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们能够很直观地看到高考英语的难度在逐步提升。卷面中越来越少地出现直奔问题答案的段落或句子,解题过程再也不是通过单纯划出关键词句就能迎刃而解了,而设题中的答案选项也开始出现课标中没有出现的单词,这两年部分省份新出现的“读后续写”题型对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要求明显提高,这些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当今的高考英语到底在考什么?2018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似乎明确给出了答案,旗帜鲜明地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作为英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重在提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就是说,高中英语要走出知识碎片化,改变文化、思维缺失的现状,构建语言、文化、思维有机融合。答案不再来自于填鸭式背诵、规律性刷题、或投机取巧式寻找解题捷径,而是要依靠综合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能分析语言中蕴含的文化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新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论述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用最简单的话表述,就是how to think? from what perspective?例如,学生在学习概念性词汇的过程中,不应仅仅停留在单词的构成和一般性词义上,而应创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语境。通过自身已有的经验或信息,形成新的概念,以更好地理解该词的内涵和外延意义。以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而且还能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实现从how to think about this word到how to think about this sentence/article的跨越。这样的目标又是如何体现在高考当中呢?以2021年新全国I卷高考题中的阅读理解B篇为例,文章讲述了一位翻谱员的故事,语篇中的词汇如score, draft, stand, note,均在新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范围内,但是却不是学生熟悉的意思,这意味着仅仅掌握单词的表层含义远远不够,还需要学生具备根据英语思维理解词汇深层意义的能力。对此,在英语高考备考阶段,教师扩大词汇量或记忆单词中文意思,仅仅是横向拓展了知识的范围,而一个单词的掌握还包括熟词生义、一词多义等,这些则代表了知识纵向的深度。这些深度则恰好反应出学生对英语思维的领悟程度,其实这也是学生隐隐意识到却不明所以的语感。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说:“词汇是人类意识的缩影。”人类意识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人类思考问题、理解现象的方式,在具体的英语学习和考试中,回答一个问题、选择一个单词、理解一篇文章,都是在试图理解英语的思考方式,而那些让我们感觉最为困难、最难得分的部分也往往是英语思维方式与中文差异较大的地方。英语思维与中文思维大相径庭已是众所周知,然而实际如何在英语教学和考试中总结其中的差异之处却鲜有论及。以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句来稍加体会。中文:这位病人感冒严重,医生建议他卧床休息。这是一句日常而典型的中文表达方式,其特点是:前因而后果,主语后接修饰性语言,主语或视角随意切换,句式零散。那么当我们根据中式思维表达相同含义时,相应的英文则变成了:The patient had a bad cold, and the doctor suggested that he rest in bed.然而学生在写作中如何真正体现英语思维呢?首先需要意识到英语表达思维的重要特点:先果而后因,名词多于修饰性语言(动词、形容词),主语保持一致,句式由逻辑关联词进行连接。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我们可以将句子优化为:The doctor suggested bed rest for the patient, who suffered from a bad cold.这背后所体现的是英语的强逻辑思维方式,如果老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整合逻辑的能力,而非横向扩大词汇量或语法规则,学生应对写作考试的综合能力将显著提升,既增强语言顺畅程度,又彰显学生英语文采。这样的思维方式并不是让学生多看多读就能学会的,中文“前因后果”的思维惯性已是根深蒂固,必须明确让学生明白“英语思维”的存在,才能在输出表达中有意识地优化语法、连接、用词。不仅如此,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逻辑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除最明显的句子结构以外,一个单词内部的逻辑也与之类似:比如一个简单的词telephone,它是由tele表示远,phone表示声音组成的,那么人们在称呼电话的时候是用这个工具的物理介质来定义的。再比如discovery这个词,由cover覆盖,加上dis-表是否定,不覆盖,再加上词尾表名词的 y,词义、词形、词性同时诞生,这是印欧语系的一个普遍特征。