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道德经》:什么是道冲?怎样做到和光同尘?
大家好,这里是悦读国学。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子《道德经》的第四章。先来看一下原文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悦读国学译文
大道虚空无形,然而作用无穷无尽。
深远辽阔,应该是万物的起源。
消除锐气,化解纷争,调和光芒,混同尘世。
道,虽然感觉不到,但真实存在。
我不知道它来自何方,应该是天帝的祖先。
简单注解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传统的解读是——冲:通盅,意即中间虚空的容器。道冲,意即大道虚空
但是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什么?——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道虚空而无形,是形而上,而盅是有形的器具,器用之物为有形,是形而下。二者显然是有明显区别的,所以,把冲解释成通盅不合适
这个冲就是中,上古时期,冲和中是通用的
冲, 从水从中。《说文》里面说:“冲,涌摇也。”什么是涌摇?反复涌动、摇动,说明大道在反向运动的时候,其本身也是螺旋式运动的,犹如太极图中间的曲线。
冲的本意就是水流摇晃冲洗、冲刷、引申为冲虚、冲和等。道冲的冲即冲虚之意。道冲,意即大道像水流一样,涌摇而虚空,冲为道体,虚为道用
不过,这样的解释一般人可能会接受不了,所以此处,还是按传统解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
用之或不盈
以前,我解释这一句,通常也会说:大道虚空无形,作用无穷无尽。后来感觉,这样的解释,完全就是一句废话,没有任何具体内容
道德经不是诗词歌赋,老子也不会空洞的形容,说一些虚无缥缈的废话,道德经五千言都是写实
盈,满器也。——《说文》。盈,就是连续倒水直到溢出为止,不盈,意即不能过度,应该适中,适可而止
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己,就是这个意思。用之或不盈,意即:道的体现就是保持不过度,不盈满的适中状态。这和《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相呼应
解读
天地形成之前,就有了大道,大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
大道的起始状态是虚无混沌,虚无混沌不是什么都没有,虚无混沌就是真实的存在,所谓真空生万有,真空并非真空,万有亦非真有,无论是真空,还是万有,无论是有,还是无,无论是出生,亦或灭亡,都只是外在形态的改变,本质上,无始无终,不生不灭。
一切存在的,并非凭空而来,也不会无故消失。
所谓无极生太极,并没有新产生一个太极,无极就是太极,事物本来存在,本来具有,只不过随时间,空间,唯度,频率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外在形态而已。
怎么做到和光同尘?就是要去其两端,取其中道。把自身过于激烈、偏于消极的两种力量,都化解掉。平静祥和,才是最完美的状态。心有多静,福就有多深
既不能消极,也不能冒进,既不能求动,也不必求静。静,是杂念止住就可以出现的客观状态,不是主观诉求,
我们修道悟道,无非就是为了摆脱烦恼忧虑,回归自然大道,可以获得天道能量的加持,人生幸福,生活圆满,其实这一切,都是可以实现的,就看你能不能扛得住来自自己内心各种妄念的干扰诱惑,
不走岔道,自然同于大道。
懂得谦虚,能包容,能取舍,随顺自然,不拒绝平淡,对世事不厌烦,不逃避,收敛自己的锋芒,排除外界的纷争和烦扰,不自以为是,不怨天尤人,平平静静地对待生活。一个人要是有了这样的境界,那么置身盛世,可以安享太平;生逢乱世,能够保全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