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虚弱,10种常用中成药
心、肝、脾、肺、肾,五脏虚弱,10种常用中成药,辩证使用效果好,建议收藏!
1、心气虚
【常见症状】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兼精神疲倦、少气懒言、面色淡白、自汗等。另外,此证若未能及时治疗,会随着病情发展,可导致水肿、痰饮等多种病症的出现。
【常用中成药】柏子养心丸(补气养血)、黄芪生脉饮(益气滋阴)。
2、肝气虚
【常见症状】胁肋隐痛或胀痛绵绵,遇劳累则作,精神倦怠,闷闷不乐,乏力,腹胀纳呆,大便不实,面色灰滞萎黄等。此外,肝气虚时间久了,势必会形成肝阳虚,出现畏寒肢冷、意志消沉、少腹冷痛等情况。
【常用中成药】柴胡舒肝丸(舒肝理气)、黄芪建中丸(补气散寒)。
3、脾气虚
【常见症状】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浮肿等。此外,脾气虚进一步发展,可造成脱肛及内脏下垂等症;若是日久不愈,则使脾阳不振而出现脾阳虚证,多表现为畏寒肢冷、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次数增多,有未消化食物等。
【常用中成药】四君子丸(益气健脾)、补中益气丸(益气升阳)。
4、肺气虚
【常见症状】咳嗽无力,痰液清稀,声音低怯,面色淡白,神情疲惫,肢体倦怠,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等症状。多由久病咳喘、年老体弱、积劳内伤等因素引发,且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多种变证,甚至引发虚劳病等。
【常用中成药】人参保肺丸(益气补肺)、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
5、肾气虚
【常见症状】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晃白,滑精、早谢,尿后滴沥不尽,小便次数多而清长,腰膝酸软无力,听力减退,四肢不温,女子带下清稀量多等。若是肾气虚日久,可气虚及阳,初选肾阳虚衰的表现。同时因气不化精,或气不固精,进一步发展也可导致肾精亏虚等症状。
【常用中成药】七味都气丸(补肾纳气)、复方启龙片(固精益气)。
本内容仅为用药科普常识,不能作为自行用药参考,用药前需辩证,不建议自己盲目试药,体质不同,用药也大不相同,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生了病还不忌口~10种常见病的忌口禁忌~快快收藏拿走!
1、痛风不能喝酒,特别是啤酒。减少动物内脏、猪肉、牛肉、羊肉、贝类、凤尾鱼、沙丁鱼、金枪鱼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不能进食烟熏肉类,避免高盐、高脂肪饮食。食盐摄入每日不应超过6g,脂肪摄入每日不应超过30g。建议食用植物油。
2、肥胖病不能吃热量很高的食物,比如说肯德基、麦当劳炸鸡类的食物、奶茶、碳酸饮料、高糖、高脂的食物,戒烟戒酒
3、高血压不能吃蛋黄,动物内脏,不要摄入过多盐,每日控制在6克以下。不喝白酒辣椒浓茶咖啡~
4、糖尿病不能食用高升糖类的食物,例如红枣红果,干枣,蜜枣,柿饼等干果食品,含糖量高的新鲜水果,少吃或不吃。
5、高血脂—不能食动物内脏、鱼籽等胆固醇高的食物,少吃肥肉、奶油、腰果、花生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限制蛋糕、甜点等糖分高的食物,戒酒。
6、神经衰弱饮食上一定要清淡,不要吃巧克力、奶酪,不能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生姜、大蒜、辣椒等食物尽量不要吃。患者也不能吃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喝酒,也不能喝浓茶、不能喝咖啡。
7、心脏病不能吃太多的盐,每天不超过6克。不能吃牛肉、羊肉、肥肉或者动物的内脏及海鲜。不能暴饮暴食、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同时合理的进行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同时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8、支气管炎的患者饮食要清淡,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太过油腻的食物。不能抽烟喝酒,不要喝浓茶和咖啡,以免刺激到气道而导致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
9、慢性胃炎不能吃生冷或寒凉的食物,太甜和油腻的食物,不能酒或喝浓茶。在治疗时不能吃芹菜和韭菜之类的食物。葱、姜、蒜之类的食物也要避免。
10、风湿性关节炎不能吃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不能喝酒、咖啡饮料等,这类食物饮料会加重关节局部的循环负担,进一步的刺激滑膜增生,引发关节腔积液,加重炎症反应程度,引发循环障碍等病变。
口疮类:
心脾两虚---导赤丹/牛黄清胃丸/锡类散/冰硼散
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三才封髓丹
小儿脾胃积热---小儿消热散
心火上炎---导赤丸
虚火上浮---六味地黄丸
五迟:
心血不足---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五软:
气虚血弱---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内伤发热:
气虚发热---补中益气丸/黄芪膏/***参膏
血虚发热---当归补血丸/人参归脾丸
肝郁发热---加味逍遥丸
瘀血发热---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口服液
牙痛:
胃火牙痛---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火凉膈散/止痛冰硼散/白清胃散
虚火牙痛---滋阴甘露丸/知柏地黄丸
中风:
气虚血瘀,经脉阻滞---补阳还五冲剂/偏瘫复元丸/消栓再造丸/乐脉颗粒剂/中风回春丸/脑得生丸
心悸:
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枕中丹
水肿:
脾阳不振---五苓散/参苓白术丸/胃苓丸
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
水痘:
毒热炽盛---绿雪/普济回春丹
目赤肿痛:
肝经风热---明目上清丸/明目蒺藜丸/开光复明丸
目涩:
肝肾亏虚---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石斛明目丸/琥珀还睛丸
目痒:
肝肾阴虚---桑麻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
失眠:
心脾两虚---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
阴虚---天王补心丹/神经衰弱丸/安神补心胶囊/朱砂安神丸
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人参琥珀丸
耳鸣耳聋:
肾精亏虚---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
脾胃虚弱---益气聪明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瘀阻---血府逐瘀口服液
厌食:
脾胃气虚---参苓白术丸
汗证:
肺气不固---玉屏风颗粒
阴虚火旺---当归六黄散
头痛:
风热上扰---芎菊上清丸/清眩丸(片)
肝阳上亢--- 降压片/脑立清
痰浊阻遏---半夏天麻丸
瘀血阻滞---天府逐瘀口服液/正天丸
咳嗽:
风热咳嗽---桑菊感冒片/羚羊清肺丸
燥热咳嗽---秋梨膏/二冬膏/川贝枇杷膏
痰湿犯肺---二陈丸/橘红丸
肝火犯肺---黛蛤散/清气化痰丸
肺虚咳嗽---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养阴清肺胶囊
肺火咳嗽---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膏)/除痰止嗽丸/清气化痰丸
(小儿)风寒咳嗽---解肌宁嗽丸/儿童清肺丸
风热咳嗽---桑菊感冒片/解肌清肺丸
痰热咳嗽---清金理嗽丸
眩晕:
肾精不足--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亏虚--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半夏天麻丸
瘀血停留--血府逐瘀口服液/正天丸
烧伤:
粉刺:
湿热蕴结--归参丸/二妙丸/茵陈五苓丸
脾虚湿蕴--参苓白术丸
痔疮:
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
感冒: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柴黄片/抗胶囊
气虚感冒--参苏理肺丸/玉屏风颗粒
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祛暑丸
感冒(儿):
风热感冒--小儿感冒清热冲剂/妙灵丹
暑邪感冒--香苏正胃丸
感冒夹湿--至宝锭/小儿百寿丹
感冒夹惊--牛黄镇惊丸/琥珀抱龙丸
食积:
食积停滞--保和丸/大山楂丸
脾虚夹积--小儿健脾丸/小儿香橘丹
鼻衄:
胃热炽盛--清胃黄连丸/小儿消热散
肝火上逆--当归龙荟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脾不统血--人参归脾丸
痛经:
寒湿凝滞--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
气血虚弱--宁坤养血丸/妇宝金丸/八珍益母丸
肝肾不足--当归调经丸
月经先后不定期:
肾气虚弱---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月经先期:
肾气不固---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肝经郁热---加味逍遥丸
阴虚内热---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固经丸
月经后期:
阳虚内寒---艾附暖宫丸/女金丹
血虚失盈---八珍益母丸/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
气滞血瘀---舒肝保坤丸/七制香附丸
月经过少:
肾虚精亏---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血瘀---益母草膏/少腹逐瘀丸
月经过多:
血热---加味逍遥丸/荷叶丸
不孕症:
气血不足---八宝坤顺丸/乌鸡白风丸/安坤赞育丸/定坤丹/
肝气郁滞---妇科得生丹/七制香附丸/
寒凝血瘀---少腹逐瘀丸/十二温经丸
痰湿壅滞---二陈丸/越鞠丸
久病虚劳,脏腑功能衰竭,中医该怎么调补以延长寿命?
