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盏琳琅:散落在海外的中国古代玉酒具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古人尚美食美器。《汉书》中有云:“酒者,天下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百会之礼,非酒不行。”而美器则莫过于美玉,中华民族在漫长文明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玉文化,贯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历朝历代无不推崇。
当美酒与美玉相遇,古代的玉工匠人制作出了装饰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玉酒具,这些流传至今的古代玉酒具,无一不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近代中国由于种种原因,万千文物流失海外,最为严重的一次流失就是民国时期的洛阳金村大墓的盗掘。1928年夏秋之际,洛阳金村发现一处大型先秦时期墓葬,一时各地古物商贩、盗墓分子蜂拥而至,中外势力勾结,从1928年至1932年长达四年之久,在金村先后掘盗了战国时期大墓八座,出土数千件极为珍贵的古代文物。而这些珍贵文物大都被贩卖到海外,其中就包括诸多先秦时期的玉酒具珍品。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战国酒樽
现藏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战国玉酒樽,是目前所见流失海外档次最高的金村玉酒具,这件酒樽通高10.1、直径11.2厘米,重453克。玉樽由器身与器盖两部分组成,器身高7.7厘米,是一整块青白玉掏空雕琢而成,表面雕琢有相互勾连的乳钉纹,中间以一道宽突弦纹相隔成上下两部分。器身一侧有圈形把手,把手对应的一侧有一活环铺首。底部有三足。器盖隆起,上雕琢有阴线纹饰,中间有一可拆卸的活环,器盖边缘为鎏金铜边框,铸造有神兽纹,铜框上等距立有三只凤鸟。玉酒樽集玉器雕琢、青铜铸造、青铜鎏金工艺于一身,可谓是金玉结合的绝妙佳器。
哈佛大学艺术馆藏战国玉耳杯
自东周至魏晋,耳杯(即羽觞)是较为常见的高档饮酒器,战汉时期耳杯多为漆器,玉耳杯则颇为罕见。在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中收藏有一对据传出自洛阳金村大墓的战国玉耳杯,耳杯长13.5、宽9.8厘米,青玉质地,局部受沁为鸡骨白状态,耳杯为椭圆形,双耳镂空作卷云纹造型且双耳两侧各有一面对面的兽首纹,耳杯外侧为勾连云纹、云纹中间各一兽面纹,耳杯内底部为阴刻卷云纹。
佛利尔美术馆藏战国玉耳杯
美国佛利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中亦藏有据传出自金村战国墓的玉耳杯,长13.2、宽10.6厘米,青玉质地,形制与哈佛所藏相似,在耳杯内底有阴刻双凤造型,大概是为了让当时玉杯主人在举杯一饮而尽时展示于宾客。
佛利尔美术馆藏战国玉杯
佛利尔美术馆所藏另一件金村玉杯,高5.1、宽9.8、长11.3厘米,玉杯口部有一短槽流,流槽的下方阴刻有倒转的饕餮纹,与流相对的一侧腹部则微微内收,杯壁饰有勾连云纹,玉杯整体造型类似于当时流行的青铜匜,是件很少见的战国高档玉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