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 刘刚 : 难忘儿时舌尖味
难忘儿时舌尖味
文 | 刘刚
有个朋友说,舌头是有记忆的,儿时觉得好吃的东西长大后仍然觉得好吃。他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比锅巴皮(烧制豆腐后锅底留下的一层黑锅巴)更美味,没有什么水果比冬萝卜更甘甜!
仔细想想这话也很有道理。比如这冬萝卜,我就特别喜欢。每当到了冬天,我就买一些回来贮存,为的是生吃。农村长大的我对萝卜有很深的印象,打过霜后,净净的、津津的,咬一口,脆脆的,一阵猛辣后就是绵和的甘甜,美妙无比。而苹果、桔子等水果是先酸后甜,不对我的胃口,基本上不吃。这不能说明苹果的味道比萝卜差,只是因为我们儿时基本没有吃过苹果,舌尖没有苹果酸甜的味道记忆、只有萝卜辣甜的味道记忆。所谓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大抵如此吧!
作为湖区人,我儿时舌尖记忆深刻的是鱼味。我们那地方,一年四季鲜鱼不断。特别是梅雨季节,拿着网兜,边放牛边在剅闸口、沟渠里、水氹中、甚至稻田麦地里随便一捞就是一小木桶各色鱼等,有火烧乌、火柴棍、光皮、麦鼓楞、翘嘴、黄颡等小鱼,也有草、鲤、鲢、青、财鱼等大鱼,有时候也会有鳝鱼、虾子等,遇到刀鳅、泥鳅一般就随手扔了,河豚和乌龟一般就用来作为玩具,水蛇就用来作恶作剧,有的小孩拿它往别人脖子里塞,但最多的还是鲫鱼(我们俗称喜头)。
所以我们吃得最多的是鲫鱼。多到什么程度呢?偏远的鱼村离集镇远,不仅买菜难,卖鱼也难。就是一连几个月你每天、每餐可能只有一个菜---各种鱼。真是吃的鼻子流血、满口生疮呀!满身的鱼腥味引来苍蝇围着转。真希望有口白菜吃、有口腌菜尝。可惜没有!有一年我吃鱼上火,话都不能说,老人们告诉一个偏方,用活鲫鱼的尾巴在口里摆动几下,没有想到鱼毒解了!
鱼吃多了上火,可一旦几天没有吃鱼,这嘴就馋上了。一听说有鱼了,村里的人全家出动,拿着网兜、提桶,甚至鸡罩、蚊帐布等全副武装开始了捕鱼。而且捕鱼多的那家会享受全村人的关注,像凯旋而归的战士。这就是我儿时舌尖的鱼味,美美的、难舍的!
说到鱼味美。我感觉最美味的是冬夜活水煮活鱼。每年冬腊月,我们那里总会从河湖塘堰中取年鱼(俗称“干塘”)。在干塘的前一晚,湾里各房头都派代表来夜巡。到了午夜,巡夜人就从水中取出一些鱼来,也不用着多少油,各种肥美的鱼参合混杂在一起,半个湾里都飘着香味,用土灶铁锅煮上满满几脸盆鱼,白白酽酽的汤汁氤氲着暖暖的雾气,香气四溢,让人吃得浑身出汗,乡邻们谈笑着,全然不觉冬夜的寒冷,等鱼吃得差不多了,天已经亮了,全湾的人已经聚到了水边,等待着一个不错的收获。这时,脸盆里的鱼冻就像屋外的霜雪一样剔透、银白。
- 关于作者 -
刘刚,孝南区某单位工作人员。
- 推荐阅读 -
第 29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