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路的故事 | 8邹韬奋在乔家路的早期居所
著名新闻记者、出版家、政论家邹韬奋,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原名恩润,笔名韬奋。1909年春,考取福州工业学校。两年后被父亲送到上海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高小科念书。1919年9月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1921年7月毕业。次年春入中华职业教育教育社,任编辑股主任。1926年元旦结婚并接办《生活周刊》主编。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同年12月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两次流亡国外。1944年7月24日因病去世。同年9月28日,中共中央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对其一生及其从事的事业给予高度评价。
邹韬奋16岁来到上海时没有亲戚也无居处。由于与海上望族郁松年(郁泰峰)的后人郁鸿治为南洋公学高小科的同窗好友,邹韬奋便住进了乔家路上郁氏家族的“宜稼堂”里,长期生活居住在里面。邹韬奋与郁家上下相处和睦,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邹韬奋之子、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出生在该宅院里。1931年“九一八”事变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邹韬奋因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被列入国民党特务追捕暗杀的名单中。在郁鸿治的帮助下,邹韬奋偕夫人沈粹缜长期隐居在这座郁家的宅院里。
在乔家路郁家的宅院里,郁氏后裔、88岁的郁树湄老太讲述了八九十年前邹韬奋居住在宜稼堂里的生活情景,她说:“韬奋先生的夫人沈粹缜,我们都亲热地喊她'绍兴奶奶’。他们夫妻俩住在临街的第1排西侧的过街楼里。这一排楼房至今保存完好。”郁老太太还说出了一连串名字。她还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原名郁钟正,是郁氏家族的第6代后人。前几年回到上海后,还特地来到乔家路察看自己的祖居。有一次,于光远与邹家华谈起郁家与邹韬奋的关系以及邹家华的出生地时,邹家华十分兴奋并表示由衷地感激郁家。对此,一些报刊曾报道过这一消息。
外界只知道重庆南路的万宜坊是邹韬奋的居所(现已作邹韬奋纪念馆),但,那是1930年至1936年韬奋先生全家居住的地方。而1911年邹韬奋来到上海后,早期生活在哪里,这一段历史却鲜为人知。以前,虽然也听人说起过邹韬奋曾在乔家路居住过,但一直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这一次,《乔家路》一书所载的内容,使得韬奋先生在乔家路的早期生活居所与避难处的这一重要史实浮出水面,填补了韬奋先生来到上海后生活居住处的历史空白,同时还证实了邹韬奋是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的,这为今后研究撰写韬奋先生的革命经历与年谱时,提供了增补内容。
我在旁边,也一起回忆起60年前我所看到的郁家宅院临街第一进楼房的格局。
现在的乔家路73号、75号是郁家宅院宜稼堂的正大门。77号是备弄,是下人、轿夫、杂佣走的。郁家宅院临街楼房的正大门是一排黑色的栏杆,但不高,有点像衙门似的。临街的楼房是一栋二层楼房,二层楼里是木质地板,二楼里除了几间房间之外,过道是相通很宽敞的。二楼西侧的过街楼里,曾住着邹韬奋的一家。二楼中间的两间房,住着我的小学同班同学沈教礼的一家人。我小时候曾听沈教礼的父母讲,他们是邹韬奋先生夫人沈粹缜面上的亲戚。遗憾的是,现在的正大门前被一长溜搭建起的小屋所遮盖,已看不见了当年的面目,但楼房的建筑结构还是当年的模样。
六十多年前,即:1958年与1959年间,我在凝和路二小念小学(现已并入梅溪小学)。那时的学生没有像现在的负担这么重。上午读半天书,下午放学回家后便和三五个学生自由组合校外辅导小组,凑在一起做作业。
那时,我是班长、少先队中队长。班主任要求我到各个校外辅导小组去走走看看,或每周参加一个辅导小组。于是,我按照老师的吩咐,去了乔家路73号、75号的沈教礼同学家。
沈教礼他们家住在临街的一排2层楼的房子里。2楼朝南的是一间间房间,2楼里面靠北面的是一条宽敞的过道,空间很大。我们做完功课后,便在过道上刮香烟牌子、嬉笑玩耍。沈教礼的母亲对我们很热情,一看到我们来了,便会立刻从西端的小房间里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时间一长,我们跟他母亲熟悉了。他母亲就经常跟我们小朋友聊天,讲故事给我们听。
他母亲不止一次对我们说:“小朋友,拉晓得伐?阿拉狄个房子里蹲(上海话:“住”的意思)过一个上海文化界很有名的人,叫邹韬奋!拉晓得伐?”她指指她身后的那个房间,还告诉我们,邹韬奋有个儿子是在这里出生的。那时我才小学三四年级,不知道邹韬奋是什么人。但这个名字,却在我八九岁的时候就记住了。
成年后,我走入新闻界从事记者工作。有1次,我去参加1个单位举办的有关邹韬奋的纪念会,在现场我拿到了1份类似年谱样的资料。这份考究的印刷品上印着一段文字:某某年,邹韬奋为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隐居在小南门附近的一栋楼房里。
这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我想起我念小学时,不就是在沈教礼的家里,听他母亲跟我们讲过这个事?乔家路起始段不就是在小南门?于是,我坚信,沈教礼母亲跟我们所说邹韬奋居住在乔家路郁家的事是真实可信的。于是,我将邹韬奋曾居住在乔家路宜稼堂里的事,写了一篇文章交给某个刊物登了出去。从那以后,在随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引起了各种报纸、杂志的关注,都相继报道过这段史实。
往事如烟,物是人非。一晃,六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乔家路73号、75号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先,宜稼堂的大门是黑色的,像衙门似的有一根根栏杆,现在都不见了,只见大门口搭起了一长排小屋子。但建筑结构没有变化。
现在,各种传媒和写文章的人,把下人、杂役进出的77号备弄,写成了宜稼堂的正门,竟然不知道乔家路73号、75号才是宜稼堂的正门,这令我感到莫名的惊诧。
▲乔家路73号、75号“宜稼堂”现外貌。左侧过道上的褐色房子与连接着的1间白色房子,便是邹韬奋当年居住过的屋子(摄于2019年)
▲88岁郁氏家族后人郁树湄(摄于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