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文字鉴别与释读 马贺山

 (2018-01-08 12:59:03)

原文地址:夏朝文字鉴别与释读    马贺山作者:马贺山我发现了夏朝文字

夏朝文字鉴别与释读   马贺山

——--—【禹王碑】所录为何?

“禹王碑所录为何,为什么数千年来号为大家的人物都一个个望而却步?或许它就这么在寂寞中静静地等待那些真心为民的人前来破译,只有那样的时候,那样的人,也就是在对的时候遇上对的人,才可能与禹王心有灵犀,一点即通。”

这是一名叫零分的网友在网上发的一篇短文【岣嵝峰,禹王的峰】中的几句话,话不多,却引起了我的无限情思和共鸣,他对岣嵝峰禹王碑的情感,很浓厚,意见也很中肯,很有见地,马氏一言以蔽之,凡事心诚则灵。首先应该说明我不是那个真心为民的人,来破译【禹王碑】的,我只是有闲暇,而又衣食无忧,做做学问而已。我破译【禹王碑】,深知需要费时费力,为了弄清【禹王碑】的真伪,为了弄清【禹王碑】是不是夏朝文字,为了弄清我手中祖传的象牙文和带篆字的甲骨文,我才进入了古文字领域的。没想到一弄就是几十年,我自认为,我对【禹王碑】、【夏禹书】、【莱丘铭】、【仓颉书】、象牙文、甲骨文、玉版文等夏代文字及夏代以前的文字,情有独钟,象网友所讲,“心有灵犀,一点即通。”这也许就叫一种机缘吧。

【禹王碑】的真假,关系到夏朝到底有没有传世文字流传下来,关系到夏代到底是史前史,还是信史,关系到今日学界大师对夏朝文明的认识上,是公正客观的还是主观臆测,固执己见。通过对【禹王碑】的破译,我感到,做学问,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随大流,对大师盲目信任,对大师五股投地,顶礼膜拜,只会窝在郭大师的鸡翅膀底下,裘锡圭的古文字之路,即可说明问题。

对于【禹王碑】,古文字界的那么多的权威人士,不看好,为什么,权威人士的时代局限性很大,当他们将甲骨文当成中国最早的文字的时候,你说【禹王碑】是夏朝文字,他们会认为你不正常。由于人们的视角不同,态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为夏朝文字我耗费了很多时间,当我弄清了读懂了【禹王碑】文字及内容以后,我知道,夏朝的历史大门,已被打开,夏朝的文明曙光,已露端倪,霞光满天的时刻,即在眼前。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已经找到了打开夏朝大门的钥匙,用这把钥匙,即能顺利的将夏朝文明的大门打开了。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在中国的古文字界,曾出现过一个奇怪的反常现象,就像黄河东流入海一样,在河套处出现了一个曲折,转了一个大弯,然后才继续一泻千里,奔腾入海。自然界的河套现象是自然形成的,而古文字界的河套文化现象完全是人为制造的,是一个障碍,是一条鸿沟,令人望而生畏,不敢逾越。以胡适、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站在西方学者的虚无立场上,否定中国的五千年的文明史,生说东周以上无史。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主流派,一直很欣赏顾颉刚的中国的古史是曾累造成的观点,他们长期将商朝定为中国历史的开头,商朝以前称为史前史,或神话传说时代。他们长期将这些观点,当成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千篇累牍的大肆宣传。他们先是怀疑夏朝没有文字,进而又提出汉字起源在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创造汉字的是劳动人民,那里出土的刻划符号,即是文字的孑遗。有中国首席科学家之称的李学勤、李伯谦二位先生已明确表态,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刻化符号,可能是夏代文字。而古文界的一些大师,也先后对【禹王碑】进行了表态,郭沫若在[水龙吟]一诗的开头写道:'商盘孔鼎无存,禹碑本是升庵造’

古文字专家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一书书中写道:'商以前的文字,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没见过,岣嵝碑是假的.....’

.当年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一书中,说过这样的话:'夏禹的岣嵝碑'是道士们假造的;现在我们能在实物上看见的最古的文字,只有商朝的甲骨和钟鼎文.’ 

