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药,竹茹!
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茎秆的间层。
竹皮、青竹茹、淡竹茹、竹二青、青子竹。
青秆竹:常绿乔木状。秆丛生,顶端稍下弯,幼时被白粉。秆环、箨环均被毡毛,秆箨长,短于节间,脱落性,箨鞘背面无毛。箨耳显著。箨叶呈狭三角形。枝簇生,主枝较粗长。小枝具3~4叶,叶片狭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短柔毛。花枝每节有单生或簇生的假小穗,近圆柱形而微压扁,先端尖,淡绿色,小穗有小花5~8朵。
大头典竹:常绿乔木状。节与节间微作“之”字形折屈,顶端下垂。节上密被棕黑色毡毛;箨鞘大,幼时近革质,背面具深棕色刺毛,老时硬纸质;箨耳极小。箨舌边缘齿裂。箨叶小,卵状披针形。枝簇生,主枝粗长,小枝具7~10叶;叶片矩形兼披针形,上面有小刺毛。花枝每节有单生或簇生之假小穗,呈矩形兼披针形,黄绿色,干后呈枯草色。含花6~10朵。
多生于平地或丘陵,为常见栽培竹类。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
全年均可采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
卷曲成团,不规则丝条状或长条形薄片状。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或黄绿色。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昧淡。
微寒性,味甘。归胃经、胆经、脾经。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用量4.5~9克,煎服或熬膏服。用治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抗菌。
含多糖、氨基酸、酚性物质、树脂类、黄酮类成分、对苯二甲酸-2' -羟乙基甲基酯、松柏醛、2,5-二甲氧基一对苯醌、对羟基苯甲醛、丁香醛、对香豆酸、阿魏酸、香荚兰酸。
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1、治肺热痰咳:竹茹、枇杷叶、杏仁各9克,黄芩4.5克,桑白皮12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2、治百日咳:竹茹9克,蜂蜜100克。竹茹煎水,兑入蜂蜜,再煮沸服。每日1剂,连服3剂。(《湖北中草药志》)
3、治齿龈间津液,血出不止:生竹茹60克。醋煮含之。(《千金要方》)
4、治小便出血:竹茹一大块。水煎服。(《世医得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