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澹物自轻——独领天下才气一斗的谢灵运,用游戏人生开创山水诗

世人知道谢灵运,大多来自于他牛皮哄哄的自我吹嘘——他创造了“才高八斗”这个成语,虽然是用来夸赞曹植的,但是这句话听完,你就知道他有多傲气了。

天下才共一石(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这意味天下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只有曹植文采卓越,可使他由衷折服。虽然曹植拿了八斗走了,但是天下今古文人才共得一斗,他谢灵运一人能抗住所有文人的灵气——曹植八斗又如何,他都死了,我还活着呢,这还不是我天下第一?恃才傲物的清狂志气毫不遮掩。

任谁这么自嗨,必定会被冠以“轻狂”,可是谢灵运这么说吧,咱们还真不得不服,只能称他为清狂——因为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配得上第一人的称号。他和陶渊明是在写景诗的山水和田园两大派系中各占魁首,陶渊明是隐逸、安乐为性格底色,而谢灵运走的空灵、清狂的快乐路线,两者之间并不相悖,共称第一。

谢灵运和陶渊明同为东晋末年、刘宋政权的人,他本名谢公义,字灵运。和陶渊明(陶潜)一样,以字行世。家庭背景比陶渊明更好,是“王谢”大家世族子弟,祖父是康乐公。而他十几岁就继承了康乐公的爵位,从小娇生惯养,怕养不活,就送到庙里挂名当和尚。入了佛家,回家反倒成了客人,因此小名“客儿”,所以又名“谢客”——并非闭门谢客的意思。

十几岁就承袭康乐公爵位的谢客,在朝中地位非常高,是正儿八经的官N代、富N代。其实这位公子哥并不想当官,就好像今天的校长看不上公务员早出晚归一样,但当时的规矩是你既然继承了朝廷给你的爵位,你就得做官。可是他压根没有工作的概念,爱好就是玩,追求康、乐,所以他的本职工作做得相当的差劲。

南朝资源丰富,豪门巨富家中日子非常精致,器具精良,因而谢客爱好广泛,遛狗、斗鸟,无所不会;家庭教育、文学氛围也好,他博览群书,学问渊博,又很有文采、才气,诗文出类拔萃——这不就是贾宝玉的模子么?

他对曹植的佩服,自然是浮华修辞文风方面的师法,“才高八斗”的自负比喻,也说明和曹植诗风接近。曹植的诗风特色,就是文采高,巧用词、重修饰、喜雕琢、讲炼字,这样出来的文风跟诗经、汉乐府的朴拙文风正好是相对的,跟我们前面所说的北朝民歌风格也是完全不同的,完全是华丽丽的风格。

南北两种风格,谈不上好坏之分。由曹植开始的文辞修饰之风,谢灵运一脉承接了下来,非常推崇文采。谢灵运只是曹植诗风的一个代表人物,很多文人走上了讲文采、雕琢、炼字的路子。实际上绝大多数南朝诗人都走上了华丽华美的路子,直到“徐庾体”的形成,兴寄都绝,南朝诗歌进入齐梁体的空洞浮华。

实际上拙朴、朴实的诗风也有传承脉络,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后来的左思风力,就是走的诗风刚健之路,不过在宋齐梁陈大面积的华美之风堆填下,显得力不从心,最终被淹没。

谢灵运的诗就是华美诗风的代表作,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朋友沉迷于他作品的缘故。他的诗内容是山水为主,是公认的山水诗开创者——因为他好玩,到处爬山游览写诗。

他好玩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是专业,他爱登山,但是苦于山路坎坷泥泞,就亲自发明了一种专门用来爬山的鞋子,前后齿可以拆装的木头鞋子,叫作“谢公屐”。家里有的是钱,一天到晚在外面玩,还不好好上班,又因为才气高,恃才傲物,说话自然就阴阳怪气,毫不意外就得罪了大多数辛辛苦苦做官的人。宋文帝虽然非常喜欢他,但总不能因此违背大多数人的意愿,因此将他贬谪温州。

温州多小山小水,谢灵运那是求之不得,玩到公事一概不管,成天游山逛水,不务正业。一出去就是十几天,甚至一两个月不归号。特别是去那些没路的山中探索,要带的人多,常以百计。有次在山里,当地听说一两百人在逛游,以为是山贼,还带了人去围攻他。

总之这家伙是个地方官看着也头疼的角色。

谢灵运把温州一带几个山头圈起来,做了自己的别墅庄园。几座山头,有几个湖,自然湖、人工湖。我们今天看他一首代表作,也是南朝山水诗风代表作,其实就是写他在自己院子里的一栋房子(石壁精舍)里面看完书,然后回到湖中的房子(睡房)去。

这就是当代的霸总啊,每天从八百平方的床上醒来,从厨房去厕所得坐个小电动车,谢客坐的是船——真是有钱又有闲的人,还不用像霸道总裁为女子伤感情,这种日子真是太爽了。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昏”是晚上,“旦”是早上。“清晖”,“晖”是特指日光,要注意不是“清辉”,“清辉”可以形容月光,而“清晖”就是指日光。

