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的远见:修战略之定力,追科技之梦想 || 深度

发展至今,业绩指标的呈现已不能准确衡量这家龙头房企的重量,如何让企业基业长青,是碧桂园在“强者恒强”时代的新命题。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陈欣苗

编辑:雷缓之

设计:布冬

编辑助理:朱智琪

有远见者,不畏难、不短视,着眼未来。

3月25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2020年,其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5706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673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3.3%和8.0%。销售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碧桂园亦没有“失控”,手握现金1836亿,有息负债总额同比下降11.7%。

在世界格局变幻、市场受疫情受打击之下,碧桂园业绩的逆势增长格外受关注。但实际上,成立至今28年时间里,碧桂园已历经多个行业波动周期,增长势头却也不减,俨然成为穿越周期“老手”。过去4年间,其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年复合增长率达25%,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龙头地位,韧性十足。

发展至今,业绩指标的呈现已不能准确衡量这家龙头房企的重量,如何让企业基业长青,是碧桂园在“强者恒强”时代的新命题。基于此,碧桂园已为自己构建起深厚的护城河。无论是内部竞争力的提升、城镇化战略布局,亦或是多元化投资,它都将自身的发展,指向了更具潜力的未来。

 向管理要红利

从回款率便可窥见碧桂园高质量增长的一角。2020年,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回款额约5193亿元,权益回款率达91%,已连续5年高于90%。

诚然,“十四五”规划继续强调“房住不炒”主基调,推动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行业也进入“管理红利”时代,房企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备受考验。

在这点上,碧桂园早有准备。自2018年,碧桂园便提出“提质控速”,不以规模和速度论英雄,转向高质量发展,2021年已是其“全周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第三年

具体到执行层面,碧桂园在管理上进行变革升级,聚焦“一率五力”,向管理要效能。“一率五力”,即高效率、成本力、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和科技力。

这其中,碧桂园总裁莫斌多次强调基础产品力的重要性,并指出成本力、产品力、营销力因地制宜,重在实效。“安全和质量要放在第一位,所有项目的进度都要科学谋划,真正做到口碑至上、长期主义。”

譬如去年疫情期间,碧桂园契合大众的健康理念,迅速推出健康住宅产品、健康家居升级、安全健康智慧服务。今年年初,基于对450万户业主居住需求的跟踪调研,其又全新推出“星、府、云、天”四大产品系列,突出“极致的实用主义”。

通过一系列管理动作,碧桂园实现效能提升。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20年,碧桂园的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行政费用分别同比降低16%、20.6%,两者合计占年度收入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3月25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图片来自碧桂园。

不仅如此,碧桂园亦根据自身发展及市场变化进行管理策略的调整和优化。2020年,碧桂园便进行了区域裂变并推行极简组织。可以预见的是,提前与管理红利时代接轨的碧桂园,将在持续的自我驱动下,不断提升增长潜能。

管理效能优化之外,碧桂园在财务管控方面亦体现出相当的前瞻性。2020年报显示,碧桂园有息负债总额同比下降11.7%至3265亿元;平均融资成本同比降低78个基点至5.56%;净负债率为55.6%,自上市以来连续多年保持在70%以下,这在房企一线军团中极为罕见。

加之高比例的回款率和稳健的现金流,碧桂园具备极佳的财务弹性。基于此,碧桂园拿下全球最权威三大评级机构之二穆迪和惠誉的投资级评级,标普的“BB+”评级距投资级仅一级之遥,这样的资本信誉在国内民营房企中屈指可数。

更重要的是,在“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等强调控下,房企高杠杆扩张已渐成往事,碧桂园稳健的财务表现无疑为自身加了一层安全垫,实现发展“正循环”。

据碧桂园管理层透露, 2021年碧桂园的土地投资总额将与2020年相若,保持在2100亿元左右,且“公司有信心未来3年,每年录得10%的权益销售额增长,而且要求各项经营指标也同步增长,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城镇化的战略定力

