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要出文学经典

京剧艺术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元素于一身的综合艺术。文学,在京剧艺术中,应该是第一位的,所以中国有“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之谚。从理论上说,在文学体裁分类当中,戏剧文学(剧本)是和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个文学门类。从实践上说,由中国到世界,由元代的关汉卿到明代的汤显祖,清代的孔尚任到西方的莎士比亚,其戏剧作品,不乏文学经典,甚至在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在中国的元代,戏剧剧本就是作为文学作品之种类成了文学史上的亮点,可谓坐了头把交椅。它不仅出了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高明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戏剧文学作家,也出了《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汉宫秋》、《西厢记》、《琵琶记》等一大批文学经典。甚至,发展到明代,还出现了诸多的戏剧文学流派,如临川派、吴江派等等。历史上,经典的戏剧文学作品即剧本,经常是脱离舞台被人们当作纯文学作品来阅读审美的。大作家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主人公林黛玉不仅有葬落花之异举,而且有读《西厢》之雅趣——想必,这也是曹雪芹读《西厢》的原型写照。就是到了近现代,历史上的戏剧文学经典,也常被选入学校的教科书来作为语文教材的。

相比之下,有着二百年历史的,有着数千剧目的,被誉之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其文学价值和地位,是绝对的等而下之了。对此,人们大可不必讳言。京剧艺术,不仅缺少新创作的文学经典,甚至,连原有的文学经典(如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及原有的戏剧文学经典(如元杂剧,南戏),一经被改编为京剧搬上舞台,其文学的经典意义,也被不同程度地消解,反而回归不了文学经典的行列。虽然这些文学经典被改编为京剧搬上舞台之后有些人物形象突出了,感性了,但这并非文学元素加强所致,而是表演元素的加入所致。试问: 《京剧剧目词典》所列五千三百来个剧目,有哪一部的剧本能作为文学经典被人们阅读审美并传诵? 有哪一部戏的戏剧文学被载入了近现代中国文学史册? 据我所知,没有。一方面,京剧艺术是国粹,是国人的骄傲;另一方面,京剧文学却入不了文学史,这实在是一种尴尬和讽刺。这不是人们排斥阅读戏剧文学,而是京剧艺术中缺乏文学经典引不起人们的阅读兴趣;这不是近现代中国文学史排斥戏剧文学,而是京剧艺术中的文学上不了大雅之堂。据说,台×已经出版了京剧剧作家齐如山的十卷文集,很可惜,这位一生主要精力放在了戏剧文学创作上的人物,最终也没有出现被公认的戏剧文学经典之作。

京剧艺术缺少文学经典,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不必讨论的问题。现在需要研究的是:为什么中国的戏剧艺术走到了京剧的里程,其中的文学经典缺少了?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人想以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谈一些看法——我谈这个问题,自感有些底气不足。但是旁观者清。圈外人没有偏爱。这倒是一种优势,可以避免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弊端。

京剧艺术所以没有出现文学经典,京剧的艺术体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戏剧艺术,从关汉卿的杂剧到高明的南戏再到汤显祖的传奇,及西方莎士比亚的话剧,其艺术皆属剧本中心体系,他们真正实践了“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作家根据自己的生活、思想、素质、灵感,独立地创作出了自己风格特色的戏剧文学,他们的剧本是名副其实的戏剧中心。在此基础上,才是各个演出团体和演员的二度创作,这是表演绕着文学转,表演演绎文学,表演依附文学。而京剧,则恰恰相反。京剧艺术属于表演中心或曰表演至上体系。文学,在京剧艺术中,成了店小二,剧本绕着表演转,文学演绎表演,文学依附表演。京剧的表演至上艺术体系,颠覆了传统的文学在戏剧当中的首位规则,夺取了文学在戏剧当中的霸主地位。京剧轻视了文学,自然,文学也就轻视了京剧。文学经典,只好从京剧舞台之上飘忽而过,花落别家。

京剧艺术所以没有出现文学经典,还和京剧历史上的“角儿”制有关。

事物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这在哲学上叫做一分为二。京剧历史上的“角儿”制,有其优越性,如推出中坚人物形成京剧流派,等等。但也有其缺憾,如剧本依附“角儿”而不能发挥戏剧文学的独立性。戏剧文学如果连个性都不能出现不敢出现,那还能出什么经典? 从关汉卿到莎士比亚时 代,表演家都是为剧作家演戏。而到了京剧“角儿”制时代,这个规则又遭颠覆,是剧作家为“角儿”写戏,是剧作家写“角儿”戏。我听高阳“齐如山的故乡”的朋友说: 谚有“没有齐如山,哪来梅兰芳”。其实,应当说是“没有梅兰芳,哪来齐如山”,即没有“角儿”,哪里来的为“角儿”写戏的“角儿”剧作家? 我常想,如果齐如山不是处在“角儿”制时代,而是处在关汉卿汤显祖时代,他是有可能写出戏剧文学经典之作的。即便他写出的剧本不被任何“角儿”情有独钟,那么,作为文学经典,它照样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