头一句就是老凡尔赛了——我这庄园里啊,早上和晚上的气候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大啊),山山水水里蕴含着清亮的丽日光辉。

别人写山水,都是阳光普照、映射,而谢灵运的山水,自带阳光往外发散,“含”嘛。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憺”,安定,安然,很舒服。

这种山水清晖让人很开心,赏心悦目。我们这些游览的人,感觉很舒服,不想回家了。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一大早就从山谷里出来,踏上归舟的时候太阳已经没什么光亮了。

这其实就是说到石壁精舍的时候,还是大清早,现在上船回湖中去休息,太阳就已经要下山了。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这两句是名句,是写景山水诗的代表。“壑”,山沟或大水坑,山谷。“敛”,收敛。“暝色”,就是暮色。“夕霏”,傍晚的阳光照在上面的云彩,如同有颜色的薄雾。

树林和山谷聚集了暮色,被晚霞照得红彤彤的。放眼望去,山林都带着落日阳光的闪耀,天上地下湖里水中荡然一片,全都是这种颜色。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芰”,读“jì”,菱角。“迭”,重重叠叠。“映”,映射着晚霞。“蔚”,蔚为大观,茂盛、盛大。“蒲”,蒲草,香蒲。“稗”,读“bài”,即野草。菱角、荷花在水面上,香蒲、野草在水边挤挤挨挨,交错生长,极为浓密。

满湖的菱角、荷花重重叠叠,辉映着夕照,到了岛上,香蒲、绿草在岸边交错生长,互相依偎。

这些都是在湖中到上岛时看到的景色,远处的山林、晚霞,近处的水面和水边的植物。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批拂”,就是拨开。“趋南径”,从南边这条路走。“偃”,关上。“扉”,门,或者窗页子。其中的方位词“东”、“南”并不是专指这两个方向,这是写诗的虚指手法,也是字词对仗的一种。

诗歌发展到这里,已经出现精巧的对仗了。像上一联“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和这一联“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都是标准的对仗句,不过这个时候还只能称之为“对偶”。真正成为诗歌对仗要求,要到初唐上官仪手中,不过各种上下联对偶的形式,已经开始在精美的南朝诗歌中大量出现。

湖中岛上回家的路并不是很畅通,需要扒拉开这些浓密的野草,终于到家,我心情舒坦地关上门窗。

前面六联十二句,是描叙诗人整个从清早出谷到晚上归家岛上的过程,中间写了四句景物,然后心情愉悦地关上门。整个过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剩下的自然就是对于过程的感想。写事之后进行总结和拔高,就是我们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在文理上也就处于这个阶段。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虑”,思虑。“澹”,澹泊。“意惬”就是惬意,舒适。“理无违”,心里没委屈,不违背自己的愿望。注意这种“意惬”虽然随心所欲,但是并没有超出自身能力的欲望,这才是“虑澹”,是真正的散仙生活。

我考虑东西很少,没有什么思想杂念,所以呢,什么东西在我看来都不那么重要,我只要活得随自己的心,不违背自己的性情。

——这其实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诗人十几岁就是康乐公,要钱有钱,要地位已经到了人臣之极,你总不至于想当皇帝吧?到了这个地步,自然是无欲无求了。别人追得要死的功名利禄在他看来,当然不重要了。这样的条件,自然是够资格说“物自轻”的。

这两句开始进入感触抒发,依然保证了上下句对仗。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摄生客”是什么意思呢?“摄”,摄取,吸取。所以“摄生客”就是比“养生客”更高级的修行者,是从大自然吸取生命灵气来养生的人,比那些所谓食补、药补要更高明。其实就是借山水怡情,以求长生的人。

你们这些追求长寿的人啊,试着像我一样,用山水之气来养生吧。

这更是废话,谁能有这么多钱和闲工夫像他一样只管玩乐怡情呢?简直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翻版。这话道理不对,但是谢灵运是无法从自身角度来看穿的,因为他就是过的这种日子,他可能真的以为天下人都差不多,只不过不愿意寄情山水。他根本就不知道,像他这样有钱有权又有闲,还有才气的人,这世上难寻第二个。

我们在以前讲陶渊明诗的时候,说过魏晋时代的山水诗其实都是从玄言诗、游仙诗发展而来。因为游仙了这么多年,并没有真正成功的人,因此游仙诗逐渐萧条。诗歌创作继承了游仙诗中对仙境的描写方法,开创了山水诗一脉,而陶渊明则开创了田园诗一脉。不过这一时期的山水诗、田园诗既继承了游仙诗的景色描写,也继承了玄言诗的说理特征。即不论前面怎么写,习惯性到最后几句,都要总结一下中心思想,发表一下个人感慨。

