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见《心经》的绝对境界(8)
(接上文)
三、文中有「道」方成「经」
在托勒的新作《当下的觉醒》中看到了这么一段引言:「『经』是一种充满能量的真理指引,它以寓义精深的箴言、警语的形式出现,没有太多概念上的精细讨论。」
又论及「如老子的《道德经》平铺直述、简洁有力,看不到非必要的心智思考,但往往经文中所指出但没说出的部分,远比说出的部分更为重要。」这些都是我们在读经时,须多加留意的地方。
中国韩愈有句「文以载道」的话,我想要用它来检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是经典与否,是再适合不过的了。而我个人也常有发现,所有的经典几乎都有个共通处,就是「阐明实存的道理」,无论是宗教、科学,还是人文艺术,无一不以「实存」为依归,这就是「道」。
至于各方经典的作者们,似乎也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就是坦然磊落、开放严谨,内容处处充满了各种「探索和研究」的精神,仿佛要将他们自己整个生命,都要融注到作品上来似的。我想,大概是他们都体认到生命的可贵,趁活着的时候,就该尽情的燃烧,尽可能的把他们所有的潜能,都给活出来吧。要不,留着干嘛呢?
如《心经》就是有关心灵核心领域非常精要之作。里头没有半句废话,没有洒狗血的激情,也没有琐碎的故事情节。只有精简的文字,和斩钉截铁的谛语,平铺直述的如实道来。
「疏而不漏、密不容针、平易如实、韵味无穷」,我想当是它最好的写照。不过,话说回来,经典还是以「读通」为要。否则,其为害之深微,是不可小觑的!轻则自陷迷茫,重则走火入魔,岂不慎哉。
四、白话化后的《心经》
一般在坊间所看到的《心经》两百陆拾个字,一气呵成的紧密排开,中间没有任何标点符号。不论是对经典原味的保留,还是艺术美感的呈现,我是绝对赞成要原封不动的流传下去。
然而,基于教学上的便利,我们也不得不将其「段落化」以方便讲解说明,甚至于把原文也给「白话化」。
于是,我有发觉到,被我白话化后的《心经》实在很没味道,真像一篇很不入流的口语文章。对那些和《心经》已有深厚情感的前辈大德们,恐怕看了都会倒胃。在下也谨此深感致歉,并望能见谅。
其实《心经》本身的「原文」真的很美,它的平易,会平易到任何一个中学生都念得出;它的朴实,又是那么个单刀直入,不假任何修饰;至于精炼嘛,恐怕任凭哪个大文豪都无法增减一个字。若论其文字体裁,真要算得上是一流的艺术创作。
但是毕竟时代久远,千年前的白话已经不是当今的白话了。对现代人来说,也或许实在太过于精炼浓缩,和古老了……(未完待续)
弘扬正知正见中道传统文化
做幸福睿智圆融大写中国人
充分挖掘转化千年圣贤智慧
为重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努力奋斗!
文章看完,借您积德行善的手,帮忙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