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UNI-K实测被打脸,是果断放弃还是瑕不掩瑜?
最近,长安汽车的动作很大,刚过完年没多久就发了两台新车,一个是2021款的逸动PLUS,还有一个是中期改款的CS35 PLUS。
其中,逸动PLUS是在老款车型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微调,总体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所以销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基本上可以继续稳坐在轿车销量前10的位置。
而CS35 PLUS给1.4T版本车型在外观进行了大改,变成了类似于CS75 PLUS的设计风格,虽然底子还是之前那一套蓝鲸1.4T+7速湿式双离合的配置,但是在外观、内饰、动力、智能化配置等全面升级之后,加上后续终端市场的优惠,应该销量能维持原来的水平,甚至可以再提升一些。
但是,就在长安这两台车发布结束之后的3月11日,长安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会儿,旗下还未正式上市的UNI-K就差点翻车,汽车之家在弄到一台“UNI-K商品车”(也就是市售版本的车型)之后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测试,结果在刹车测试和麋鹿测试的时候,发现车辆悬架系统突破极限,出现极不稳定的车身姿态。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台本来被长安寄予厚望的UNI-K,看看从这台车的测试结果中,我们能发现哪些问题?长安的UNI-K到底有没有动力虚标?这台车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去买?它的竞争对手有哪些,应该怎么选?如果要买UNI-K的话,什么时候入手比较合适?
UNI-K是一款什么样的车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UNI-K这台车,依照之前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的定义来看,UNI系列车型是“未来科技量产者”,当然,这种话听听就行,别当真。
在我看来,长安UNI系列车型(不管是UNI-T还是UNI-K)主要就是靠外形、内饰和科技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去拉高产品的终端售价,同时切入进长安已有车型系列的价格空隙之中。
比如,之前的UNI-T定位于紧凑型SUV,但是11.59-13.39万元的售价,恰好卡在CS55 PLUS和CS75 PLUS之间,可以看作是一台“CS65 PLUS”;包括这次的UNI-K,预售价15.79-18.89万,定位在中型SUV,这个价格和定位其实切入的就是CS95和CS75 PLUS中间的市场。
而长安UNI-K全系2.0T+8AT的动力配置,和之前CS75 PLUS、CS95上的那套如出一辙,主要区别就是发动机的扭矩从过去的360牛米变成了390牛米,然后最大功率转速从之前的5500转变成了5000转,最大扭矩转速从过去的1750-3500转变成了现在的1900-3300转,所以这也是为什么UNI-K的发动机代号前缀依旧是“JL486”,说白了就是同一颗发动机进行了不同的调教。
依照目前公布的配置表来看,整个UNI-K虽然有四款车型,但是我们可以看作其实就两款车型,也就是低配卓越型和高配尊贵型,剩下的差别就是有没有四驱,然后低配的两驱版比四驱版少了一个前排无线充电,高配的两驱版比四驱版少了一个感应式后备厢。
相比于之前的CS75 PLUS和CS95,这台UNI-K除了外观和内饰有较大的不同,车身的尺寸也是介于那两台车之间,但是有一点不要忽略,UNI-K的轴距达到了2890mm,比目前在售的2019款CS95的2810mm轴距还要长80mm,而且UNI-K还比CS75 PLUS多了两个2.0T四驱版的配置,虽然是个适时四驱,但总比之前CS75 PLUS没有四驱版要好一些。
所以,UNI-K可以看作是一个CS95的精装升级版,因为两台车的底盘架构、动力系统等方面都是类似的,只是轴距、配置、内外设计等地方有所区别。
在其他方面,除了内饰一堆舒适化配置和科技化配置以外,UNI-K的圈胎也是一如既往的延续了UNI系列的“大”,低配卓越型给弄了一套255/50/20的圈胎,高配尊贵型则用了一套265/45/21的圈胎。
我特地查了一下价格,UNI-K原配的马牌MC6轮胎在市面上基本上都要1500元左右/条,所以我每次在看UNI系列车型的时候都很矛盾,一方面我觉得长安能给车子配个大尺寸圈胎,确实非常的好看,而且成本确实不低,这一点其实是值得肯定的,比那些合资车给出的圈胎配置要厚道很多。