容庚在金文编的自序中说:“今由说文而上朔金文,由金文而上朔甲骨文,则其沿革之迹,固昭然可考。而谓甲骨文以前有所谓夏禹岣嵝碑红岩刻石,而商末有所谓的比干铜盘铭者,吾不信也。。。古之作书者,世传自仓颉始,凡此诸书传说,荒渺无稽。”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鲁迅可以信口雌黄,因为他是小说家,他不懂古文字,或很少研究古文字,说对说错,情有可原。古文字专家则不然,你不研究,则不要乱讲,而大师则不管那一套,胡乱讲了,总会留下笑柄的,总有人会质疑的,大师绝不是全能,在古文字面前,你永远是小学生,你永远应该在学习,否则徒有虚名。毫无顾忌地往【禹王碑】上吐口水,是学识不足和修养不足的表现。

通过马氏的多年探讨和摸索,我认为,学术主流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怪圈,与古代传统的观点,与古代专家学者的理论,背道而驰,相去甚远。古人云:仓颉造字。今人说:汉字是劳动人民造的。古人云:独体为文,合体为字。今人说:刻划符号就是原始文字。古人云:文字产生在黄帝时代,距今约五千年。今人说:汉字产生在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或八千年的贾湖遗址。古人云:上古有【仓颉书】、【夏禹书】、【禹王碑书】流传后世。今人说:那都是后人伪托,不可信,甲骨文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客观上讲,古代人应该比今人更了解和熟悉上古时代,但在具体研究实践中,弄得今人反倒比古代人更了解上古时代,今人对上古时代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事不通。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不能不怀疑他们的观点了。原来这些从东洋和西洋镀金归来的大师,都站在他们老师的立场上,用虚无主义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历史,研究中国文字,所得出的结论,与传统观点相左,也就不奇怪了。我为什么不能接受他们的观点,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沿着古代先贤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当我用了十年时间,破译了上古三书一百一十七个古文字后,我知道,我已攀上了古文字的高峰,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览众山小之感慨。过去,我对郭大师,鲁大师,唐大师,容大师是很尊敬的,高山仰止,自读了他们对禹王碑的评论后,认为他们也信口雌黄,说话不负责任,很随便,态度不可取,他们在我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进而再读他们的著作,更发现问题多多,大师的局限性更大,与古代大师许慎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耳语,若许大师与仓颉相比,许大师也不过是一个小学生而已。一个人再有学问,一个人学问再大,也要对上古文字有敬畏之心,对造字圣人仓颉有敬畏之心,一旦你忘乎所以,口无遮拦,想哗众取宠,你的人品德行也就暴露无遗,决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这一点请后来者千万引以为戒,不可重蹈复辙。

【禹王碑】为什么当今的古文字专家学者,都不认识,原因很简单,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抱着固有成见,你就是古文字大家,仍然不会认识,文字不是天生就会的,需要去认,去熟悉,去学习,反复琢磨,反复推敲,反复比对。跟什么比对?跟甲骨文金文比对,【禹王碑】作为未知文字,作为上古文字,只能跟甲骨文和金文比对,发现与甲骨文、金文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字形,不同的文例,不同的内容,做出不同的判断,此方法是用以后证前的方法,是鉴别夏朝文字的唯一方法。我之所以决定要破译【禹王碑】,就是有一个信念,不管【禹王碑】是真是假,是夏朝文字还是后人伪托、杜撰,我一定要弄清楚,弄个水落石出,揭开它的本来面目。

首先我们先看第一个字:此字由三个部件组成,一个是站立的人字——了{了内有一点,表示眼睛。},这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人字为,侧面人字形,一竖表示人的躯体,一撇,表示胳臂,无其他写法。} 。第二个部件为:两横一竖出头,表示人被木桩绊住。第三个部件为,两只手形,一长一短。这是一个会意字:用两手去救被木桩绊住的人,乃承字。此字形从未出现过,故放在甲骨文之前,是合适的。

再看第二个字:第二行倒数第三个字,由两个带眼睛的人组成,会意两人走到一起,为行。而甲骨文的行字是十字路口,示意可行。从会意的角度看,两人走到一起,是行的本意,要早于甲骨文行字。此字形从未出现过,故放在甲骨文之前,是合适的。

再看第三个字,第三行倒数第二个字,一个带眼睛的人,旁边是一个耜形,即佀字,古时佀、似、姒,通用。姒,指大禹。此字形从未出现过,故放在甲骨文之前,是合适的。

再看第四个字,第五行第四个字:弗,由两个掉头的人组成,会意不字,这是弗的本意。而徐中舒则在甲骨文字典中解释弗字,两竖为箭杆,箭杆被绳子捆住,有矫正的意思。其实,这个解释并不确切,箭杆本身就是直的,无需矫正,用绳子矫正箭杆,此说不确。甲骨文的弗字应是用绳子捆住两个人,只有人才能发出“不”声,在目前所有的甲骨文、金文字典中,所有的解释都采用徐中舒的用绳子矫正箭杆为弗说,实际上,他们不知道弗字是由两个断头人演变而来,只有人才能发出“不”声。此字形从未出现过,故放在甲骨文之前,是合适的。

