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路的故事 | 8邹韬奋在乔家路的早期居所

著名新闻记者、出版家、政论家邹韬奋,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原名恩润,笔名韬奋。1909年春,考取福州工业学校。两年后被父亲送到上海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高小科念书。1919年9月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1921年7月毕业。次年春入中华职业教育教育社,任编辑股主任。1926年元旦结婚并接办《生活周刊》主编。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同年12月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两次流亡国外。1944年7月24日因病去世。同年9月28日,中共中央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对其一生及其从事的事业给予高度评价。

邹韬奋16岁来到上海时没有亲戚也无居处。由于与海上望族郁松年(郁泰峰)的后人郁鸿治为南洋公学高小科的同窗好友,邹韬奋便住进了乔家路上郁氏家族的“宜稼堂”里,长期生活居住在里面。邹韬奋与郁家上下相处和睦,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邹韬奋之子、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出生在该宅院里。1931年“九一八”事变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邹韬奋因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被列入国民党特务追捕暗杀的名单中。在郁鸿治的帮助下,邹韬奋偕夫人沈粹缜长期隐居在这座郁家的宅院里。

在乔家路郁家的宅院里,郁氏后裔、88岁的郁树湄老太讲述了八九十年前邹韬奋居住在宜稼堂里的生活情景,她说:“韬奋先生的夫人沈粹缜,我们都亲热地喊她'绍兴奶奶’。他们夫妻俩住在临街的第1排西侧的过街楼里。这一排楼房至今保存完好。”郁老太太还说出了一连串名字。她还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原名郁钟正,是郁氏家族的第6代后人。前几年回到上海后,还特地来到乔家路察看自己的祖居。有一次,于光远与邹家华谈起郁家与邹韬奋的关系以及邹家华的出生地时,邹家华十分兴奋并表示由衷地感激郁家。对此,一些报刊曾报道过这一消息。

外界只知道重庆南路的万宜坊是邹韬奋的居所(现已作邹韬奋纪念馆),但,那是1930年至1936年韬奋先生全家居住的地方。而1911年邹韬奋来到上海后,早期生活在哪里,这一段历史却鲜为人知。以前,虽然也听人说起过邹韬奋曾在乔家路居住过,但一直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这一次,《乔家路》一书所载的内容,使得韬奋先生在乔家路的早期生活居所与避难处的这一重要史实浮出水面,填补了韬奋先生来到上海后生活居住处的历史空白,同时还证实了邹韬奋是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的,这为今后研究撰写韬奋先生的革命经历与年谱时,提供了增补内容。

我在旁边,也一起回忆起60年前我所看到的郁家宅院临街第一进楼房的格局。

现在的乔家路73号、75号是郁家宅院宜稼堂的正大门。77号是备弄,是下人、轿夫、杂佣走的。郁家宅院临街楼房的正大门是一排黑色的栏杆,但不高,有点像衙门似的。临街的楼房是一栋二层楼房,二层楼里是木质地板,二楼里除了几间房间之外,过道是相通很宽敞的。二楼西侧的过街楼里,曾住着邹韬奋的一家。二楼中间的两间房,住着我的小学同班同学沈教礼的一家人。我小时候曾听沈教礼的父母讲,他们是邹韬奋先生夫人沈粹缜面上的亲戚。遗憾的是,现在的正大门前被一长溜搭建起的小屋所遮盖,已看不见了当年的面目,但楼房的建筑结构还是当年的模样。

六十多年前,即:1958年与1959年间,我在凝和路二小念小学(现已并入梅溪小学)。那时的学生没有像现在的负担这么重。上午读半天书,下午放学回家后便和三五个学生自由组合校外辅导小组,凑在一起做作业。

那时,我是班长、少先队中队长。班主任要求我到各个校外辅导小组去走走看看,或每周参加一个辅导小组。于是,我按照老师的吩咐,去了乔家路73号、75号的沈教礼同学家。

沈教礼他们家住在临街的一排2层楼的房子里。2楼朝南的是一间间房间,2楼里面靠北面的是一条宽敞的过道,空间很大。我们做完功课后,便在过道上刮香烟牌子、嬉笑玩耍。沈教礼的母亲对我们很热情,一看到我们来了,便会立刻从西端的小房间里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时间一长,我们跟他母亲熟悉了。他母亲就经常跟我们小朋友聊天,讲故事给我们听。

他母亲不止一次对我们说:“小朋友,拉晓得伐?阿拉狄个房子里蹲(上海话:“住”的意思)过一个上海文化界很有名的人,叫邹韬奋!拉晓得伐?”她指指她身后的那个房间,还告诉我们,邹韬奋有个儿子是在这里出生的。那时我才小学三四年级,不知道邹韬奋是什么人。但这个名字,却在我八九岁的时候就记住了。