久病骨瘦如柴的人
虚劳'是中医学对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呈现的虚损、劳羸的总称,它是一种脏腑极度亏损,元气虚弱,体质羸瘦的慢性病。是涉及脏腑的比较复杂、严重的虚证,可由其他病证发展而成。某一病证发展到机体的阴阳、气血功能严重衰退,精血极度耗损,五脏严重失调即成'虚劳'病。可见多个脏腑气血阴阳虚损,呈慢性、难复性、进行性的演变过程。
虚劳多因禀赋薄弱,或烦劳过度,损及五脏,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所致。以上各种病因,或是因虚致病,因病成劳,或是以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常是多种疾病误治失治和病后失于调理的转归,原发性者很少。其病理性质,主要为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损部位,主要在于五脏,但以脾、肾为主要环节。
虚劳的基本治疗原则为补益五脏气血阴阳。在进行补益的同时,一是必须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二是要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用方药,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此外,由于脾为后之本,肾为先之本,故应十分重视调整脾肾。具体辩证论治如下:
1.气阴耗伤:面色白,气短难续,体倦乏力,两颧潮红,五心烦热,语声低怯,形体虚羸,自汗或盗汗,或见咳嗽咯血,血色淡红,舌质嫩红,有齿痕,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补虚扶正。
常用方:黄芪鳖甲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
生脉注射液:每次1支,每日3次。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上述证候者。
2.肺肾气虚:呼吸浅短难续,呼多吸少,动则尤甚,腰膝酸软,小便不利或小便自遗,面白神疲,声低气怯,畏风自汗,易于感冒。或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冷汗淋漓,肢冷唇青,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或浮大无根。
治法:补肺益肾,培元纳气。
常用方:人参蛤蚧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
参芪膏:每次15g,每日3次。补脾益肺。治疗脾肺气虚、动辄喘乏、四肢无力、食少纳呆、大便溏泄。
人参蛤蚧散:每次9g,每日3次。益气清肺,止咳定喘。
金匮肾气丸:每次9g,每日3次。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3.心脾气血两虚:心悸怔忡,彻夜难寐,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肌肤紫斑,齿衄、鼻衄,头晕健忘,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女子经少色淡或淋漓不断,舌质淡嫩,脉细弱。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常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
归脾丸:浓缩丸,每次8~10丸,每日3次。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用于心脾两虚,心悸气短,失眠多梦。
益气养血口服液:每次15~20ml,每日3次。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气短,面色不华,体虚乏力。
4.肝肾阴虚:爪甲失荣,筋惕肉晌,胁痛隐隐,眼花目涩,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颧红烦热,咽干口燥,耳鸣健忘,盗汗失眠,男子遗精,女子经少,下肢酸软无力,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尽脱,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沉细而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清热。
常用方:六味地黄丸合补肝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
二至丸:每次9g,每日3次。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杞菊地黄丸:每次9g,每日3次。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5.脾肾阳虚:畏寒肢厥,腰膝酸冷或脘腹冷痛,五更泄泻,下利清谷,面浮肢肿,面色白,形神衰惫,饮食少进,小便不利,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或舌质紫暗,脉细弱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化饮利水。
常用方:附子理中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
四神丸:每服9g,每日3次。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
6.心肾阳虚:心悸怔忡,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畏寒肢冷,甚至唇甲青紫,神倦无力,小便不利,舌质黯淡或青紫,苔白滑,脉沉微细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肾,益气温阳。
常用方:拯阳理劳汤合右归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
心宝丸:每服10粒,每日3次。温补心肾,益气助阳,活血通脉。
金匮肾气丸:每服9g,每日3次。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7.肾阴阳两虚:腰膝酸软或冷痛,耳鸣发枯,颧红盗汗或形寒肢冷,头晕目眩,午后潮热,小便频数,浑浊如膏,或饮一溲一,男子梦精或滑精、阳痿,女子精少闭经,舌光红少津,或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脉微细而数,或虚大。
治法:滋阴补阳,培元固本。
常用方:偏阳虚者右归丸加减;偏阴虚者左归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
金匮肾气丸:每服9g,每日3次。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六味地黄丸:每服9g,每日3次。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知柏地黄丸:每服9g,每日3次。滋阴清热。用于潮热盗汗,耳鸣遗精,口干咽燥。
8.肾精亏虚:形体羸瘦,精神呆钝,发落齿摇,壮年男子精少不育,育龄女子经闭不孕,头晕目眩,健忘恍惚,耳鸣耳聋,足痿无力,面色白,舌萎,脉细弱。
治法:补肾填精,滋阴充髓。
常用方:左归丸合四物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
养血生发胶囊:每服4粒,每日3次。养血补。肾,祛风生发。用于斑秃,全秃,脂溢性脱发,头皮发痒,头屑多,油脂多与病后、产后脱发。
现代医学中的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各种疾病所表现的'恶病质',以及各种疾病所引起的内脏功能紊乱、衰竭等很相似。如心、肺、肾衰竭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各种内分泌功能紊乱,各种严重贫血,晚期肿瘤,晚期结核,以及各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表现的严重的、复杂的证候群,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