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道家吐纳呼吸法,一套完整的吐纳法
道家铸基皇室养生绝学——帝王洗髓功。在道家洗髓功和佛家易筋洗髓的基础上,结合道家、佛家、医学、武学四大养生体系于一体的帝王式养生功法。包含了武学站桩、秘法吐纳、根部垂吊,筋络拍打,打坐禅定,开筋点穴等核心步骤,通过打通任督二脉,活化气血,洗涤骨髓,激活干细胞,激发身体机能的活力,使衰弱的机能再度“起死回生”,达到祛病防病,修身延命,强身健体,返老还颜的功效。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把来自呼吸吐纳之气称为宗气,其功能主要是'贯心脉而行呼吸’。同时又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髓。”由此观之,宗气当为呼吸之气与脾胃水谷之气之综合。后世医家认为“凡呼吸、语言、声音、肢体运动、筋力强弱等,皆宗气之功也。” 故又称为'胸中大气’。
人的呼吸表现为两种,一种是脏腑的一舒一缩,气体的一出一入,这是十分明显的,人人都能感觉到,是人体最大的呼吸,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另一种呼吸则是幽微的内呼吸,是由血球、血液、神经、体液和全身细胞来完成的,其每每被人们所忽略。这种先天就具有的内呼吸是人在母腹中就存在的。
气机在吐纳上,必须要遵循先天的法则,再引导后天回到先天去。练拳架,就是要把后天练到先天去。练拳架是个外形,练整体、练合一,但最深处的时候却要靠先天。比如原子弹与氢弹的爆炸原理,原子弹爆炸是一种表层的爆炸,而氢弹的爆炸为内部在极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合变反应,放出中子并释放巨大能量,是一种压缩的能量。太极拳在形上是原子弹爆炸原理,吐纳方面就如氢弹爆炸一样。
在形态上,意注足跟后面,即成大架;意注足跟前面,即成小架。这样,大架小架骤变的形态,维系在足跟后面或足跟前面两点之间,运动起来,全身通透。
秘法吐纳是中国古老的一种回春术,先将体内污浊空气全部排出,然后再把新鲜空气吸进去,这种呼吸方法称之为“吐故纳新”,也是洗髓功养生的基础。呼吸法能使人身健康,预防疾病,进而能防止衰老,达到益精回春,旺盛性功能的效果。
吐纳作为洗髓功的筑基功法,是功法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某种角度上,它比洗髓功的垂吊还要核心!
古语有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必散乱。” “气聚则生,气亡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气以生之。这就说明了“气”的重要性。
庄子云: “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真气,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中华道家吐纳,就是一种行气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自可终身受益。
吐纳就是练功者以动作姿势、呼吸方式和精神意识的调整为基本内容的养生秘术。讲究“精,气,神”结合,要求呼吸深长,膈肌上下运动起来,对内脏有一个和缓的按摩,让内脏开始活跃起来。
所谓的气沉丹田就是让气进去,推动脏腑气血运行,让脏腑在里面进行摩。这样,会感觉丹田很充实。
吐纳是静功动练,其“静”表现在练习吐纳时有调心的因素在里边,即在摆好一定练功姿势、调整呼吸方式和意守放松的基础上,排除杂念,意念归一,大脑进入一种特殊的“入静”状态,使脑细胞活动趋向有序化,大脑得到充分休整,从而增强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的协调性,提高机 体的修复和抗病能力。
吐纳为何有文火吐纳与武火吐纳的说法?
