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是没有终点的过程

日子再忙,内心也要平静。—— 《领悟》

连着听了两桩悲剧,都是自杀,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一个在美国名校上大学,一个在南京上初中。
美国上学那个,爸爸据说是个育儿大V,有一个公众号,在去年儿子考上名校之后还写了一篇文章,记录了他儿子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比如儿子穿过的第一双鞋子,两万多张照片,以及拍这些照片的五部相机……搞了个育儿博物柜。
看完,我就觉得太沉重了。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怀,有点窒息。你花在孩子身上的力气,孩子是感受得到的,他知道你是爱他,所以他无法挣脱,也不忍挣脱。
我看到这个其实心里一惊的,我也特别喜欢记录,在女儿小的时候我也几乎天天给她拍照,也给她写了几年的日记。后来怎么中断的?可能是精力有限,当然懒惰也是其中原因。也可能是在孩子四五年级的时候不配合不给拍照了有关。
我突然特别感谢我的孩子,她的挣脱,她的反抗,因为反抗肯定是真的,是她内心的真正想法,而顺从,未必是。我们永远不要只看表象,我们要看真相。
南京的这个孩子,让人心疼,他写给妈妈的字条里可以看出他很爱妈妈,很在乎妈妈,从他的字迹来看,他的性格应该比较文静内敛,是个乖孩子。实际上,乖孩子才让人担心。所以,父母不要怕孩子不乖。怕孩子不乖不过是你怕麻烦。你怎么知道他的乖不是因为害怕才隐忍呢?
父母也不要过分自恋,以为孩子优秀是自己培养的。事实证明,孩子的成功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直接的关系。父母能教养的是给孩子温暖和力量,使孩子有体验幸福的能力。
可悲的一个事实是:绝大部分人评价一个妈妈是否成功,是看她的孩子是否成功是否优秀。而妈妈们也把孩子的成功当成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教育。实际上,如果能把孩子和自己都当成独立的人来看,就会少很多情感勒索和道德绑架。也就会对孩子少很多控制。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上进心,孩子也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是要好的,内驱力就在那,让孩子掌控自己的人生,他对人生有掌控感,自然,内驱力就出来了。
我又想到张雪峰,知道他也有好几年了,口才特别好,也很有才华。把考研培训讲的跟相声似的。也是从这条微博知道北京户口有多难进。
我曾经看过他一个采访,记者问他将来他的女儿要不要考研,他说他的女儿不要考研,不要为了生活所迫去改变自己理想,钱,我来挣,女儿开心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那时候他已经有了女儿,谈起女儿幸福都溢出来了。所有的父母都曾经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吧。只要你快乐就好,多么熟悉的句子……到头来还是要向现实低头。
今天还听到某育儿大V,出书育儿,快乐就好的,如今把女儿送到了武校,我估计跟杨永信那学校也差不多吧。还有之前三川玲,我也关注过,书里嘴里优秀的娃儿从公立学校退学,进国际学校还是不适应,妈妈也是极力鼓吹只要阅读就够了。这些都算好了,张雪峰离开北京不是失败,更多的是识时务者。三川玲也能够给孩子托底。他们的孩子都不会差。
最可怜可悲的是一得啊,那么优秀的孩子,成长的多么不易啊,似乎苦尽甘来,却在上了美国名校之后自杀,据说是抑郁症。一个看起来阳光上进而又才华横溢的青年,就这样义无反顾的走了。一得爸爸确实付出了很多,我都不忍心指责,也没有资格评判,只是爱这件事,不是越多越好的。爸爸的无微不至,是爱护,是不是也是一种束缚?
我们对孩子的过度关注是不是一种压力?孩子和父母都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其实不容易的。你把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记下来,还po出来,是不是他的意愿呢?是不是一种隐私的剥夺呢?纪伯伦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并不过时。
我们父母本身有很多恐惧,所以才会诞生出那么多育儿大V,都希望有一种捷径让我们少吃苦就能够达到。我们很害怕,生怕孩子一不小心就走在了不正确的道路上,甚至他们一表现出负面情绪,我们就恐慌。久而久之,孩子以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要掩藏。总是要把阳光的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要讨人欢喜。能不累吗?
最初听到一个孩子自杀,我觉得怎么孩子这么脆弱?后来听到一个孩子自杀,我觉得这个妈妈怎么这么专制?现在听到一个孩子自杀,只觉得悲凉。
社会发展得太快了,一个从没经历过的世界摆在眼前,跟我们的祖辈不同,我们的爷爷的爷爷,过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生活,只要听话就有饭吃,不用思考只要有家族支持就能活下去。而现在,对未来的不确定让每个人都焦虑,我们大人也很慌。不知不觉就把压力和焦虑释放给孩子,孩子就惨了,大人都无力消化,更何况一个孩子?所以我更同情孩子。
吴念真的文章《让孩子有机会抱怨》,写得非常好啊,吴念真:让孩子有机会抱怨 如何真的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是父母的必修课。其实抱怨出来就没有怨了。
这么多年,喊着“独立”的口号,有多少人是独立的呢?独立,其实是要付出代价的,你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学会反省,就像黄老师说的,有时候需要按下“暂停键”。换句话说,如果你的育儿方式还跟去年一样,甚至和十年前一样,你是有问题的。育儿,也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偷懒。

做父母就是克服,克服孤独,也就是保持界限感;克服焦虑、也就是控制欲;克服恐惧,就是敢于给孩子自由。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是没有终点的过程。

一花一世界
走着走着,就明白了......
【影视随感】原来缺憾和失去才是成长的力量——《头脑特工队》
人变得强大,不是因为守护面子,而是抛开面子的时候
第一次感到人生开挂:越分享越收获
【影评】成功是奋斗出来的——《中国合伙人》
【小厨成长日记】美食之路就是疗愈之路
夸夸我的女友们(一)
【看美剧】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你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平等的父母
【治愈系旅行】我想出去走一走
【小厨成长日记】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影视随感】你与孩子是不是真正的平等
【影视随感】每次看都不一样的电影——《廊桥遗梦》
浮城一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