但是,另一方面我又很疑惑,毕竟UNI-T只是一台15万内的车,UNI-K也就是一台20万内的车,在这个价位的车辆里,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后期花6000多块钱去换轮胎呢?而且用这种大尺寸圈胎,如果没有特别优秀的高功率发动机和较好的变速箱调教匹配,其实很容易拖累车辆的加速性能。
其次,我们来聊一聊这次的实车测试,主要是UNI-K为什么在紧急制动的时候,两个后轮直接离地,以及麋鹿测试时候,车身单侧的两个轮子不仅全部离地,而且出现严重的弹跳?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这台UNI-K的底盘调教有问题。
长安UNI-K的底盘结构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准确来说后面的应该叫“E型多连杆”,俗称“筷子悬架”,这套悬挂系统的主要特点就是成本低、结构空间紧凑、重量轻、舒适度高,所以之前的丰田和现在的一些国产车特别喜欢用,包括长安自家的CS95其实用的也是这样的底盘架构。
但是,每一台车的悬架系统其实都是需要工程师进行全面调整的,需要通过不断的路试来获取数据,进而把最基础的弹簧磅数和避震器阻尼系数调到合理的数值,当然实际上调整的远不止这些,我相信看过头文字D的朋友应该都记得,藤原文太给那台AE86光是调避震器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其实干的就是这个活儿,只不过藤原文太追求的是极致的操控性。
我们都知道,操控和舒适天生就是一对冤家,想要操控那就只能折损舒适度,想要舒适度那势必会降低操控性能,而UNI-K这台车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道路和日常驾驶,所以我可以大胆的猜测,长安在给UNI-K做悬挂设定的时候,刻意的想要在舒适度上进行优化,进而引发了后续的这些问题。
那么,为什么这台车在紧急制动的时候会后轮离地?
第一,这次汽车之家测试的UNI-K是一台2.0T前驱版本,由于这台车的2.0T发动机、8AT变速箱以及一系列配件,都放在车辆前半部分,并且UNI-K整体重心也比较高,所以整台车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
第二,由于这台车“头重脚轻”,所以车辆在紧急制动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车辆重心前移。
第三,UNI-K在全力制动的时候,我们能看到车辆的前悬有明显的压缩,由于前轮悬架的压缩行程比较短,导致后轮悬架没有足够的行程来保证后轮接地,这就导致车辆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后轮离地的现象。
这就类似于我们站着骑自行车,假如蹬到了一个很快的速度,然后突然捏死前刹,那结果一定是自行车后轮抬起来,甚至是自己直接向前飞出去,只是这种情况在自行车上出现情有可原,在汽车上出现那只能说这车的悬挂系统有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麋鹿测试的时候,这台车会单侧车轮离地?
第一,因为这台车的悬挂系统是往舒适方向去调教的,所以在进行麋鹿测试的时候会支撑力不足。
第二,UNI-K的电子辅助系统介入有一定的问题,导致在测试的时候,由于车辆重心快速转移,使得电子辅助系统短暂失效,等后面电子辅助系统反应过来的时候,又开始自动加大单侧车轮的制动力度。
第三,长安给UNI-K的高配车型使用了265/45/21的马牌MC6轮胎,整体的抓地力和操控性大幅度的超越了车辆本身的级别,所以一边是悬挂在哀嚎“慢点慢点我不行了!”,然后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先是大喊一声“啊!我不行了!”,然后过了一会儿又突然蹦出来大喊一句“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另一边是轮胎很自信的在说“这才哪儿到哪儿,小意思!”,不过好在有这套马牌MC6轮胎,不然我都怕麋鹿测试的时候轮胎直接被压爆,然后车辆进一步失控。
假如你之后买了这台车,其实也不用太过于惊慌,因为这个问题其实是有解决办法的,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自己去调整电子控制系统,但是我们可以把底盘调教进行优化,最简单的就是换一套性能足够好的避震器,如果还觉得不够,那就把车辆的强化件都怼上,什么顶巴、底巴、井字架、底盘杯士……能买的都给买上,能装的都给装上,唯一的问题就是换完之后舒适度会降低不少,这一点也没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舒适和操控之间必须要有取舍。