以上我只举了四个例子,从这些例子看,【禹王碑】的文字大部分要早于甲骨文,其字形从未在已知的文字中出现过。这样的文字定在甲骨文之前,是完全正确的。顺便说一句题外话,古文字专家曹锦炎先生拿【禹王碑】与六国文字比对,结果得出了是越国的越王碑。方法不一样,思维不一样,南辕北辙,可见一斑。

以上是从字形上分析,可见【禹王碑】的文字,要早于甲骨文。再从文例上看,【禹王碑】的文例,有其自己的特殊地方,除“北过冀而奠”一句是五字外,其余都是四字一句。如“承帝冢然”意为:受舜帝之命,冢宰{大禹的官职名}答应{治水}。再如“泸洹往行”意为:{大禹在}泸水洹水之间来来往往。再如:“娰若忘鸟”意为:大禹象忘了故乡鸟地。在【夏禹书】开头两字为,出鸟,即进入故乡鸟地。【禹王碑】的鸟,与【夏禹书】的鸟,字形有别,写法不同,但从象形角度看,都是鸟字,这不是巧合,鸟地在何方?【禹王碑】提到的北过冀,从北面走过冀州,就是指大禹的故乡鸟地。【夏禹书】中出鸟之后,就说到聂子,子是对大禹的尊称,聂指聂北,古冀州。聂子是指冀州的大禹。两文比照,人名、地名,都是统一的,可以说,天衣合缝,无懈可击。再如,“水庐弗长”意为:水到房前不要再涨了。这样解释文中的四字一句,文通字顺,水到渠成。如果看一看广大网友收藏的夏代玉版文字,很多都是四字一版的,【禹王碑】的文例完全符合夏朝人的习惯用法,而非马氏的胡说八道。

从内容上看,【禹王碑】是一篇写大禹治水的铭文,从受舜帝之命,到誓师出发,往行于沮水即泸水、邕水、洹水、卫水之间,奔波于华山、恒山,泰山,衡山四岳,大禹善于用有才智的人治水,重视祭祀,忘了故乡鸟地,最后治水成功,从内陆到边疆,再见不到洪水泛滥。当我破译完【禹王碑】全文后,我又读了一遍【禹贡】和太史公的【夏本纪】,【禹王碑】四水四山冀州衡阳之名与【禹贡】和【夏本纪第二】的记载吻合,现将有关水名,山名摘录如下,仅供比对参考:【禹贡】篇云:

《尚书.禹贡》原文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簵、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攸同。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夏本纪第二

夏禹 ,名曰 文命 。 禹 之父曰 鲧 ,[【索隐】《汉书·律历志》云“ 颛顼 五代而生 鲧 ”。] 鲧 之父曰 帝颛顼 , 颛顼 之父曰 昌意 , 昌意 之父曰 黄帝 。 禹 者, 黄帝 之玄孙而 帝颛顼 之孙也。 禹 之曾大父 昌意 及父 鲧 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当 帝尧 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尧 求能治水,群臣四岳皆曰 鲧 可。 尧 曰:“ 鲧 为人负命毁族(鲧这个人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 鲧 者(比较起来,众大臣还没有比他更强的),愿帝试之。”于是 尧听四岳,用 鲧 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 帝尧 乃求人,更得 舜 。 舜 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 鲧 于 羽山 以死(把鲧流放到羽山,最后鲧就死在那里)。天下皆以 舜 之诛为是。于是 舜 举 鲧 子 禹 ,而使续鲧 之业。

尧 崩, 帝舜 问四岳曰:“有能成美 尧 之事者(有谁能广大帝尧事业)使居官?”皆曰:“ 伯禹 为司空,可成美 尧 之功。”舜 曰:“嗟,然!”命 禹 :“女(汝)平水土,维是勉之(要努力办好)。” 禹 拜稽首,让于 契 、后稷、 臯陶 。 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你还是快去办你的事吧)。”