写到这里,我还想提及一些有关的问题。京剧“角儿”制,已经影响到其他艺术领域,如话剧,就出现过围绕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群体“角儿”创作的苗头;如歌坛,当今又出现了什么“量身定做”,即歌曲作家围绕固定歌手即“角儿”来写作。这样发展下去,有可能重蹈京剧艺术“角儿”制的覆辙。

京剧艺术所以没有出现文学经典,还和京剧艺术的文学定位特别是唱词的语言定位有关。

京剧的文学定位,不像杂剧、传奇、昆曲乃至京韵大鼓那样,讲究唱词的雕琢,富于文学气质。同时,也不像一些地方戏那样讲究唱词的俗白,口语化。京剧艺术的文学定位,介乎于二者之间,实际是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状态。在京剧传统剧目中,其唱词语言,非文非白,非诗非谣现象甚至语言非规则现象,极为普遍。用“充斥”二字来形容,并不过分。对于这一点,我想,人们不可用约定俗成、听众能够理解其义、甚至称之为京剧的唱词“特点”之类来为其辩护解脱,问题就是问题,毛病就是毛病,不好就是不好,低劣就是低劣。文学的经典,首先是语言的经典,而戏曲的唱词,则是戏剧文学语言的最高体现。一部剧作,语言上粗制滥造,经不起推敲,甚至缺少必要的起码的规范,连小学教师都可以判定为造句不合格,怎么可能成为文学经典呢? 京剧艺术的文学元素缺少光辉,亦失之于其文学定位特别是唱词的语言定位不科学。或许,一些编剧们其用心在于追求京剧语音的雅俗共赏,但方式方法不当,结果有点儿非驴非马了。

京剧艺术中的文学创作者的总体水平,也是制约京剧文学提高难出经典的一个因素。

翻阅京剧剧目,其编剧,常常是无名氏。这个无名氏,是名副其实的无文学名气之士。传统上的京剧艺术之文学创作,除部分是专业作者之创作外,很多则是戏班子的集体创作或移植、改编。戏班子的艺人、表演家,一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二受表演至上的影响,他们有忽视文学修养的倾向(现在的表演艺术院校的学生,仍有这种倾向)。因此,其总体文学素质不高。为什么在京剧艺术中出了那么多的唱腔经典、舞蹈经典、造型经典,却少见文学经典呢? 原因就在这里,就在于从艺群体文学造诣有问题,不如其它方面的造诣深。京剧表演大师不少,京剧文学大家乏人。这样的素质结构,要出文学经典,当然难了。

对于京剧艺术为什么没有出现文学经典,我作为一个观众,只能提出上述这些。至于京剧艺术如何才能出文学经典,那就不是本文力所能及的事情了。不过,如果把京剧艺术缺少文学经典看作是一种疾病的话,那么,找出病因,则是病除的先决条件。如果说本文并非一堆废话,那么,其价值也就仅此而已。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认为: 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根,语言思维是一切艺术思维之母。我们的先民曾 明确提出过一个命题: 言(读说文学作品)之不足,故嗟叹(加重语气)之;嗟叹之不足,故长言(吟诵)之;长言之不足,故歌咏(音乐)之;歌咏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舞蹈,戏曲的表演)。这是经过实践和历史检验过的真理。没有语言思维,对交响乐芭蕾舞作欣赏解读,那是不可想象的,它只能是动物级别的音形愉悦,不会有社会意义。做为戏曲艺术的京剧,也要有根,这个根就是文学,根粗才会苗壮,有了戏剧文学经典,戏曲才会有大发展。做为综合艺术的京剧,各个元素都应当协调发展,实现完美结合,否则,将会出现畸形甚至残疾。

人们在抱怨京剧缺少青年观众。我想,这和京剧艺术缺少文学经典有一定的关系,和京剧艺术患上了偏瘫症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京剧文学能够进入中国文学史、能够进入学生的教科书、能够成为青年人的热心读物,人们还会发愁京剧没有青年观众么?

京剧艺术不可讳疾忌医。

国人特别是戏迷,对国粹也不可盲目崇拜,将孩子和澡水都视作宝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