最后,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动力虚标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人的质疑点,毕竟之前长安UNI-T因为动力虚标的事情就闹的沸沸扬扬。
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UNI-T的动力虚标,其本质性的问题其实是夸大宣传,当然,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国产品牌,很多厂家都在搞夸大宣传,似乎都成了一个行业现状,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大家都在吹牛B,我不吹牛B就显得我的产品力很弱的局面,进而大家吹的牛B一个比一个大……这其实是一个很不好的事情,因为厂家之间相互比烂,最后受伤的还是消费者。
那么,现在的UNI-K有没有继续动力虚标,我觉得是没有的,因为汽车之家实测下来的百公里加速是8.83秒,而这台车的整备质量已经超过1.8吨,测试车辆的胎宽又达到了265的数据,所以结合车重和圈胎数据来看,这个8.83秒的成绩其实还是不错的,毕竟这颗机头也就是一个233马力/390牛米的2.0T发动机,而且实测车辆还是一台前驱版车型,从理论上来说,四驱版车型应该会再快一点,但不论如何,至少这台车在动力上应该是没有太大水分的,只要厂家老老实实宣传,我觉得大家也是会认可的。
虽然这台车在动力上我感觉还可以,但是关于变速箱匹配的问题,我还是想打个问号,因为我之前在驾驶同样是2.0T+8AT的CS75 PLUS的时候,我一直都感觉那个8AT变速箱有点“笨”,不过这也没办法,毕竟变速箱的匹配调教一直都是一个“经验活”,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来积累经验,不是简单的买来装车就能用的。
根据目前网上已有的测评来看,这颗8AT进行了重新调教,至于能不能解开我心中对于变速箱的疑问,我觉得还是得等这台车正式上市,我亲自去开一段时间才能知晓,现在只能说希望长安能好好调教一下,别再出现之前CS75 PLUS上那些莫名其妙的换挡逻辑。
UNI-K的对手们
那么,现在这台UNI-K在市面上有哪些竞争对手?
我觉得首当其中的肯定是WEY的VV7和VV6。
当年VV7先做领头羊,一下捅破了15万价位的价格天花板,进入到了15-20万的价位,紧接着各家蜂拥而至开始高端化,这里面分成两种路线,一种新成立一个定位更高的子品牌,另一种是在原品牌基础上推出更加高端的系列。
其中,WEY和领克已经证明第一种路线是完全可行的,而这次的UNI-K,算是长安在CS95失败之后,在原品牌基础上,对中高端市场发起的又一次冲锋。
长安在这个时间点推出UNI-K,注定避免不了被前后夹击,这个价位的国产SUV,WEY和领克早已完成布局、站稳脚跟,同时实用性更高的星途揽月也赶在UNI-K之前早几天上市。同时还有一票之后上市的车型在后面穷追猛打,包括与UNI-K同期上市的且被认为是其直接竞争对手的WEY摩卡,以及未来可能将与UNI-K形成一定竞争关系的星越L。
按照顺序,我们首先聊聊早已上市的WEY VV7和VV6,以及领克01和05。
WEY VV7(16.98-19.28万)作为WEY的第一款车,2017年4月刚一面世,就凭借自己越级的外观和内饰,打破了很多人对国产车较为廉价的固有印象,曾经也有过月销破万的成绩;而VV6(14.8-17.5万)则是晚了一年多才出,那时候的VV7已经非常成功了,外观和内饰基本套用VV7的元素,所以一开始也吸了一波粉。
但是,WEY这个牌子的车属于高开低走,2020年VV7月销只有1000多台,和当年的辉煌形成极大的反差,甚至有一些落寞,VV6反倒成为目前品牌销量最高的车,去年一共卖出了42293台,月均在3500台左右,属于矮子里面拔将军。
我相信,长城对WEY的销量一定是不满意的,毕竟自己旗下有太多热销车型,比如SUV界的特别受欢迎的哈弗H6和哈弗M6、主打年轻市场的小鲜肉哈弗F7和哈弗大狗、皮卡界的“王炸”长城炮……反倒是当年寄予厚望的VV6和VV7现在不温不火,长城习惯了销量霸榜的日子,转头看看自己旗下的WEY,似乎也就一台坦克300还被人提起,不免有些“伤仲永”的感觉。
说到底,WEY的VV6和VV7还是太偏科了,尽管车辆的外观和内饰B格很高,但是三大件在这个价位没有优势,而且那颗227马力的2.0T发动机,各项数据看起来都很漂亮,可实测成绩和UNI-K差不多,关键是油耗一点也不低,同时VV7早期动力系统匹配不顺畅、7速双离合变速箱反映迟钝的问题很明显。
虽然WEY从VV7到VV6也一直在升级,但如果你喜欢驾驶和操控,那WEY的车都不是你的菜,VV7和VV6只适合将你舒适地从A点带到B点,这一点与后轮离地的UNI-K非常相似。
不过,VV7是中型SUV,车身有点溜背的感觉,从定价、定位到调性与UNI-K非常相似,而VV6是低一级别的紧凑型SUV,整体造型属于传统SUV,但是价格区间与UNI-K重叠。所以相比之下,VV7与UNI-K其实更具可比性。