禹 为人敏给克勤(禹为人聪敏机智,能吃苦耐劳);其德不违(他遵守道德),其仁可亲(他仁爱可亲),其言可信(他言语可信);声为律(他的声音就是标准的音律),身为度(他的身躯就是标准的尺度),称以出(凭着他的声音和身躯就可以校正音律的高低和尺度的长短);亹亹(wei)[勤勉不倦的样子]穆穆[庄敬,恭敬,严肃],为纲为纪(是百官的典范)。

禹 乃遂与 益 、 后稷 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命令诸侯百官发动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行山表木(一路上穿山越林,树立木桩作为标志),定高山大川(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 禹 伤先人父 鲧 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居室简陋),致费於沟淢(yu)(把资财用于治理河川)。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桥(带鉄齿的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还装载着测量四时和定方向的仪器),以开九州,通九道,陂(bei)[筑堤围堵不使溃决]九泽,度九山。令 益 予众庶稻(他令益给民众分发稻种),可种卑湿(可以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命 后稷 予众庶难得之食(他令后稷赈济吃粮艰难的民众)。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粮食匮乏时,就让一些地区把余粮调济给缺粮地区,使各诸侯国都有粮食吃。) 禹 乃相地宜所有以贡(禹考察各地的物产情况,规定了应该向天子缴纳的贡赋),及山川之便利(并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以便弄清诸侯朝贡时交通是否方便)。

开九州:

禹 行自 冀州 始。

冀州 :既载 壶口 (先完成了壶口的工程),治 梁 及 歧 (又治理了梁山和岐山)。既修 太原 (治理好了太原地区),至于 岳 阳(一直到太岳山之南)。 覃 ( tan ) 怀 (地名)致功(修治好覃怀以后),至于 衡漳 (又继续修治了衡水和漳水)。其土白壤(白而松软)。赋上上错(其赋税属上上,即第一等有时也杂有第二等),田中中(田地属于第五等)。 常 、 卫 既从(常水、卫水疏通了),大陆(大陆泽在巨鹿)既为(也修治完毕)。 鸟夷 皮服(鸟夷部落的贡品是皮衣)。夹右 碣石 ,入于海(河)。(其进贡路线是绕道碣石山向西,进入黄河)

海岱维青州:堣夷既略,潍、淄其道。其土白坟,海滨广潟,厥田斥卤。
田上下,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维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为牧,
其篚酓丝。浮於汶,通於济。
海岱及淮维徐州:淮、沂其治,蒙、羽其蓺。大野既都,东原底平。

沇(兖)州 : 济 、 河 (济水与黄河之间)维 沇(兖)州 :九河既道(这个地区的九条河都已疏通), 雷夏 既泽(雷夏积蓄成了一个大湖), 雍 、 沮 (ju)会同(雍水和沮水汇合流入泽中),桑土既蚕(土地上种了桑,养了蚕),于是民得下丘居土(民众能从山上搬下来定居在平地上)。其土黑坟(黑而肥沃),草繇(茂)木条(长)。田中下(这里的田地属中下,即第六等),赋贞(赋税属下下等,即第九等),作十有三年乃同(十三年乃有赋,与八州同)。其贡漆丝(这一地区的贡品是漆、丝),其篚(fei)织文(还有用竹筐盛着的有花纹的锦绣)。浮于 济 、 漯 (ta),通于 河 。(进贡时走水路,由济水进入漯水,然后进入黄河。)