成年后,我走入新闻界从事记者工作。有1次,我去参加1个单位举办的有关邹韬奋的纪念会,在现场我拿到了1份类似年谱样的资料。这份考究的印刷品上印着一段文字:某某年,邹韬奋为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隐居在小南门附近的一栋楼房里。

这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我想起我念小学时,不就是在沈教礼的家里,听他母亲跟我们讲过这个事?乔家路起始段不就是在小南门?于是,我坚信,沈教礼母亲跟我们所说邹韬奋居住在乔家路郁家的事是真实可信的。于是,我将邹韬奋曾居住在乔家路宜稼堂里的事,写了一篇文章交给某个刊物登了出去。从那以后,在随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引起了各种报纸、杂志的关注,都相继报道过这段史实。

往事如烟,物是人非。一晃,六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乔家路73号、75号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先,宜稼堂的大门是黑色的,像衙门似的有一根根栏杆,现在都不见了,只见大门口搭起了一长排小屋子。但建筑结构没有变化。

现在,各种传媒和写文章的人,把下人、杂役进出的77号备弄,写成了宜稼堂的正门,竟然不知道乔家路73号、75号才是宜稼堂的正门,这令我感到莫名的惊诧。

乔家路73号、75号“宜稼堂”现外貌。左侧过道上的褐色房子与连接着的1间白色房子,便是邹韬奋当年居住过的屋子(摄于2019年)

▲88岁郁氏家族后人郁树湄(摄于2019年)

(0)

相关推荐

  • 论邹韬奋的工匠精神

    题目:论邹韬奋的工匠精神 来源:<出版与印刷>2017年第3期P44-47 作者:彭秋龙 DOI:10.19619/j.issn.1007-1938.2017.03.010 摘要 2016 ...

  • “双十一张友文”说出门方能遇见

    上午读黄国荣先生的新作<患难之生:邹韬奋在抗战中>(2020年11月三联书店出版),间或看学生的作业,相互调剂,也蛮有味道.好久没有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一本书了,而黄老这本书我会细读.原因 ...

  • 门对狭长过道

    在楼房之中经常会出现入户门正对过道的情况,此时如果过道不是很长,几步就能走过来,这是没有什么危害的,在风水上也不会有不利.但如果过道比较长达到了近十米甚至更长的时候,就会存在危害,距离越长,危害越大, ...

  • 出版家韬奋:理想和理念

    出版家韬奋:理想和理念

  • 乔家路的故事 | 7简单再说几句郁家的“宜稼堂”

    乔家路巡道街口有座坐北朝南.名叫"宜稼堂"的深宅大院,这是海上望族郁泰峰(名松年,字万枝,生卒年为1799-1865)的私宅,至今已有一百九十多年的历史.建筑面积为1619平方米, ...

  • 曾经邹韬奋居住过的剑桥医院旁,一座漂亮的老洋房-延庆路洋房9500万到手出售中

    我总是觉得曾经的延庆路没有那么火,曾经的延庆路,有住在这条路上的好朋友,有他楼下的稻香娃,还有一家门面简单,但经年不衰的小面馆. 后来再回衡复历史风貌区,觉得延庆路前所未有的备受追捧起来,巧合的是,我 ...

  • 夜读|邹韬奋生前未入党,为何被称为“吾党的光荣”?

    提起邹韬奋,大家都不陌生,以他名字命名的奖项是无数中国新闻人的追求,他创办的三联书店是读书者的心灵家园.可你是否知道,这位直到去世后才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的爱国民主人士,却获得中共的高度评价,被称为& ...

  • 邹韬奋《我的母亲》原文阅读

    <我的母亲> 作者:邹韬奋 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 ...

  • 邹韬奋书法手迹

    邹韬奋 邹韬奋是民国时期有名的记者,他的字很有文人气韵,含蓄深沉.外柔内刚.行云流水,随手掂来,看上去舒服享受.邹韬奋的字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干净利落,字如其人,洒脱不拘泥.字里透着铮铮骨感和自然简约之美 ...

  • 聆听1933:86年前的元旦,林语堂、朱自清、邹韬奋许下了新年愿望

    在这里,先祝各位小伙伴,新年快乐! 再祝各位小伙伴,2019年,心想事成,所有的新年梦想,都统统实现! 梦想,必须要有,没有什么万一,肯定会实现. 大约80多年前,著名的上海<东方杂志>策 ...

  • 近代著名记者邹韬奋,精品书法手迹欣赏,行书秀雅灵动、妙趣横生

    邹韬奋 邹韬奋是民国时期有名的记者,他的字很有文人气韵,含蓄深沉.外柔内刚.行云流水,随手掂来,看上去舒服享受.邹韬奋的字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干净利落,字如其人,洒脱不拘泥.字里透着铮铮骨感和自然简约之美 ...

  • 我的母亲——邹韬奋

    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件小事也可表示今昔时代的不同.现在的女子未出嫁的固然很"勇敢"地公开着她的名字,就是出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