在家用方面,VV7轴距占优,UNI-K车长占优,都有不错的后排空间,同时VV7全系前驱,而UN-K还有两款四驱配置,虽然是适时四驱,但是也照顾到了一部分人的特殊需求,剩下的就是看设计,两台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取向,就看你更喜欢哪一种。
接下来我们聊聊领克01(17.98-20.18万)和领克05(17.58-23.58万)。
如果说WEY代表“轻奢”,那么领克则强调的是“个性”,曾经我也一度为领克捏一把冷汗,极度另类的设计、高冷的销售政策,时不时还弄个限量版玩一把饥饿营销……每一样都在与主流群体的消费习惯对着干,这对于一个全新品牌来说非常大胆。
但是,领克01作为领克品牌的首款车型,与WEY的VV7在同一年上市,严格意义上说比VV7还晚了半年,可是到了2020年,领克全品牌销量已经突破了17万台,而同时间的WEY全年销量只剩下8万台不到,所以长城心里肯定是着急的。
当然,领克的三大件在国产车中是比较到位的,这也归功于沃尔沃带来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这也是领克01和05的优势,其中01在2021款后已经将2.0T低功率版本升级到了218马力,变速箱也全部换成8AT,同时还有254马力的2.0T高功率四驱版本,与05基本一致。
相比UNI-K,领克01和05受制于4600mm不到的车长,以及2700mm出头的轴距,双双被归类于紧凑型SUV,其中05还是个正统轿跑SUV,后排头部空间更加缩水,这就注定在后排空间一项,01和05在空间上会被定位于中型SUV的UNI-K打败。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是“后排买家”,对他们来说后排的权重比并不高,所以领克01和05的三大件会非常有杀伤力。尤其是01和05的四驱版本,其中05官标6.7秒、实测7秒出头的破百加速和其他国产SUV相比堪称降维打击,01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
目前看来,在车辆定位低一级的前提下,01的价格区间总体比UNI-K贵了2万左右,05的起售价也是贵2万左右,顶配一下贵了5万左右,其中01和05的四驱版本,19.98万的起售价比UNI-K的顶配定价还贵,已经跨入了主流合资紧凑型SUV的区间,甚至还有不少合资中型SUV可选,比如大众探岳、别克昂科威、雪佛兰探界者……所以阻碍领克01和05销量的关键点还是价格,但凡领克愿意价格往下降一点,那销量肯定能比现在增加不少。
接着我们来聊聊星途揽月,这台车在3月18号上市,售价16.89-22.99万,很多人将这车与UNI-K放在一起对比,同时这车的上市时间也卡在UNI-K上市的前几天,但我始终认为星途揽月与UNI-K并没什么关联。
我们先不提星途揽月的定价比UNI-K高了不少,关键点在于星途揽月是4970mm车长、2900mm轴距的中大型SUV,比UNI-K还要高一级别,而且这还是一款全系2-3-2的7座SUV,与UNI-K对应的完全不是一类消费人群,星途揽月是留给7座刚需的消费者去考虑的。
最后,还有一款中型SUV也在这个价位,那就是比亚迪唐的燃油版。
目前唐的重心放在了纯电和插混上,但是补贴后23.68-31.48万的价格,已经跳出了这个价位,而2021款的燃油版只剩下16.58万一款配置了。
比亚迪很有意思,有点像技术宅,早几年别家都想尽办法玩高端化、大搞噱头的时候,比亚迪一直不为所动,专心倒腾各种新能源技术,比如全新的DM-i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还有主打性能的DM-p系统。
不过,比亚迪的核心技术全在新能源上,而新能源车相比燃油车没有价格优势,据说今年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也将落地,我们可以期待一下,但是我估计这个高端品牌的车不会便宜。
除了已经上市或者在售的车型外,还有两台暂时没有上市,但是近期被拿来与UNI-K比较最多的两款车:WEY摩卡与吉利星越L。
我们首先聊聊摩卡,目前这车连预售价都没有,但会在3月内上市,不知道是想在价格上给个惊喜,还是怕定价太高吓到我们,但不得不说,现在长城起名越来越有文艺范儿了,总结下来就是:“初恋”骑着“赤兔”背着“炮”牵着“大狗”去喝“摩卡”。
摩卡这车定位也是中型SUV,车长4875mm、轴距2915mm,每一样都在和UNI-K“贴身短打”,而且还以微弱的优势打赢了,如果说VV7与UNI-K的竞争度只有80%,那么摩卡就是90%以上,但摩卡已经明确是定位高于VV7的品牌旗舰车型,参考现在VV7的指导价,正式上市之后的价格区间应该会高于UNI-K,但大概率不会超出太多。
并且,摩卡会提供插电式混动与燃油版两种车型,其中燃油版很有意思,是全新的E20N 2.0T发动机+48V轻混系统+9速双离合变速箱的动力总成,发动机可以输出213马力、320牛米,支持米勒循环,热效率达到38%;变速箱则是长城自己研发的,是全球首创的横置9速双离合变速箱;此外,摩卡的高配车型竟然还带主动电磁悬架,所以我们可以猜一猜,高配车型会定到多少钱?