文火吐纳的呼吸方式比较柔和,以养生为主;武火吐纳的呼吸方式则比较迅猛,以练功为主。两者吐纳方式各有所长,但是我们养生机构作为道家传承者,教学学员的肯定是以养生为主的方式,两者不是不可以都学,但是学习的话,还是以一种方式持续练习为主。
所以我们主要教学的是文火吐纳,但是为了帮助有健康问题的朋友,让他们能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所以他在我们这里学习的时候,会针对他的身体情况进行教学。人贵其师,登高之博见也。学而习之,言行意如一,养和美也。
吐纳核心要领
吐纳的要点很多,但是做起来却很简单,只是需要专 业老师的正确指导。并且不耗时间,一天十几分钟就可以了。不论是我们的洗髓功,还是其 他类型的功 法,都是非常重视内气在人体的运行。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中得 到完善,功 法也是如此;今天许多现代科学已经在研究其中的道理,为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我们更应坚持体证并发扬。
1、虚灵顶劲
头部为人的一身之纲要,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翅不飞”,“尾闾中正神贯顶,浑身轻利顶头悬”。下颌微收、百会悄悄向上领起,利于真气的运转。当然,这样做是在颈部天 然放松、头天然正派的状况下完结的。百会向上领起之意既不行过分也不行不及, 意图过分易僵,不及则易懈。
2、眉心舒展
眉心,指两眉之间中点的连线处。这个当地叫做印堂穴,首要具有清脑明目,通别开窍,安 神 益 智的效果。在气功理论中,眉心归于上丹田,古语有云:上丹田,藏神之府也。”“脑为髓海,上丹田。” 眉心舒展关于尽快地进入练功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3、舌顶上腭
舌顶上颚,一是能够加强津液的滋生。津液是人身之宝、有“气是添年药,津是续命芝“之说。二是经过舌天 然微卷,轻抵上聘,即所谓的搭 “鹊桥' 能够交流任督两脉,利于气血的周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口中津液含有人体必 需的氧化酶和 激 素成份,对调整机体、增进消化、 防 ai均有益处。
4、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是要求习练者,在习练时两肩关节放松下沉,两肘关节及周围肌肉放松,以防止肩关节、肘关节及周围肌肉紧张严重。两肩放松,两肘天 然下垂,有利于运达手三阴、手三阳之气。
5、含胸拔背
练功时 胸 部放松稍内含不外挺,背脊伸直 不紧张,这样的姿势有利于任督二脉气血 的畅通。胸要自然内含,使脊背正直,身 体平稳,有助于真气的运行。
6、十趾抓地
脚趾为足三阴、足三阳经交会之处,脚 十趾抓地,可刺 激足部有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俗话说:“十指连心” 意即:十指是和内脏相通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学位。如:大趾通肝脾两经,小趾通膀胱经,第四趾通胆经,脚底心是肾经的“涌泉穴”。
在吐纳和垂吊中,下盘为站桩的动作,有意识地将双腿微屈,让五趾抓地。这个动作按照《内经》的经络学说,这些要求可以对疏 通经络,调 理脏腑机能,增强各系统的新城代谢,具有重要的健身意义。
7、提肛缩肾
“提肛缩肾”动作的要领在会阴穴。不论是什么神话传说还是修 炼什么内功,武功,丹田这个部位都尤为重要,我们把“丹田”比喻为一个气球,用来能储存气(也就是小说里的法力),“气嘴”就是“会阴穴”,启动内气流动的总开关。练习时候,我们要把会阴“微微上提”,这样内气才会服从意识的支配。
学习修 炼洗髓功的朋友都知道,有一个基本动作要求是令髋、膝两关节,保持一定的弧度,以利“会阴上提”保证内气畅 通,因为“气喜圆不喜方”;这既符合生理科学,又会在习练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弹性,整体动作更自然。
反之,如果大腿平于膝盖,让髋,膝关节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就形成了连续两个九十度折角,必然影响到内气循环经运行的速度及流畅程度。因为这会使得“会阴穴”受到周围肌肉的牵扯,会阴处肌肉紧张,“提肛缩肾”就变得困难。
并且在习练过程中适当保持髋、膝关节的弧度,以利“收会阴、通经络”,让内气循环运行畅 通,将得 到更佳的效果。
8、捶胸口肩
练功时,若用力过度,两个肩膀必然会高耸,胸廊上提,则气浮于胸,并且重 心上移,不利于身体稳定。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务必让胸廓下垂,两肩下扣。当向下扣肩时,不宜向前,向前扣久则成伛偻之姿;也不能过度的用力向下,过度用力向下则会压 迫胸廓,令人呼吸不畅。垂胸扣肩,一定要把握好度,合乎身体生理结构,要合乎自然之道。
9、气沉丹田
人的体腔中有一个横隔膜,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心脏、肺脏存于胸腔以内,肝脾胃肠位于腹腔之中。横隔膜实为肌肉组织,并向上穹窿,呈伞盖状。横隔膜收缩时,胸腔底部增深,胸腔容积增大。
此时肺脏藉自己的之弹力向下膨胀,肺的容量增大,则吸入气体增多,人体呼吸量增加。因此,氧气摄入量及碳气排出量远大于寻常,促 进 血 液 循 环,而使得脏腑得 到更多营养。
因横隔膜下降以压腹腔内脏,内脏既受压 迫则必压 迫腹壁,腰腹肌肉群相应会用力支撑,以保持内脏自然的位置。这时候内脏压力会向下面沉于小腹,小腹就是咱们的下丹田所在。
我们经常说的气沉丹田,实际上就是横隔膜收缩作用,让气注于肺底,使力达于小腹。腹内压力增加,内脏中的血液必然从腹内向外分散以返于心脏而周流于全身。这样,身体其气血循环加速,气血便会日渐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