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在他母亲60多岁的时候,病魔终于击倒了老人家。
孟宗非常悲痛,请来了当地最有名的医生给母亲治病。医生看了之后,给开出了一个药方:用鲜竹笋熬汤喝。这个看似简单便宜的药方可把孟宗难坏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是冬天,天气严寒,根本没有竹笋长出来。可是,母亲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孟宗着急上火,嘴上长满了水泡。他每天都到山上的竹林里,在每一棵竹子下仔细寻找竹笋的痕迹,不过,每一天都是失望而归。这一天,母亲的病又加重了,孟宗又跑到竹林里找了一圈,可惜还是没有,绝望的他跪在竹林里放声大哭:“老天啊,你就这么残忍吗?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我的母亲无药可救吗?求你开眼看看,可怜一下我们母子吧!如果你能够赐给我们竹笋,我一定在今后的日子里广行善事,助人为乐,来回报你的!”正说着,孟宗忽然提到地上有噼噼啪啪土地开裂的声音,他立即停止了哭泣,擦干眼泪一看,天啊,地上竟然真的长出了几棵鲜嫩的竹笋。这可把孟宗笑坏了,感觉用手把竹笋刨出来,带回家里去给母亲熬汤。
他母亲喝了竹笋汤,并果然就好了。
第二十二回:涤亲溺器
宋朝有个大诗人叫黄庭坚,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论写诗,他是宋朝“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因为诗歌成就高,跟大文豪苏轼齐名,被称为“苏黄”;论书法,他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在当时以至于现在,都很少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不过,即时他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在家里,仍然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黄庭坚从小就对母亲很孝顺,日复一日地、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母亲的生活。每天晚上,他不管多忙多累,都要到母亲的房里给母亲请安,那时候还没有室内卫生间,晚上上厕所都只能用马桶。马桶这东西,是需要每天都清洗的,否则就会弄的家里气味难闻,让人不舒服。所以,黄庭坚就每天晚上在母亲睡觉前把马桶里里外外重新清洗干净,这样的话,如果母亲晚上要用的话就可以舒服一点了。后来,他的母亲病了,在母亲生病的一年中,黄庭坚就每天守在床边,衣不解带,悉心照料母亲。端茶送水,喂饭煎药,可是,人的生命总是要走到尽头的,他的母亲还是去世了。黄庭坚悲痛欲绝,哀伤过度,也生了重病,差点死去。
黄庭坚撑着病体把母亲安葬之后,在坟墓旁建了茅草房,为母亲守孝三年。三年之后,才重新出来做官。
第二十三回:扼虎救父
晋朝的时候,有个人叫杨香,他是一个孝顺勇敢的孩子。杨香十四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父亲一起到稻田里去收割水稻。那年的水稻大丰收,父子俩看着即将收获的果实,想想自己一年来的辛苦劳动马上就要有了回报,兴高采烈,干劲十足。正在父子俩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只大老虎突然从稻田边的树林里蹿了出来,直接向杨香的父亲扑去!
看到这你一定想,瞎扯啊,中国哪有这么多老虎啊!其实,在那个时候,中国的环境还很好,人类的数量也很少,所以,豺狼虎豹这些猛兽在中国各地还是很多的,据说一直到文革期间,在井冈山还有知青打到过老虎,还吃了虎肉。只不过,近几十年中国工业发展,环境被破坏,这些动物要么被人类杀死,要么被污染物毒死,总之,是越来越少,甚至绝迹了。
言归正传,话说杨香的父亲正在专心致志地割稻,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危险呢的到来,一下子就被老虎扑倒在地。老虎一爪子就把他打晕了,也许是注意到杨香还在旁边,或者是其他原因,反正没有来得及咬死他,用它锋利的牙齿咬着杨香父亲的衣服就往树林里拽。杨香看到这种自己的父亲要被老虎拖走了,也不顾不得害怕了,扔下镰刀就冲了过去。
这时候老虎只顾着往树林里拖人,没料到杨香会冲过来。杨香一下子跳到老虎的背上,双手紧紧地抓住它的脖子,使尽全身力气,不论老虎怎么摆动身体就是不放开。你要说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怎么能打得过老虎呢,那就告诉你一个原因,咱们人在紧急情况下一旦潜力爆发出来,那种力量是常人不能理解的。据说,外国有个人一次在爬山时发生了意外,一块一千多公斤的巨石压在他身上,他竟然把这块巨石给推开了,这可比举重世界冠军都强好几倍啊!这时候的杨香死死抓住老虎,心里就只是想赶紧救父亲的命,顾不得害怕,想不到退缩,所以爆发出的就是这种潜力。
这时候老虎估计是感觉喘不过气了,就放开了杨香的父亲,转身往山上跑。杨香见父亲得救了,心里担心父亲的伤势,也就放开了老虎,朝着父亲跑去。等杨香把父亲抱在怀里,发现父亲还活着,只是后背被虎牙咬破,受了点轻伤。父子俩都为虎口脱生感到幸运,赶紧收拾东西回家了。
回到家后,杨香给父亲请来医生治病,医生知道了杨香虎口救父的故事很受感动,不但不收钱,还送了他不少东西表扬他的勇敢。从此,他的美名就天下流传了!
第二十四回:恣蚊饱血
晋朝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叫吴猛,虽然只有八岁,但是他已经很懂事了,尤其是对待父母,非常的孝顺。那时候他家里很穷,窗户啊门啊什么的都有点坏了,关也关不紧。所以到了夏天的时候,家里的蚊子就很多,有没有钱买蚊帐。这就让晚上睡觉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睡不踏实不说,每天都要被咬的浑身是包。吴猛看到这种情况,就想:“我是个孩子睡不好被蚊子咬几下倒是没什么,可是父亲每天天明就要出去种田劳作养活家人,睡不好的话肯定会影响身体,时间长了怎么行呢?”他想啊想啊,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到了晚上,等父亲睡觉了,吴猛就脱光衣服坐在父亲身边,拿着扇子给父亲扇风,让父亲凉快点。蚊子来了之后,看到吴猛细皮嫩肉的就都猛冲过来咬他,吸他的血。吴猛也不赶走这些蚊子,就忍着痒,忍着疼动也不动。因为他知道,蚊子咬了自己,吸饱了血,就不会去要父亲,父亲就可以睡个好觉了。没想到,这一招还真有效,父亲晚上睡的很安稳,第二天早上父亲起来之后果然神清气爽,吴猛看着父亲,非常开心。
他的父亲也很奇怪,为什么没有蚊子了?又看到吴猛满身的包,赶紧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吴猛就如实说了。父亲被他的孝心感动了,连忙找了些止痒的草药,给吴猛涂上,告诉吴猛,以后不要这样做了,如果把你咬坏了,父亲也心疼啊!后来,上天知道了这件事,就命令蚊子不许到吴猛家里去,从此,父子两人晚上就能够安心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