据说测试过的媒体所说,WEY给这台摩卡下了猛料,相比VV7和VV6上那套E20CB 2.0T发动机+7速双离合变速箱有不小的进步,等上市之后我也会去试驾一下,看看WEY是不是真的解决了一直以来被人诟病的缺点。
配置方面已经确定的是摩卡会加入非常全面的驾驶辅助功能,以及奔驰新S级才用上没几天的AR-HUD,同时车机系统也会有所提升……不过这些大概率是高配车型才有的东西,此外,摩卡在设计上也很有意思,外观依然是升级过后的“轻奢”风格,但是内饰却更加大胆地走起了极简路线,像特斯拉一样中间竖块大屏,外加一块窄窄的全液晶仪表,不过倒是没有类似特斯拉那种毛坯房的感觉。
除了摩卡,还有吉利的星越L,目前的消息是这车会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市,车长4770mm和轴距2845mm数据比现在的星越长出不少,但是比UNI-K还是短了一些,有点奇怪的是,星越L这样的车长、轴距其实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型SUV了,可是官方还是给这台车定位于紧凑型SUV,难道说吉利也想学凯迪拉克玩一玩越级下探?
星越L初看和星越没什么直接关系,不仅尺寸比星越大了一圈,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款传统SUV,而星越却是轿跑SUV,在设计上也没太多相似的地方,按官方的说法,星越L名字里的“L”,并不代表是星越的加长版,这里面其实有Larger(更大)、Luxury(豪华)和Liberate(颠覆)的意思……嗯,听个乐呵就好。
我觉得,星越L最有看头的地方是内饰,它的中控屏幕和副驾屏幕是连在一起的,整个中控面板就是一块大的屏幕,据说还会搭载吉利最新的数字智能座舱系统和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
在三大件方面,星越L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整车基于CMA架构打造,同时还有“218马力2.0T发动机+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和“238马力2.0T+8AT变速箱”两种动力总成,前者用的是领克01 2.0t低功率版的发动机,后者与星越2.0t版本保持一致,这两套动力总成表现也是不错的,尤其是后者那套动力总成,在星越上的发挥非常不错,应该也有带适时四驱的版本。
写在最后
综合来看,长安在过完年之后相继推出三款新车,看来今年很有想法,而UNI-K又是这其中的绝对重心,不得不承认,UNI系列的车都是“颜王”,UNI-T当初仅凭一张“脸”就已经惊艳众人,如今UNI-K又将长安的外观、内饰设计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加上不算太高的价格,UNI-K现在流量爆棚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我看到网上甚至有人将UNI-K与本田冠道、UR-V,以及福特锐界放在一起对比,说什么“他们的新对手”来了之类的话,这就有些夸张了,我们还是要放平心态,UNI-K就是一款设计好看、空间够大、科技配置比较齐全的中型SUV,但是它的产品力并没有超越15-20万这个价位,和其他竞品车型相比,UNI-K更多是靠这一张“脸”在这个价位中打出差异化。
虽然长安UNI-K目前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是这次性能测试的结果有些拉胯,UNI-K目前的主要短板还是集中在驾驶方面,比如测试过的媒体就说这车的油门调校不太好,底盘悬架也软得过分了,即使是小幅高频振动,也会让车身出现波动,快速转向时下车身会大幅侧倾,还有麋鹿测试和紧急制动测试中出现双轮离地……而这些其实都会影响到后续UNI-K的销量,乃至整个UNI系列的口碑。
毕竟,我们所喜欢的“好车”,不仅仅要长的好看,更关键的是在那副好看的皮囊之下,还要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即使灵魂没有那么有趣,但至少我们也希望不会有什么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