前面说了,魏晋时代的文法逻辑其实就类似于今天小学生作文的方法。你看,即使谢灵运、陶渊明这样的大才,用的也不过是咱们现在小学生的作文方法,他们的文法是初级的,但是他们的灵气和诗意是高级的,这种低级技法、高级内涵的结合,只有在我们能够接受这种诗格的同时,才能去感受他们作品中的灵气。

相对于谢灵运,陶渊明走得往前一些。“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是想跟你们说说道理的,但是我自己忘了,你们猜去。而谢灵运相对守旧一些——他的思维灵性没有放在对格式的突破上面,而在于字词的唯美浮华。“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不但告诉你道理,还让大家都来学他。

他的山水诗一般是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对景物的描写,然后感慨一两句,表达喜欢和隐居的乐趣,甚至还表达求仙的心境。

这种游仙诗的小尾巴方式在当时是正常的,但是我们经过唐诗发展后再来看,很明显就会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这说明诗人总是想说教,或者总是认为读者无法领会他要说什么。

我们现在都知道,为什么读者无法领会诗人在前面景色描写中要表达的是什么?

其根本原因在于诗人的创作路数不对。

为什么小学生才使用这种结尾拔高,讲感动、讲道理的方式?因为小学生的作文中间可能只是叙述、描述,没有把道理结合在文中说明——写诗也是一样的,你如果能像唐诗一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读者读到你的作品,自然就能够感受到你的情感,领会到你要传达的道理,你又何必再加上一个小尾巴,多此一举?

其实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假如是王维来写这首诗会如何?

顶多写到“愉悦偃东扉”便戛然而止,我把门关了,至于我要表达什么,你们猜去。唐诗基本上很少大发议论,都是靠写景、写事来让读者共情,让读者陷入情境之中,自我领悟。这才是读唐诗总是意犹未尽的缘故,因为读者参与了思考,与作者互动了。

但是作品受困于时代,在南北朝山水诗开创时期,我们当然不能以后来者的标准去要求谢灵运。他的作品相对曹操《步出夏门行》的初级形态来说,于山水诗是一次成熟的重建。谢灵运的这种山水诗写法,有成熟的一面,但是肯定也有不成熟的一面。

从诗歌创作手法来看,这类小尾巴是多余的。后人讲究含蓄,讲究意在诗外。只需要在写景的时候选择适合情境营造的意象,那么情感就会在诗中自然流淌。比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空旷的水面就一个小船,给人的感觉就是孤单。天际流,水一直流,没完没了,就是思念长得没有尽头。这种情感的寄寓都不需要写明,意在言外,是对诗有更高要求的写法。

诗歌都是一种传承,都是在前人那里吸取了经验,学会了技巧。山水诗来自游仙诗,游仙诗有大量的仙境景色描写,诗人们在描绘完仙境,一般会发两句感叹,表达对仙境的向往。谢灵运既继承了他们对山水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也传承了这个玄思小尾巴。在这个时期的诗歌中这个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一直到谢朓出来,才真正开始去掉这个阑尾,逐渐走向寓情于景的表现方式——这就非常之“唐诗”了。

谢朓的作品我们后面在讲,今天主要是讲谢灵运。

诗是一步步发展的,哪一个步骤都不可能缺少。唐诗的繁荣也不是凭空而来,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成熟和音韵学的发展,为唐诗做好了坚实的格式基础和内容取向。因此,南北朝的诗歌在诗歌史上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为盛唐飞歌作出的大量准备,并非是主动为之,而是这个时代大量诗人、音韵学家的努力和创作,让诗歌的技巧更加成熟,直到盛唐的瓜熟蒂落。

其实像诗歌从玄言诗、游仙诗到山水诗、田园诗,再到说理小尾巴的去除,都是大量诗人在创作实践中最终的磨合选择。人们在写诗的过程中,发明了很多新的方法,有好的,就流传下来,像谢朓的表达方式,不好的,就自然消亡,我们从后世的上帝视角来看,传承的脉络非常清晰,实际上在当事之时,诗人们都只是沿着自己的灵感方向不断前进而已。

说回谢灵运,这么个奇人,却并没有好下场。他是个玩家,也是个诗人,还是个佛教徒。会稽太守孟顗天天吃斋念佛,结果被谢灵运鄙视,说成佛的人必须像我这样聪明的人才可以,你们这些蠢人,信佛、念佛也没用。死得比我早,成佛比我晚。孟顗很不高兴,对谢灵运恨之入骨,便找机会告他的黑状,偏偏谢灵运这个人荒唐事情多(恃才傲物,怠工扰民),所以经不住折腾,虽然皇帝很喜欢他,但是几经周折还是杀了他平息官场舆论。

因为不务正业,所以谢灵运虽然只活了四十九岁,诗却写得非常多,对诗歌史贡献很大。他的成就主要在山水诗,对后世诗人的影响非常大,和五柳先生算得上一时瑜亮,成为后代诗人,特别是唐朝诗人所尊崇的偶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