扬州 : 淮 海(北据淮,南距海)维 扬州 : 彭蠡 既都(彭蠡汇成了湖泊),阳鸟所居(随阳之鸟,鸿雁之属,冬月居此泽也)。 三江(松江、钱塘江、浦阳江)既入(入海), 震泽 (地名)致定(安定了)。竹箭既布,其草惟夭(少长曰夭),其木惟乔(高),其土涂泥。(竹林密布,野草繁茂,树木高大,土质湿润。)田下下(田地属下下,即第九等),赋下上上杂。(赋税属下上,即第七等,有时可居第六等)贡金三品(金银铜),瑶、琨(瑶和琨,皆美玉也)、竹箭,齿(象牙)、革(犀皮)、羽(鸟羽)、旄(牦牛尾), 岛夷 卉服(岛夷人穿的花草编结的服饰),其篚织贝(用竹筐盛着的有贝形花纹的锦缎),其包橘、柚锡贡(命令进贡包好的橘子和柚子)。均(顺水行) 江 海,通 淮 、 泗 。(由大海、长江进入淮
荆州 : 荆 及 衡 阳(北据荆州,南及衡山之阳)维 荆州 : 江 、 汉 朝宗于海(这地区有长江、汉水注入大海)。 九江 甚中(长江在此分为九道,甚得地势之中), 沱 、 涔 (cen)已道(沱水、涔水已疏通), 云土 、 梦 (云梦之泽)为治。其土涂泥(土质湿润)。田下中(田地属下中,即第八等),赋上下(赋税属上下,即第三等)。贡羽、旄(牦牛尾)、齿(象牙)、革(皮革),金三品(金银铜),杶(chun椿木)、干(gan柘zhe木)、栝(gua桧gui木)、柏(柏木),砺、砥(砥细于砺,皆磨石)、砮(可做箭头的砮石)、丹(丹砂),维箘簬、楛(hu),三国致贡其名(特别是可做箭杆的竹子箘簬和楛木是汉水附近三个诸侯国进贡的最有名的特产),包匦菁茅(包裹着和装在匣子里供祭祀时滤酒用的菁茅),其篚玄纁玑(珠类)组(绶类)(用竹筐盛着的彩色布帛和穿珠子用的丝带), 九江 入赐大龟(有时根据命令进贡九江出产的大龟)。浮于 江 、 沱 、 涔 、 汉 (进贡时经长江、沱水、涔水、汉水),逾于 洛 (转行一段陆路再进入洛水),至于 南河 (

梁州 : 华 阳 黑水 (东据华山之南,西距黑水)惟 梁州 : 汶 (岷山)、 嶓 (bo嶓冢山)既蓺(可以耕种), 沱 、 涔 既道(已经疏通), 蔡 (蔡山)、 蒙 (蒙山)旅平(修好了道路), 和夷 底绩(在和夷地区的治水也取得了成功)。其土青骊(青黑色)。田下上(田地属下上,即第七等),赋下中三错(赋税属下中,即第八等,有时是第七等或第九等)。贡璆(qiu美玉)、鉄、银、镂(lou可以刻镂的硬鉄)、砮(nu做箭头的石)、磬,熊、罴、狐、狸、织皮。 西倾 因 桓 是来(由西戎西倾山经桓水运出),浮于 潜 ,逾于 沔 ,入于渭 ,乱于 河 。(从潜水船运,进入沔水,然后走一段山路进入渭水,最后横渡黄河到达京师。

道 渭 自 鸟鼠同穴 ,东会于 沣 ,又东北至于 泾 ,东过 漆 、 沮 ,入于 河 。(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向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

东渐于海,西被 流沙 ,朔(北方)、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于是帝赐 禹 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

道九山: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砥柱、析城至于

王屋;太行、常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
桐柏至于负尾;道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汶山之阳至衡山,过九江,
至于敷浅原。

大海到泰山之间是青州:在这个地区堣夷平治之后,淮水、淄水也得到了疏通。这里的土质色白而且肥美,海滨一带宽广含碱,田地多是盐碱地。田地属上下,即第三等,赋税属中上,即第四等。进贡的物品是盐和细葛布,有时也进贡一些海产品,还有泰山谷地生产的丝、大麻、锡、松木、奇异的石头,莱夷地区可以放牧,所以,那里进贡畜牧产品,还有用筐盛着用来作琴弦的柞蚕丝。进贡时,走水路,由汶水转入济水。 
大海、泰山到淮水之间是徐州:在这个地区治理了淮水、沂水,蒙山、羽山一带也可以种植作物了

“常山”, 禹贡原作“恒山”,《史记》避汉文帝讳改。恒山原在今河北省曲阳西北,为恒水所出, 位于太行山东北的河北省境内,其高岭名大茂山。至汉时定为北岳,并于其地置常山郡。 

“太华”,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县南十里,汉时定为西岳。自西倾 至太华,是从青海东部西倾山,东连陇南至陕南的整个秦岭山脉,居雍州南部,亦即梁 州北界。

“衡山”,为荆州境内长江以南之大山。上文既已叙毕荆州的长江以北之山,此山自即当时已为北方所知的长江以南今湖 南省内之衡山。按“衡”上《禹贡》有“于”字,成“至于衡山”。

(解读:

这样,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方到南方,天子的声威教化达到了四方荒远的边陲(chui)。于是舜帝为表彰禹治水有功而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天下从此太平安定。) 

         

我对【禹王碑】的破译如下:

