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

简介

千渭之会区域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试点建设,东至凤凰大桥以东2千米,北起王家崖水库,南到滨河路,东西长约7千米,南北长约17千米,总面积1864公顷,2017年8月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正式跻身国家湿地公园行列。公园将以恢复重建自然湿地为主,形成湖面、河流、滩涂、沼泽多形态湿地,同时也将周秦自然苑囿文化、建筑文化、河运文化、农耕文化融于一体;此外,通过各种节水措施,公园也将向游客展示水体净化过程,营造节水型新型湿地公园;而堤坝的建造也将不再使用硬质渠化形式,坡面采用自然草坡,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

概况

(一)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功能情况

陕西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属于河流、库塘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独特性

生态区位独特,公园地处城市发展中心地带。属暖温带阔叶植被类型区。大部分河道保持着原始状态,植被茂盛,立地条件异质性较高,形成了空间结构复杂,植被组成丰富的库塘湿地和河流湿地生态系统。

2、典型性

公园保育区为豆雁迁徙越冬重要通道。大雁学名豆雁,全国目前仅有3万多只,是一种冬候鸟,每年10月底左右,有近万只来到宝鸡王家崖水库周边越冬,2月底以后则会飞往西伯利亚进行繁殖。园内以挺水植物为主。在河滩低水位和浅水区常见芦苇、荻、香蒲等挺水植物和槐叶萍等浮水植物及茨藻等沉水植物;靠近堤防地带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基本形成了乔灌草的复合群落,常见杨树、柳树等乡土树种。在滩涂湿地,广泛生长着水蓼、水芹、慈姑、灯心草等湿地植物。主要的植物群落有芦苇群落和香蒲群落。湿地的生境、生物群落、水鸟、居民与水的紧密联系是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典范。

3、代表性

湿地功能具有示范性、代表性,距离城市中心仅有3.5公里。湿地公园以河流湿地、库塘湿地为主,构成了近郊的城市湿地系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陕西不多见的湿地类型之一。湿地形态自然,植被景观秀丽、观赏性强。

4、多样性

主要分为陆生植被、水陆过渡植被和水生植被。陆生植被为乔-灌-草植物群落;水陆过渡植被以挺水植物为主,伴生有少量沉水、浮水植物;水生植被包括漂浮植物群落和沉水植物群落。

5、生态功能

通过多年来开展生态工程和保护工作,公园内自然湿地、人工湿地及周边农业生态系统形成了有机整体,其生态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功能。通过保护和建设,湿地公园逐步形成了二级水源涵养和净化体系,第一级为以乡土树种杨树、柳树为主,乔、灌、草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环公园防护林带;第二级为水域、滩涂、孤岛等原生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通过补植补造、自然封育、人工管护等措施,实现了公园湿地植物的全覆盖,达到涵养水源,净化污水的目的。

——生物多样性功能。通过自然封育和人工栽植,湿生、水生植物面积增加了100公顷。良好的水质和茂盛的植物为动物带来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这里已成为我国候鸟迁徙的中转、越冬和繁殖地之一。

(二)湿地生物物种多样性情况

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水禽生存栖息的重要场所,已形成湿地动植物物种的丰富多样性。

1、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公园分布有64科184属225种。草本植物以芦苇、香蒲、蒿类、蓼科植物、白茅等最为多见,水域植被中浮水型和沉水型植物以浮萍、狸藻、茨藻等多见。公园沿线分布的乔木以杨树、柳树、泡桐、臭椿、榆树、国槐、皂角、楸树、枳椇等较多,天然次生的树种有构树、桑树、山桃、山杏等,天然灌木有酸枣、胡枝子、杠柳、卫矛等。

2、动物物种的多样性

公园有脊椎动物5纲29目60科208种,占陕西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27.7%。

——按保护类别分。①鸟类:有16目38科123种,占陕西省鸟类总种数的26.4%,其中水禽47种,占陕西省水禽总种数的49.5%。②鱼类:有4目6科44种,占陕西省鱼类总种数的32.6%。③两栖爬行类:有4目7科17种,占陕西省两栖动物爬行类总种数的21.5%。④哺乳类:有5目9科24种,占陕西省哺乳类动物总种数的14.4%。

——按保护等级分。属于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黑鹳,属于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0种,如大天鹅、灰鹤、鸢、红隼等;属于陕西省重点保护的动物19种,如苍鹭、大白鹭、豆雁、斑头雁、绿头鸭、赤麻鸭、彩鹬等。这些野生脊椎动物及其区系成分体现了古北界与东洋界的交汇和过度地带的显著特点。

3、特别物种

从2015年以来,每年都能在王家崖水库发现越冬迁徙的豆雁近万只,特别是2015年4月在王家崖水库首次发现朱鹮踪迹,同时发现水雉、草鹭等鸟类的身影。

(三)湿地保育区环境情况

保育区位于王家崖水库,面积1094.5公顷,占公园总面积58.7%,以水域为主。保育区维持自然状态,湿地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没有人类活动干扰,区内植被茂盛,鸟类翔集,生物多样性状况良好,为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湿地水禽提供了最佳栖息地。

(0)

相关推荐

  • 全球超过40%的物种都依赖它繁衍生息,一文解锁“地球之肾”——湿地

    撰文:雷茵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崔丽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生物多样性是天空翱翔的飞鸟.是海底悠游的鱼群.是树叶间昆虫的密语.是雄奇的动物迁徙.也 ...

