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 古代灵璧石术语“卧沙”猜想
本推送内所涉及图片及文字归一石文化或相关版权人享有
未经一石文化允许不得进行商业使用
运维/摄影/美编
墨诺文化
图 / 一石文化
文 / 灵璧一石
古代灵璧石术语“卧沙”猜想
术语,指的是某个领域中的专门用语。灵璧石欣赏也有自己的术语,如“撑心”“坡脚”“环抱”等等,这些术语好像汉语中的成语,有着特定的含义,方便行内人员的交流,如果要跻身灵璧石这个行业,也必须要了解这些术语,方能和同行持有“共同语言”。
现在灵璧石界使用的术语大多是本轮开采期间石友创造的并且约定俗成的,一般有人可询,有案可稽。灵璧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典籍中也曾出现了一些术语,但有些因为时代隔膜,令我们现代人莫名其妙。近来,有位石友就从古代典籍中挖掘出“弹子窝”“拽脚”“云头雨脚”“卧沙”等术语,并予以深刻的剖析,确实让广大灵璧石爱好者受益匪浅。但此文也实事求是地表明,对“卧沙”一词难以脑补,无法推断这个术语的含义。笔者根据自己浅薄的认识,在此猜想一下“卧沙”的含义,以和方家商榷。
原文提供的关于“卧沙”一词的例句如下:
1、“有雪白灵璧石,高数尺,卧沙水道悉具,而声尤清越,希世之宝也”。——南宋·周密《癸辛杂识》
2、“按谱有形如蟠螭、如菡萏、如卧牛者,又有卧沙不起峰者,甚尽天划神镂之巧者。”——明·王守谦《灵璧石考》
3、“按图绝似小岱岳,背腹浑厚无峰棱。胡桃纹深卧沙远,中函圭窦通空灵。”——清·曹寅《砚山歌》
作者发现:1、“卧沙”一词,使用频率较高,从宋至清的赏石文献中都曾使用过这个词。2、这个词语只与灵璧石相关。3、常与“水道”“峰峦”并置,可能是对某种外形的概括。对于这些说法,笔者也颇为赞同,但“卧沙”究竟是什么呢?
赏玩山形石有颇多的讲究,这不仅体现在山形石的宏观上,还体现在山形石的微观上。宏观上,山形石讲究要有山之轮廓、山之走势、山之向背;微观上,讲究山之沟谷、云台、池瀑、坡脚等山之细节要搭配协调。也就是说,宏观要素要使山可以称之为山,微观要素要使山可以为美,有韵,成趣,所以“卧沙”一定是山形石宏观和微观的要素之一。
“是话有音,是草有根。”汉语词汇的诸多义项虽然不同,但一般都是由词语的本义通过引申或者比喻的方法而形成的,从这个道理上说,“卧沙”的意思一定和“卧在沙中”这个本义有一定的关联。这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今天尚在流行的一种山形石的赏玩方法,这就是山形石沙盆置景,这种方法在代表当今赏石最高水平的日本赏石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灵璧石往往也采用这种方法来寻求山形石的最佳欣赏效果或者临时放置进行售卖。这种方法是将河沙、石英砂或者贝壳粉放在尺寸合适的盆中,然后将石头埋于沙内,使石头的最佳部分出露于沙面之上(这个步骤取决于一个人的审美水平),然后将沙面抹平,还可以将沙面空白处置放小舟之类的配饰物,造成烟波浩渺海面之上仙山漂浮的感觉。有人甚至将这种置景上升为一种类似于茶道的修心活动。
现在灵璧石界普遍认为这种以沙盆代替木座的方法不是很庄重,所以大多还是配木座欣赏。虽然是配木座,但配座时多少还是借鉴了沙盆置景的方法——将山形石木座深挖或包边,以达到底平的视觉效果,更有甚者,把木座做成水盆式,将山形石植于木座黄金分割点处,留出大片的空白,形成“卧沙”的效果。笔者曾有一段时间喜欢给石头切底,切底就是将垃圾石上可以欣赏的部分截取下来,变废为宝,这显然是“卧沙”不成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但目的还是取得“卧沙”的效果。
据说赏石来源于山石盆景,盆景用石可以切割自然石,甚至可以人造,因为盆内底部是平的,所以这些石头无一例外地都必须要创造出底平的效果,四根扎地,才能和盆底切合。不仅如此,制作山石盆景时,还要在主体山峰正侧面远远近近的地方配上一些大大小小的岛屿,来体现山脚的细节之美,或者和主体山峰相呼应,这应该就是“卧沙”的效果。
另外,我们现在还会把某些海底生物为了躲避天敌卧于沙中的行为称为卧沙,尤其是甲壳类生物,卧沙以后往往会在沙面上凸露出浑圆饱满的甲壳,恰如灵璧石中的“禅山”。
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古代灵璧石术语“卧沙”指的是单独成景的岛形山的山脚,或者指的是主体山峰附近的岛形峰,是山形石坡脚类型的一种。这种造型和山形石的山谷、脊线、峰头、向背一样,是山形石的审美要素之一。它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石头整体要底平如切;2、四根扎地,边线不瓦不翘;3、坡脚不舒缓(舒缓的坡脚叫“拽脚”),相对陡峭;4、山头浑圆饱满,没有明显的尖峰。
以上只是笔者的猜想,可能有臆断的成分,请方家抛砖。继往才能开来,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真诚希望灵璧石人能汲取古典赏石的营养,站在古人的肩膀上,眺望灵璧辉煌的未来。
石 · 永恒无限之美
感谢关注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