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章
第一段: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第二段: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第三段: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第四段: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
第五段:譬道之在天下,
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德经第32章
译文:
--我现在宣说道的四种法相,
--根基相应的修行者可以由此入道。
道是恒常的,无名的,真朴的,微小的。
道虽然真朴、微小,
但天下大物都无法降服它。
侯王若能守住真朴和微小,
法界万物都将自运自化。
天地二大神物代表阴阳二大元气,
当它们交互氤氲,
达到和谐之境时,
就会降下世人渴仰已久的甘露。
甘露甜甜蜜蜜,
滋养世人的身体和灵性。
人间世终始你争我夺,
实际得到的只是垃圾。
甘露是天地神物,
任何人都是天地之子,
每一个都平均得到一份,
好像没有得到分配的命令,
但一切都井然有序,
这是天地本身的公平正义法则。
道下化显形,
万物都在大地上破除而出,
显示自己的身形,
因此无名的万物之母赐予各自的名字。
现在万物都有各自的名号,
不可再贪图更多,
这只是假名而已。
在母亲眼中都是自己的孩子,
不会区别对待。
如果万物贪图区别对待,
想自己独得更多的甘露,
其他兄弟一无所有,
那你们就不配生活在这个公平的法界中。
因此你们应该悬崖勒马,
不要顶着假名生起贪心。
知止就是悬崖勒马,
悬崖勒马就能护持自己的真朴,
与无名无形的母亲始终在一起,
因此没有丝毫危险。
有形有名的万物只是孩子,
心中要时刻归向无形无名的母亲。
为什么川谷流向江河?
这都是道在天下的显现。
道是巨大无比的引力场,
这是万物归向道的原因。
经文很含蓄,“--”表示隐含义,补充理解。
文本分歧:
始制有名:名是假设的,是一种方便,因此不能执着。但世人有名就会执着名,混淆自己的“名”与自己真体的差别。这是世人最大的谬误,是不幸的根源。
知止:有名等于走到了悬崖边,不能再往前走了,应该悬崖勒马,回头。
不殆:妙心不殆,不灭,不危险(灭才是真危险)。
譬、犹:双重举例、比喻。
道之在天下:道在天下,人所不见,然天下万有都流向道。此是老圣心中实证境界,道如同一个引力场。
之于:流向,归向,如孩子的心归向母亲。
题解:宣讲道的四法相:常、无名、朴、小。道有八万四千法相,应对众生八万四千的根性,令其开悟,获得清静。道的四法相是见道的四个入口,与相当多众生契机。大是道的第二法相,已经宣讲过,因大见道者众。但不能执着大,道还有更多的法相,这样才能领会道妙。道之妙,所以法相无边。王弼《老子指略》说:“然者道、玄、深、大、微、远之言,各有其义,未尽其极也”。
任何一个法相都不能概括无余,所以有八万四千法相。宣讲四法相之后,重点宣讲朴和小二大法相,威力无穷,“天下莫能臣也”。如果是大,天下莫能臣还可以理解,现在“朴虽小”,还是天下莫能臣,这就令世人惊讶了。芥子极小,老子看到了无穷法力,世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不打开世人的眼界,必将一无所获。世人手把金碗,四处要饭,四处流浪。老子如同丧家之犬,其实世人才是无家可归者,所以需要清静(安心)。
为什么要从“朴虽小”见道呢?因为“朴虽小”是世人本具的,世人没有大,难道没有小吗?世人没有奢华,难道没有真朴吗?老子说法之妙,真实在常定中“入世人心”,观出世人本具的真朴,这点真朴微不足道,但见道足矣!庄师说道在屎尿中也有,这是对不悟者的棒喝。老圣智慧而文雅,决不说“脏话”。
老子继续宣讲第二大主题,无名和有名的关系,这个关系不处理好,要么陷入混沌无知,要么落入名相而丧失自己。“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名相满天飞,世人目不暇接(注其耳目),精疲力尽,但还是不能见道,老子猛喝一声:可以悬崖立马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老圣最后要世人回头,回头就“不殆”,跳出时空逻辑樊笼,大妙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