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随笔丨汪志广:做好副校长的三个关键词——助手·参谋·顾问
副校长对自己主管的工作要勤思考,多调研,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有独当一面的专长。在此基础上,为校长决策提建议,出主意,想办法,当好参谋。
副校长在完成分管工作的过程中,有责任积极对事关学校全局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给校长做决策时参考。对自己主管的工作领域,要多了解基层动态,了解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和指导意见,围绕师生员工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研判,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工作主张,提高参与决策时献计献策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实用性。切不可无所用心,消极卸责,被动观望。如果副校长不敢担当,不负责任,无所作为,校长会感觉助手无能,副校长不堪重用。同时,其他干部老师也会瞧不起,认为你当领导不够格,工作无方。
校长的岗位职责和特点,要求校长惯于从发展战略和学校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进行决策和指导。副校长如果想要提升自己所提意见和建议的有效性,就需自觉养成遇事从全局思考的习惯,养成识大体、顾全局的优良品格。副校长胸怀全局,增强发挥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观念,才能更好地开展局部的工作、个人的工作。当自己分管的工作与学校全局工作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懂得大局为重,局部服从整体,为了学校整体利益而放弃局部利益,甚至牺牲局部利益。
在与校长有不同看法或出现矛盾的时候,副校长要善于换位思考,不能夸大自己的作用,注意说话的场合、时间、方式。不做情绪化争论,切忌斗气,也不怄气。公开场合,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秉持副职的本分,不喧宾夺主,不“抢镜头”。副校长提出“建设性”意见,也要讲究方法策略,礼让校长,以示尊敬。
副校长要努力成为自己分管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校长的宏观决策当好顾问。副校长向校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体现高质量,要具有专家水平,还要体现一种分寸感。可以出主意,但不能替校长做决定。有所不为有所为。有人讲,校长适宜为杂家,副校长适宜为专家。相对于校长的全面负责,工作内容包罗万象,副校长的工作则更为明确具体,更加有利于聚焦专注,更容易实现专业发展。副校长要对分管工作中的业务问题深入钻研,熟练掌握,从而成为学术上的带头人、管理上的把关人和难题上的破解人。简单来说,德育校长要成为德育管理专家,教学校长要成为教学管理专家,行政校长要成为行政管理专家。
围绕校长提出的各项办学育人重大任务,副校长要充分发挥“术业有专攻”的个人优势,结合分管工作的特点,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提交有分量、有见解的论文或报告。必要时,副校长要组织跨部门、多学科、宽领域的人才,开展重要工作项目的立项论证、过程监控和成效评审工作,为校长的决策和学校高品质发展服务,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决策咨询产品。
副校长要参与做好学校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专业性论证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中小学及其组成部门必须增强法治意识,以法治思维和专业方式开展工作。作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但凡学校重大决策出台、规范性文件起草和重大项目实施,在发布规范性文件之前,副校长都应对自己分管领域规范性文件的起草,从法律和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看看有没有与法律冲突的地方,有没有与教育法规特别是当前教育政策相违背的地方,行文用语是否规范严谨恰当。避免学校文件违法或者有专业上的瑕疵,贻笑大方,造成负面的舆论影响。
副校长的顾问作用发挥是立体的,既上为校长服务,也下为教职工服务。当好分管工作领域教育法律政策的“信息员”,学校管理制度的“讲解员”。副校长平时要注重收集整理分管工作领域的各类动态信息,如遇上级的政策调整则要第一时间上报校长,确保影响“依法办学,规范管理”的各类不稳定因素能够发现及时、分析到位,为校长及时掌控工作动态、化解重大矛盾、创新学校管理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因为学校内总有一些老师或多或少存在思想观念守旧、教学改革意识淡薄、接受新观念、新技术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副校长还需要发挥自身政治站位高、业务素质好、全局观念强的优势,及时为干部教师提供管理咨询,为下属释法解疑。乐于授人以渔,传授管理经验,帮助下属部门建设精干的工作团队,理清业务工作发展思路,办好校园内外教书育人实事,树立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必要时,通过教育政策法规的宣教和执行,以强化管理和监督检查等方式或手段,引导下属部门教职工正确认识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尤其是要帮助改变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工作的错误或片面认识。
对于副校长来说,除了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应有一个重要的意识,就是要在领导工作实践中学习如何当领导,虚心学习校长和其他副校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力求少走弯路,避免走错路,不断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