承帝冢然,翼辅雝卫。灾

洚矢发,沮洹往行,三河

飞涌。北过冀而奠,姒若

忘鸟。宿岳麓庭,昶溢酉祈,

水庐弗长,往求永定

华岳泰衡。崇楚事裒,劳

余神禋,鬯曼吉徙。南渎

衍昌。衣则食备,万邦

宁,疆无漾漭。

【禹王碑】释义如下:

[禹王碑]的内容是专门写大禹治水的,从受舜帝命开始写起,从冀州出发,往返于灉水卫水沮水洹水之间,奔波于华山恒山泰山衡山之处,常宿高山脚下,大禹为了浚水,几乎忘记故乡鸟地和亲人,而令他不能忘记的是,治水之余,以烟祭神,以酒飨神.神灵昭示:迁徙大吉.由于大禹在治水过程中,用了有才能的人疏导水源,才获得治水成功.南方的沟渠已经顺畅,草木兴盛,丰衣足食,万邦安宁,从边疆到中原,再不见洪水泛滥.   

洹水注:{引百度百科}洹河,又名安阳河,古称洹水,是安阳境内一条古老而重要的河流。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戊子贞,其咬于洹泉”的字名,这说明洹河见之于文字记载,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洹河东流入内黄至范阳口入卫河,全长约170公里。洹水入卫河后向北流去,最后汇入海河,从天津入海。

通过以上的比对,可见【禹王碑】的文字内容,与【禹贡】和【夏本纪第二】内容几乎一致,这说明【禹贡】不是后人的追记,更不是战国人,按战国的情况写的,今人的结论和推测,主观臆测大于客观事实,实在不可信。试想一下,夏朝到战国有近一千七八百年的时间,谁有这样的想象力,能够虚构将近两千年前的历史和地理,而不被当时的学者揭穿。难怪郭沫若将尚书中的虞夏书,当成是孔门的小说,他作为一个十分保守的历史学家,有如此的奇思妙想,并不奇怪。笔者认为,【禹贡】是夏朝的史官用夏朝的文字记录下来的当时的历史,正像【夏小正】、【连山】、【山海经】、【夏训】、【夏书】一样,都是夏代的书籍。这些书籍是用什么载体传下来的,笔者推测,是用简册和帛书传下来的,因为连落后于夏王朝文明的先商,都有典册,夏王朝作为统治王朝肯定有典有册,有帛书,夏天子的权威要大于商诸侯,这样的认识应该是正常的,而郭沫若却得出了相反的结果,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一书中强调:'我们根据周初的记载“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周书。多士],可以知道夏代先人无册无典。典册就是记录,,夏代既无记录,则夏民族是否已经发明文字,还是一个问题。’我觉得这种推理不能成立,殷先人有册有典,不影响夏代先人有册有典,郭沫若却得出相反结论,因为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夏代先人就该无册无典。这是什么逻辑,用这种混乱的思维模式去研究夏朝以前的历史,可想会是一个什么结果,郭大师的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从字体上看,【禹王碑】是科斗篆,对于科斗篆,前人论述很多。亦称“科斗书”、“科斗篆”。篆字(包括古、籀)手写体的俗称。因以笔蘸墨或漆作书,笔道起笔处粗,收笔处细,状如蝌蚪,故名。

此名初见于汉末,卢植上书称“古文科斗,近于为实”。

郑康成《尚书赞》称:“书初出屋壁,皆周时象形文字,今所谓科斗书。”

元代吾丘衍论证科斗书形体的形成是:“蝌蚪为字之祖,象虾蟆子形也。今人不知,乃巧画形状,失本意矣。上古无笔墨,以竹梃点漆,书竹简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古谓笔(笔)为聿,仓颉书从手持半竹,加画(画)为聿

伪孔安国《尚书序》亦云:“鲁恭王坏孔子旧宅,於其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皆科斗文字”,始以科斗之名为先汉所已有,然实则此语盛行於魏晋以后。...他又曾逐一品评儒家经籍,如其论《书》道:“治天下之法,见于虞夏商周之书,其详且密如此,宜其克享天心而致时雍太和效也。所以然者,盖有心法以为治法之本... ”

“科斗书者出于古文,因科斗之名,又饰之以形,不知所起,或云颛顼高阳氏所制。”

“蝌蚪为字之祖,象虾蟆子形也。今人不知,乃巧画形状,失本意矣。上古无笔墨,以竹梃点漆,书竹简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古谓笔(笔)为聿,仓颉书从手持半竹,加画(画)为聿 。”

