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奏的魅力——观“斯特柯夫斯基钢琴三重奏”感想

(2012-10-30 09:54:42)

九月十六日晚北京音乐厅国际古典系列演出季上演的英国三重奏:斯特柯夫斯基钢琴三重奏。无需浏览曲目,也会被节目单上列落出来的海顿、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普契尼、亨德尔几位大师的名字吸引,就算乐迷们和这三位演奏家素不相识,为了大师们,也为了大师们的音乐, 怎么可能做出拒绝观赏的决定呢?

但是,乐迷们怎么会不知晓斯特柯夫斯基三重奏呢?乐队三位成员——小提琴家亚历山大.斯特柯夫斯基、大提琴家利奥纳德.伊申伯瑞奇、钢琴家吴倩同是梅纽因音乐学校的校友,他们于2006年正式组建三重奏;2008年,他们参加法兰克福国际室内乐大赛,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2009年参加迈柯兰堡沃普曼音乐节,获得“瑙德迈陶室内乐”大奖,如今他们已成为国际上声名卓著的年轻组合之一。英国《独立报》评价说:“他们的演奏,使人回想起勃兹三重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本场音乐会,三位音乐家给观众们带来了最经典和最具可听性的音乐作品:海顿的《G大调第三十九钢琴三重奏:“吉普赛”》、勃拉姆斯《C大调第二号钢琴三重奏,作品87》、德沃夏克的《F小调钢琴三重奏,作品65》,以及根据著名歌剧咏叹调改编的三重奏作品。

海顿的作品,他们一共演奏了三首:行板、稍柔板一如歌的、匈牙利回旋曲:急版。海顿是音乐史上著名的“交响乐之父”,CD聆听他海顿的作品,会发现他的作品结构简单,情绪单纯,听上去就像在教堂做祈祷那般中矩中规。我是生平第一次现场观赏音乐家用三重奏演奏他的作品,我的感受是,海顿的作品,都被他们演奏得不仅保持原有的清晰透明感,还增添了鲜活透明的活泼感。

接下来,演奏勃拉姆斯的作品,一共演奏了四首:节制的快板、活泼的行板、谐虐曲:急板、终曲:欢快的快板。据说,勃拉姆斯创作的音乐作品,在定稿前都得交给他爱恋的克拉拉过目。我是否可猜测,这四首作品,当初一定是深得克拉拉赏识的,才得以流传后世,才能被今日我乐迷所喜欢。今晚三位音乐家的演奏尤为出色,他们把他们内心深处对勃拉姆斯音乐的诚挚之情传递给了观众,这是一种可以直抵心灵深处的感动。

半场休息过后,演奏德沃夏克的作品。一共四首:不太快的快板、优雅的小快板、稍柔板、终曲:欢快的快板。 乐迷们皆知,德沃夏克对音乐的创作,一方面深受古典音乐的影响, 另一方面又保持着自身对音乐旋律的敏锐感,这又使得他的作品具备了朴实可爱的特征,使用任何一种乐器都能准确表达出他的音乐之美。细听三位音乐家的演奏,会感知作品中的每个音符被他们演奏的出类拨萃,绝无拖泥带水时,心里便涌起对想沉睡在其中永不醒来的念头。

曲终两首歌剧改编的三重奏,想来一定是这场音乐会的压轴戏。 起初,我渴望在他们的演奏声中能出现伴唱的角色,但中途我就变卦了,那些被他们弹奏成曲的旋律,平缓舒适,温情脉脉,这番纯净的享受,岂是歌剧演员能给予的?而最后一曲亨得利的“让我痛哭吧!”,把我的眼眶也弄湿了,不是为亨得利,而是为三位音乐家,他们的三重奏,让我享受到一个多么美妙的夜晚。

不言而喻,三位音乐家的演技实在是棒极了。稍微具有点音乐常识的乐迷们都能看出,这场演出,斯特柯夫斯基身兼着演奏家和指挥家的职责。他对小提琴家和钢琴家发号施令,用顽皮的姿态:皱眉,撅嘴,摇头,甚至整个屁股都时不时从琴凳上跳跃起来,害的我生怕他会摔倒在地。他就是这样,控制指挥着他的同伴,又调动起了观众们高昂的热情,我们心甘情愿被他们在整个演出过程中彼此心有灵犀的演奏手法折服。

我愿起身向他们致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