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皮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槟榔皮、大腹毛、槟榔衣、大腹绒,茯毛、腹毛。
〔来 源〕为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果皮。
〔成 分〕主要含鞣质。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利水消肿:大腹皮有利尿消肿作用。《本草纲目》: “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
2.下气宽中:大腹皮有降肺胃逆气、理气宽中作用。 《日华子本草》: “下一切气,止霍乱,通大小肠,健脾开胃,调中”。《开宝本草》: “主一切冷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 《本草再新》: “泻肺,和胃气,利湿追风,宽肠消肿,理腰脚气,治疟疾泻痢”。
二、近代研究
近代未见大腹皮的药理研究报告,临床观察有利尿及调整消化功能作用。
〔性 味〕 辛,微温。归脾、大肠、小肠经。
〔功 效〕 利尿行水,下气宽中。
〔主 治〕 脚气,水肿,小便不利,腹胀泄泻。
〔临床应用〕
1.水肿脚气:大腹皮可用治水肿胀满,头面四肢浮肿等。类似于急性肾炎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常配伍桑白皮、陈皮、生姜皮、五加皮、茯苓皮等,方例《五皮饮》(方见茯苓)。治脚气水肿用《大腹散》、《大腹皮饮》、 《大腹皮散》。
2.腹胀泄泻:外感暑湿或脾胃虚弱所致的脘腹胀满,腹鸣泄泻,噁心呕吐等证,类似于急性胃肠炎。常配伍藿香、 苏梗、 陈皮、茯苓、半夏等,方例《藿香正气散》(方见藿香)。
此外,古方治漏疮恶臭用大腹皮煎水洗。
〔用 量〕 6~12克,丸散酌减。
〔用 法〕 生用。
〔禁 忌〕 气虚证不宜用。
〔附 方〕
1.大腹皮散(《证治准绳》) : 大腹皮、木瓜、紫苏、槟榔、荆芥穗、乌药、陈皮、萝卜子、沉香、桑白皮、枳壳、生姜。
2.大腹皮饮(《证治准绳》) : 大腹皮、防己、木通、桑白皮、厚朴、陈皮、枳实、大黄、青皮、瓜蒌、黄芪、五味子。
3.大腹散(《圣惠方》):大腹皮、槟榔、木香、木通、郁李仁、桑根白皮、牵牛子、生姜、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