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是有限的,而我们本身其实是无限的,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十七天

本文图片由宁静喜悦拍摄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十五章“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这个章节是昨晚看完的,可以说阅读这部分内容是非常轻松的,这个轻松并不是作者写的浅显而读起来不用费脑子,而是我以往的惯性思维在发起威力,关于戏剧、关于史诗,离我的生活和精神家园远了些,无力也无兴趣去啃这类书籍,自然对如何阅读也就不太上心,所以阅读到这个部分,只当资迅了解一下,阅读速度也比之前章节的快,划的重点和喜欢的句子也要少。我知道这是我的惯性思维,在这个点上,我就随了我的惯性思维,往后阅读的日子里会不会遇见戏剧、史诗从而喜欢上了它们,那谁又说的准呢。

作者在谈到如何阅读故事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些读书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小说时,会想把阅读的时间拉长,好尽情地品味,浸淫在其中。”有些吃惊呢,我原以为只有自己是这样的,包括看我喜欢的电视剧也是如此,作者的这个洞察,看来有类似阅读习惯的人有不少呢,我有许多的同类。又再一次验证凡事种种,别以为自己是独特的,当俯视芸芸众生,相似的观点比比皆是,那不过都是头脑的特质罢了。

关于阅读故事书,以《战争与和平》为例,开始阅读时因为人物众多,搞不清楚彼此的关系,名字陌生又难记,容易混淆,作者指出因此很多读者读了个开头就读不下去而放弃了。开头的难读在这个方面我自己也深有体会,那些巨著,包括那些优秀的电视连续剧,比如近年来几部好片《权力的游戏》《长安十二时辰》《琅琊榜》等等都有类似的情况,如果缺乏耐心认真看下去,那将损失精彩优秀的作品给自己带来的感动和成长。也因此当我遇到开篇难读的书难懂的电视剧时,我会想也许这是一本好书一部好片,告诫自己别急慢慢看下去,往往不会让我落空。

对于开篇难读的巨著作者是这样劝导我们的:“就算一开始不太清楚,也不要焦虑。事实上,一开始本来就是不清楚的。故事就像我们的人生,在生命中,我们不可能期望了解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或把一生全都看清楚。”多么睿智的劝导,类似的智慧宝藏在这本书里尤如夜空的星星,繁星满天。

抒情诗比史诗好读,大多数的抒情诗作者归纳为是爱与时间、生与死、短暂的美与永恒的胜利之间的冲突,而这些冲突会打开我们的心灵,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会喜欢抒情诗的原由吧。史诗难懂难读,是因为不仅需要打开心灵,更需要有让心灵更上一层楼的勇气。作者在指导我们如何阅读抒情诗时举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看着这些优美动人的诗句,我的心灵被浸染感动:“我曾窥见时间之手的残酷,被陈腐的岁月掩埋就是辉煌的代价。”“断垣残壁让我再三思量,岁月终将夺走我的爱人。”我们不知如何表达的感受被伟大的诗人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我们的心灵岂能不被打开呢。

这个章节的最后一句:“而在放下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对这首诗所有的体会,可能更超过我们的认知。”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是有限的,而我们本身其实是无限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