从以上所引,皆认为:蝌蚪书,或称科斗篆,实指虞夏商周之书,科斗书者出于古文,这里的古文指仓颉古文,而非今日学界所说的战国古文。科斗篆又可称夏篆,夏篆就是夏朝的官方文字,夏,大也,夏篆也可称大篆,这里的大篆指仓颉大篆,而非今日学界所说的史籀大篆。马氏为什么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点,因为古文字界长期以来,不承认夏朝有文字,如果有,也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刻化符号。实际情况根本不是那样,夏朝文字,唐虞文字,黄帝文字,都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文字,都是客观存在的文字,这些文字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人偏要说东周以上无史,商朝是中国历史的开头,夏朝是传说时期,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用此话概括学界研究商以前的历史,并不为过。

综上所述,【禹王碑】的文字是真是假,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还是之后的文字,关键在于能不能破译,怎样破译,只有你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考证工作之后,你才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凭道听途说,凭主观臆测,信口雌黄,本身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对读者不负责任  ,对祖国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负责任,这样的态度不可取,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是缺少文化修养和道德的表现,是素质不高的表现,请君嘴下留德。

【禹王碑】是夏朝流传有序的传世文字

从【禹王碑】的文献记载来看,应该说,它是流传有序的。

1,最早记录【禹王碑】的是《吴越春秋》记载:“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授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东汉赵晔撰《吴越春秋》,离现在已经两千年,东汉赵晔撰《吴越春秋》一定是有所本的,东汉距夏初也有两千年,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传抄,传刻,传写,传印,是完全可能的。2,《一统志》载:“岣嵝衡山主峰也,故衡山亦兼岣嵝之右。”《明史地理志》载:“县北有岣嵝,衡山之峰七十二,在县者凡七,而岣嵝廻雁二峰为最著。”

3,《湘中记》云:“岣嵝山有玉揲,禹按其文,以治水。”

南北朝的《粹玑录》云:“萧齐高祖子烁,封贵阳王。时有山成翳游衡岳,得禹碑,摹献之王。王宝之。爱采佳石翻刻,始见于世。”

相传大禹父亲鲧被尧选中治水,采用造堤绳坝的办法治水,达九年之久,不但没有把水患治住,水患反而变大。舜继位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察看,他发现鲧治水不力就把鲧杀于羽山(今山东郑城东北)。舜又根据四方部落推举,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继承父业,开始头七年治水也没有取得成效。但他顽强不屈,一方面与老百姓一起凿山挑土,一方面找治水良法。一天,他治水来到衡山,舜说黄帝把一部以金简为页、青玉为字的治水宝书藏在衡山上,但具体在什么地方却无人知道。大禹治水心切,就杀了一匹白马,祷告天地,接着他便睡在山峰上几天不起。直到第七天晚上,他梦见一位长胡子仙人,自称苍水使者,授与他金简玉书藏地密图。醒来后他按照密图寻找,果然找到了这部书。他抱着宝书日夜细心研读,求得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大禹按照书上指点,率领众百姓凿山开石,疏通壅塞,把危害百姓的洪水引进江河,归顺大海。大功告成后,大禹把金简玉书送回原来的地方,仍用盘石压盖起来,并在岣嵝峰上刻了一块碑。后来,人们就把大禹杀白马以祭祀的山峰叫做“白马峰”,把掘出宝书的山峰叫做“金简峰”,把那块石碑叫做“禹王碑”。

4,有关禹碑的记载,早在唐代,韩愈、刘禹锡就有诗咏禹碑。韩诗云:

  岣嵝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朴奇。

  蝌蚪拳身薤叶披,鸾飘凤泊拿蛟螭。

  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

  我来咨嗟涕涟湎,千搜万索何处有?

刘诗云:

常闻祝融峰,上有神禹碑。古石琅玩姿,秘文璃虎形。

 5, 唐代即有禹碑是无疑的了。明末岳麓书院山长,人称嵝山先生的吴道行着《禹碑辨》曰:

考《吴越春秋》,载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授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此禹碑之所从来久矣,历千百年无传者,道士偶见之,韩文公、刘禹锡索之不得,致形之诗词。宋嘉定壬申(1212),何致游南岳,遇樵者导引至碑所,始摹其文。过长沙,转刻之岳麓山顶,隐藏三百馀年,至明嘉靖癸巳年(1533),潘太守(镒)搜得之,剔土塌传,朝野始复睹虞夏之书。

 6,关于衡山《禹碑》的文字记载,见于西晋和南北朝时代。晋罗含《湘中记》:“岣嵝山有玉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