业绩增长的底气,更多源于碧桂园的战略布局。莫斌表示,基于对一线至六线的均衡全覆盖战略,碧桂园仍看好四五六线能级城市的未来发展,“中国新型城镇化为碧桂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0年,碧桂园超六成的销售业绩来自三四线区域;国内已进驻的289个城市中,三四线城市有245个,2020年碧桂园在这些三四线城市的平均市占率约为8%。

市场上对国内低能级城市的担忧由来已久,但长期看好城镇化发展、深耕三四线的碧桂园,却始终取得卓著业绩,这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其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充足信心,以及末端市场发展脉络的高度敏感。

在2020年财报中,碧桂园仍表示,中国的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不会变,“碧桂园将继续做城镇化征程的领跑者,为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做贡献,一百年一百年地做下去。”

▲高比例的回款率和稳健的现金流,使碧桂园具备极佳的财务弹性。图片来自碧桂园。

这样的战略定力,也持续为碧桂园赢得发展先机。2021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据克而瑞分析,新型城镇化仍是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制度红利,未来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有4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大约5600万人将由农村迁移至城镇,期间有望带动不菲的增量购房需求。

对应来看,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先行者,碧桂园的增长潜力不菲。2020年,碧桂园共获取511宗土地,权益总代价约2100亿元,其中65%位于三四线城市;截至2020年末,其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为1.75亿元,三四线城市占比超50%

上述可售货值中,75%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中游、成渝等五大都市圈,契合人口流动趋势,具备市场需求支撑。此外,已进驻的三四线城市中,84%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

中达证券在其研报中分析,多年来碧桂园聚焦三四线核心区域高净值客户的改善需求,通过差异化的终极改善产品解决目标客群需求痛点,实现市场领先。因此,其在更低能级市场所面临的竞争实际上也越少,故能借此突破土地储备瓶颈,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目前,土地集中供应政策正在逐步推进。对此,公司在22个实行双集中的城市中,业务占集团业务比例是21%,总体影响不是特别大。

具体到2021年的推货情况,管理层透露,2021年碧桂园全年权益可售货量约9600亿元以上,可售资源充足;碧桂园将以销定产,预计全年去化率不低于65%。

 高科技“追梦人”

“我们应该是一个高科技企业。” 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说,碧桂园要投入科技兴国的洪流,朝着高科技企业的方向去发展。

剑指科技创新,碧桂园瞄准了机器人和现代农业两大赛道。在业绩会上,莫斌表示,“我们有信心,建筑机器人及千玺机器人餐厅在明年实现盈利,现代农业的产业布局也在快速推进中。”

自2018年7月启动建设以来,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项目重点聚焦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应用。目前共有4000多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累计递交专利申请近3000项,已获授权近1000项。

两年半的时间里,碧桂园用实践证明,“机器人建房子”的时代已不远。

目前,碧桂园的46款建筑机器人中,已有18款在佛山顺德机器人谷首开区和凤桐花园等超过15个项目中开展试点应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达80万平方米。另外28款也会陆续进入现场,莫斌表示,“今年下半年,建筑机器人会逐步进入批量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上述凤桐花园是目前国内唯一真正引入建筑机器人且批量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试点项目。

此外,在机器人餐饮领域,千玺机器人餐厅已在大湾区九大城市开业80家,583台各类型单机设备投入运营,业态涵盖中餐、快餐、火锅、煲仔饭、粉面。

机器人之外,碧桂园的现代农业也取得相应进展。碧桂园农业已拓展海外大农业、研发服务、智慧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社区生鲜门店等板块,意图打造平台型农业,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

可以看到,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身体力行者到高科技产业的“追梦人”,碧桂园正借助科技升级,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大的想象力。按照碧桂园的说法,新业务围绕主业进行,主业是老虎,新业务是翅膀,两者是“如虎添翼”的关系。

从更深远的层面上,无论是机器人或是农业,都是关于国家经济发展、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今年两会期间,农业和“碳中和”均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建筑领域是中国践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领域之一;种业创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等产业和热点也被广泛提及。

在农业和建筑机器人领域的提前布局,让碧桂园再次占据未来的风口。不仅如此,在地产主业的强支撑下,碧桂园将以科技的视角,引领行业向深度变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