理解其内在逻辑远远不仅是帮助记忆单词,更重要的,是理解英语母语者表达的思维习惯,培养认识一门语言的角度,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how to think? from what perspective?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实际高考英语中是如何考查这样的思维能力的。题目中出现了大量合成词、派生词。无论在备考还是日常教学中,面面俱到地涉及这些单词既不现实,也会给学生徒增压力。合成词与派生词的背后体现的是语言规律,是人类的某种思维逻辑的反映。例如outperform = out-超出 + perform表现,自然就是“做得比……好”的意思。再比如turner,pianist, musician,英语母语者并没有为这些人新造三个单词,而是在“-er,-ist, -ian”这样的名词结尾中蕴含了新意。对于一个二语学习者而言,如果理解了这背后的思维方式,当他们看到outgrow或者apologist, carrier这样的存在时,并不需要绞尽脑汁回想“我背过什么?词典写的什么?”,而是能立刻领会,这种领会即是语感的重要方面。倘若学生逐渐拥有深度思考英语内在逻辑的思维能力,这些“新词”对学生造成的阻力也会逐渐减小。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探讨,英语中的单词活用到底是如何活用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合成与派生,词性转化、一词多义实际上也是其中一部分:也就是说,英语将一个单词使用的范围扩大化。比如接下来的一个高考案例:“stand”与“style”是十分基础的单词,在这里,高考显然将其上升了难度,但它提升的是“知识储备”的难度吗?并不是,这里的障碍来自于英语思维的转换。试想一个外国人在学习中文时如何理解“我想好好学习”、“学习是一门艺术”这二者之间“学习”一词的区别呢?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老师一定会告诉外国学生,中国人是如何模糊词性的概念的(或者说,中文的语法从来不是西方式的),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里对“意思到了”的要求远高于“形式标准”,这样一来,这个外国学生能够更有创造力地使用“学习”这个词。那么同理言之,英语的词性转换也并非只是多赋予了一个意思,而是将单词的概念范围拓宽,使语言更具画面感的内在思维方式。stand是“站立”,而支撑物体使其保持立着的状态的工具就是支架;style是“风格,式样”,而 “把头发设计成某种式样” 就是该语境中的意思“理发”。如果我们再仔细研究这一思考过程,会发现人类在语言中所体现的高度相关的联想能力,这样的联想并不是牵强附会或投机取巧的,而是限定在语言基本含义的范围内的。人类的思维反映的是“抽象总结”、“演化推理”等能力,我们赋予其一个说法,便是“隐喻思维”。例如chair是如何一步步从“椅子”变为“主持”的,我们又为何会使用chairman这样的说法,未来出现其他chair相关的单词,我们都能很快理解,这体现了一种英语中以一贯之的隐喻类型。为什么英语中会有“语感”这样的神秘存在?隐喻也许能够很好地解释其具体的表现,它出现在英语几乎所有的知识碎片中。下面我们将看到一组高考中极其常见的题型和考点:一般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记忆与背诵,更讲究效率方法的老师则会总结归纳,比如将“up”,“out”,“on”等副词有关的短语动词分门别类,形成感性的规律认识。但是动词与介副词的排列组合是无穷无尽的,对于英语知识储备不如其他同学的学生来说,以上方法都会占用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们可以让学生建立起英语基本意义与外延含义之间的普遍的“隐喻“关系。例如,“up”本意是空间位置中的“上”,我们会发现,在英语的思维方式中,”上”往往与”正面,积极,完成“有着普遍的隐喻联系(实际上这一点与汉语的思维有类似之处),因为up意味着上升,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明朗的感情色彩。catch up,“积极正面”地抓住即为“赶上”,同理我们可以明白cheer up, get up, take up, come up等等动词短语。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这样的隐喻思维并不是新增了知识,而是唤起学生潜意识中普遍性的思维路径。因此,英语思维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培养与训练?以上案例与分析给出了部分参考与建议。在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和许多其他学科一样,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创造性与批判思维的培养,这也和教师本身一直以来在教育历史中承袭的传统有关。古人云:“数诵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而今天的英语教学往往孜孜不倦地将前半句落到实处,却对于后半句手足无措。维克多《22堂搞定英语的思维课》中所涉及的以上种种,便是将思维一一打通。就学习的过程而言,没有思维能力参与的学习,这只是一种表面或浅层的学习,在语言学习道路中,碎片化的知识只会越学越多,输出的难度只会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英语教师要思考的问题。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而且还是思维的工具,在思维的基础上进行熟练加工,才是神秘的“语感”的真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