  • 这也太漂亮了吧!温州发现世界级濒危物种寿带鸟,浙江天上奇异“小伙伴”越来越多……

    长尾巴.体态美丽,在天上飞过-- 飞翔时宛如长袖善舞,人们叫它"林中仙子". 浙江温州市苍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近日,鸟类检测(监测)人员在苍南生态公园内发现寿带鸟. ...

  • 如何恢复森林?– 从嘉道理农场的森林恢复样地说起

    张金龙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植物保育部) 2/12/2021 1 华南地区的原始森林 2 森林破坏的一般模式 3 香港森林的分布与特点 4 森林破坏之后并自然恢复一段时间后的特征 5 森林能自己恢复吗 ...

  • 长期刈割对草原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长期刈割对草原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刈割是人类干扰和利用草地的方式之一,通过移除植物的地上部分而影响植物生长繁殖,对群落物种多样性.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 ...

  • 初中生物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一个地区的生态多样化程度.它区别于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指的是物种的种类而不是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多样性涵盖的是在生物圈之内现存的各种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 ...

  • 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进展评述

    本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4期专题"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 米湘成1  冯刚2  张健3  胡义波4  朱丽1  马克平1,5* 1  中国科学院植物 ...

  • ​陕西秦岭林区又新增一处国家湿地公园

    陕西汉中葱滩国家湿地公园近日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秦岭林区又新增一处国家湿地公园. 陕西汉中葱滩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汉中市勉县,总面积710.8公顷,湿地面积243.9公顷,湿地率34.3% , 森林覆盖 ...

  • 袁宏凡‖诗歌:沉湖国家湿地公园(外一首)

    沉湖国家湿地公园(外一首) 文/袁宏凡 烟雨锁湿地, 鸟栖人无踪. 芳草映碧水, 绿洲镶嵌中. 风吹杨柳动, 远隐显红楼. 天水一色秀, 沉鱼落雁美. 消泗行 西去车撵消泗行, 油菜花海过迁境. 沟河 ...

  • 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距离省会城市西宁144公里. 印象中的大西北是无垠的戈壁滩,寸草不生. 而这里黄河水清澈见底,绿树枝繁叶茂. 水面倒影婆娑. 小桥流水似江南.

  • 娜若 国家湿地公园

    萨普冰川冰湖和毗邻的娜若沟双色湖冰湖河源区,不只有美丽神秘的冰川冰湖景色,更是西藏自治区首个以保护湿地和冰川为主的娜若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 当我们深入到萨普冰川冰湖和毗邻的娜若沟双色湖冰湖河源区时,冰 ...

  • 话说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山西孝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西省吕梁.孝义市,总面积599.0公顷. 孝河湿地之胜,独在于水.水是湿地的灵魂.浩淼的水面,优美的景观,清新的空气,河湖水系相连,纵横交错,园内65%以上的面积是湖泊.池塘 ...

  • 藏在高原深闺处的“雅尼国家湿地公园”

    当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在此相遇, 便幻化出了一幅壮阔而秀美的画卷! 雅尼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雅江与尼洋河交汇处, 跨越林芝.米林两县,近7000公顷.水面海拔2920米. 从这里开始,拉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 ...

  • 组图|提质改造中,洋湖国家湿地公园有望7月底全新亮相

    组图|提质改造中,洋湖国家湿地公园有望7月底全新亮相 稿源:掌上长沙 2021-04-16 12:26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贺文兵 )今日,记者在洋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提质改造现场 ...

  • 王世本:仙桃市沙湖国家湿地公园即景(古风)

    早安心语 佳作欣赏 作者/王世本(湖北仙桃) 主编/仝仲堡 ⿻仙桃市沙湖国家湿地公园即景(古风) (1) 一湖春水碧天涯, 野堤亸柳荠菜花. 牧童芳丛捉蛱蝶, 村姑岸边钓鱼虾. 野雉争宠青蒿里, 苍鹭 ...

  • 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

    摄影:银狐(网名)先生 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和沙沟镇境内,距离兴化市中心直线距离约17.5公里,总面积1304.8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268.56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