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辈的烘焙连锁企业中,宜芝多其实头脑算是很活络的,也很愿意尝试更新鲜、更多元的新方向。“消费者的习惯一直在变,企业要有计划、想法、资金和概念才能生存下去。”在2016年,蔡秉融曾这样说过。那些年的宜芝多做过很多尝试,调整了商标和品牌形象,还开过纯面包店、社区店、巧克力店、蛋糕店,出过许多创意周边,追求的就是特色化和个性化。但不得不说,除了疫情的原因,宜芝多仍然没法完全跟上日益变化的大众消费习惯,它也并不是个例。这些年,其实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老牌面包房和西点店,好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退出了大家的视线。克莉丝汀饼屋、香特莉西饼、可颂坊、85度C……这些曾经每天在路上都能的名字,都纷纷告别了我们生活的街道,有些销声匿迹了,有些则是越开越少、越开越远。去年8月,新华路上最后一家马哥孛罗停业。在外滩君的印象中,这家位于梧桐树荫下的面包店,正是那个年代的小资情调。它的离去着实让我久难释怀。到底是什么占据了这些老牌面包店的位置?其实很难一言以蔽之。这些老牌面包店的供货模式,其实大多还是工厂生产,依靠冷链物流统一配送门店上架。相比之下,更新潮的面包房往往都更倾向于现烤现卖,许多店铺都敢于用全透明方式制作面包,让顾客看到全过程。从视觉、嗅觉上感受到的新鲜程度,自然更能刺激购买。同时,对于年轻人而言,我们的选择实在太多了。奶茶店、咖啡店早就成了主流的休闲场景,这些店里也有面包和蛋糕,他们往往也更善于营销,打造网红品牌和社交概念。相比之下,宜芝多这样的老派面包店,就没那么吸引人了。蔡秉融说,如果能熬过这次危机,宜芝多也必须转型,“保留一部分现烤面包店,开放员工加盟、开拓线上渠道,转型成蛋糕+咖啡的精品店。”这只戴着厨师帽的“小蜜蜂”,是否还能有这样的新机会呢?祝陪伴了上海人民20多年的宜芝多好运。文、编辑/Cardi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