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弘绪:七年窃走千年传承,在欧洲公开配方,把中国变成倾销地

陶瓷,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载体之一。欧洲人第一次见到中国瓷器时,还以为是贝壳制成的工艺品呢,又白又亮,光泽圆润,比木器和铁器不知漂亮了多少倍。中国瓷器简直是为贵族量身定做的高档奢侈品。

中世纪的欧洲人对瓷器充满着迷恋,封建领主可以为了一套精美瓷器,而最强悍的战士送给别人。各国的上流社会都以收藏中国瓷器为荣,谁家宫廷里如果没有装饰够分量的中国瓷器,绝对会被人看不起。

既然如此,中国瓷器自然能在欧洲卖出个好价格,大笔的金子银子哗啦啦地流进阿拉伯人的腰包。为什么不是中国人的腰包呢?因为早期贩到欧洲的瓷器,都是阿拉伯人先用海船运出中国,在西亚转走陆路,等到欧洲时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后来,奥斯曼帝国大幅度提高中国瓷器的价格,害得欧洲贵族都无力消费,于是才有了大航海的开辟。最早远航来到中国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最热衷的商品就是瓷器,一倒手就是几倍的利润。

欧洲人也不是没有想过仿制中国瓷器,但没有原料配方和烧制工艺,光靠自己摸索,没有一个人取得过成功。通过一些渠道,欧洲人慢慢摸到了一点门道,开始烧制出合格的瓷器,只是质量比中国瓷器还差很远。

像相对水平较高的荷兰人,在16世纪烧制的瓷器,硬度和光洁度还行,但表面有气泡,釉面也不均匀。而还有一些国家的瓷器偏软,实用性更差,根本不具备取代中国瓷器的能力。

随着传教士殷弘绪的出现,这个局面被忽然打破,欧洲人终于掌握了中国瓷器的技术奥秘,不仅欧洲瓷器水平迅速赶上来,还进一步实现了超越,将中国瓷器挤出了欧洲市场。

殷弘绪是法国人,1689年来到中国传教。康熙皇帝对西方的科技很有兴趣,允许更多的欧洲传教士来华,殷弘绪就是趁着这个机会从欧洲奔赴广州的。

殷弘绪学会中文后,在江西传了几年教,结识了江西巡抚郎廷极,并通过郎廷极向康熙皇帝请求在景德镇传教。据说,殷弘绪用葡萄酒贿赂了郎廷极和康熙,从而获得了准许。

瓷器是清朝外贸的主要产品,每年都带来大量的白银收入,清朝自然知道瓷器技术不应该外传。但康熙和官员们认为,烧制瓷器的技术那么复杂,一个传教士又弄能懂多少呢?

可他们都想错了,殷弘绪不但有足够的耐心,还擅长迂回进攻。他前后在景德镇住了七年,发展了不少教众,其中有一些正是烧制瓷器的工匠。

殷弘绪在1712年开始深入景德镇传教的同时,搞清了瓷器的原料是高岭土,并把样品寄回欧洲。高岭土在欧洲也有广泛分布,对照中国样品,欧洲人很快解决了高质量原料的问题。

殷弘绪又通过这些信教的工匠,把各种釉面的配方和烧制工艺详细记录下来,公开发表在欧洲刊物上,使中国瓷器的技术奥秘彻底公开。欧洲各瓷器生产商如获至宝,按照中国瓷器工艺进行技术改良,然后结合各自的特点,发展出更先进的瓷器生产技术。

尤其是英国人将机器用于瓷器生产后,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还发明了精美的骨瓷,一举取代了中国瓷器在高端市场上的地位。清朝的瓷器出口从此一落千丈,再也不能带来大笔的白银收入。

殷弘绪的行为无疑属于工业间谍,使中国瓷器技术流入了欧洲。但中国瓷器出口的衰落完全怪罪于殷弘绪,也是不对的。从殷弘绪偷到瓷器技术,至中国瓷品出口没落,中间至少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欧洲瓷器不仅达到中国瓷器的质量,还实现了超越。

反观中国,上千年来的瓷器工艺改进颇为有限,即使有些许发展,也大多局限在少数发明的工匠之中,很难得到大规模推广,再遇上战乱什么的,很容易失传。

专为宫廷和上流社会服务的五大名窑,虽然在美观度等方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却不如骨瓷等欧洲瓷器那样,更能让全世界接受。何况这些名窑的工艺也没有完全传承下来,到今天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而不是能够为国家创造大量财富的商品。

瓷器是中国的象征之一,但欧洲人通过技术创新,在国际竞争中打败了中国瓷器。这种现象几乎发生在近代中国的各个领域,到19世纪末,中国能出口的商品只剩下了各种原材料,中国也沦为了外国商品的倾销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