7,南朝宋徐灵期《衡岳记》:“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夏禹导山通渎,刻石名山之巅。”

8,三国时魏人张揖选编的《广雅》一书(隋代续修,因而未列入前文中的“最早”),中有“岣嵝峰,上有神禹碑”之句。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一文中,也记载了'禹碑皆蝌蚪字’的内容,但未记位置,。

9,唐以前专门记载南岳衡山的典籍均记载禹碑在“云密峰”。如徐灵期《衡岳记》、唐李冲昭《南岳小录》,至宋陈田夫《南岳总胜集》则主采云密说,实记岣嵝说,并特别说明是受韩愈影响。原文为“传云。昔有道人。见之于岣嵝。后韩文公有是句。今两出之”。

10,唐李冲昭《南岳小录》:“云密峰,昔夏禹治水登此峰,立碑记其山,高下丈尺,皆蝌蚪文字。” 

11,《总胜集》记述在峰腰上部,“常有祥云覆之。峰半有禹碑。禹王至此。量之高四千一十丈”(峰高五千三百余丈)。

唐代徐彦《五宗禅林观空录》说南岳著名高僧希迁的徒弟水县曾在岣嵝峰的石洞壁上见到过碑文。

12,明杨用修《禹碑歌序》:“神禹碑在岣嵝峰。”他的释文为夏朝文字的发现与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开山之功,为研究【禹王碑】和夏代文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慎不是古文字专家,但他的释文却让自称甲骨文专家,金文专家的人汗颜,他的释文就像一座历史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面前:“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13,王世贞《禹碑说》:“禹碑在岣嵝峰”

14,清张九钺《禹碑释文考》:“《岳麓志》曰禹碑在岣嵝峰。” 三是云密峰,南北朝刘宋徐灵期《衡山记》:“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碑下有潭,流水萦之,最为胜绝。”

15.南宋陈田夫《南岳总胜集》:禹碑“昔有道人见之岣嵝”;“云密峰西有大禹岩,峰斗有禹碑”。

16,王象之《舆地纪胜》:“禹碑在岣嵝峰,又传在衡山县云密峰,昔有樵人风见之,自后无有见者。”等等。

17,清代钱泳所述最为赅要“三代已有文字而今不传,所传者唯《大禹岣嵝山碑》、《比干铜盘铭》、《周宣王石鼓文》……及《诅楚文》之类。前人有信之,有疑之。

18,【宋·方翥·石鼓诗】虫文鸟篆不可识,如读岣嵝神禹碑。

19,《游宦纪闻》载:“何贤良,名致,字子一。宋嘉定壬申(1212年)游南岳,至祝融峰下。按山志,禹碑在岣嵝山。询樵者,谓采樵其上,见石壁间有数十字。何俾之前导,过隐真屏后,渡一二小涧,攀藤扪葛,至碑所。为苔藓所封,读之皆古篆,五十余字俱难识,字高阔约五寸许。取随行市历模之,归旅舍凑成本。何贤良过长沙,便将它摹刻于岳麓山,久之没于蓁莽不见。” 

20,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石志》:“若有德业,则为铭文。按俭 此说,石志 宋 齐 以来有之矣。”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颂敦铭》:“铭文十五行,凡古篆一百五十二字。”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铭文最古,旧史所称,黄帝 始作。” 

21,「至孔子观书于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乃删其善者,定为《尚书》百篇。」刘知几则说孔子得四代典籍,集为《尚书》百篇。

从东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流传世间不可谓不长,请问天下有几碑文,能像【禹王碑】这样,文字记载详实,源远流长,影响如此广泛。再从东汉上述夏朝的二千多年,历代史官和读书人辗转传抄,传写,传阅,传递,鲜为人知的保存在高墙皇宫之内,只有极少数的人,能看到夏代人用夏朝文字,记录的大禹治水的颂歌。我说【禹王碑】是天下第一碑,一点不为过,名副其实,无论是从文字形式还是到思想内容,从时间传播到各地名人翻刻,【禹王碑】的影响之大,影响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可以说,它就是流传有序的夏朝的官方文字,是不被学术主流认可的夏代文字,因为古文字界的学人只认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刻化符号,因为田野考古只挖出了陶片片上的刻化符号,因为郭沫若早就下了结论,半坡遗址出土的刻化符号,就是原始文字的孑遗。

【禹王碑】,不朽的夏代碑文,记载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大禹治水的英雄业绩,【禹王碑】将光耀千秋万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