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 魏氏伤科 “武林医生”的练功秘籍
在著名西医综合性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号楼,“藏”着一个古朴的中医科室——魏氏伤科,难得的中西医结合土壤、独树一帜的瑞金烙印。
魏氏伤科起源于山东曹县魏氏世医之家,1925年,第21代传人、中医骨伤科专家魏指薪只身一人来到上海开设伤科诊所,带来魏氏导引、功法与方药;此后,第22代传人李国衡、施家忠及门人将其内涵丰富完善,魏氏伤科成为以“内服与外用药相结合,手法与导引相辅佐”为特点的国内著名中医骨伤科流派;如今,魏氏伤科第23代代表性传人李飞跃、施荣庭、胡大佑推动着流派传承创新,同时以奚小冰为代表的第24代中坚力量也已崛起。
虽是海派中医流派,但魏氏伤科兼容并包,不仅融入了齐鲁之地的孔孟之道、中原文化的习武基本功,还有海派细致创新的文化内核。
2011年,魏氏伤科疗法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1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发展步入新阶段。
2012年起至今,魏氏伤科连续三次入选上海市中医药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魏氏伤科是上海15家中医传承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中,唯一落在著名综合三甲医院中的伤科流派,在全国也属罕见。
更罕见的是,每天清晨,在魏氏伤科的病房走道里,十几位身着白大褂的医生正在做每日必行的功课——练功。有患者给这里的医生送上雅号“武林医生”。
上图为魏指薪在瑞金医院草坪指导学生及进修医生进行伤科练功
01
放 功
向上滑动阅览
1)两足并齐靠拢站立,两手握拳附于两腰左右,拳心向上,身体要站立,头目向前方不要屏气,沉垂肩肘,全身放松不要用力,取其自然呼吸,这叫做定式。
2)左足向前方迈开一大步,右足在原位不动,同时左手向头顶睁开,手心向上,左肘向外侧微微弯曲,呈托天势。右手向前方尽量伸出,虎口向上,手指要撒开,肘要下垂,肩要放松,要开肩扩胸,左足踏地左膝屈曲向前,右足蹬地右腿膝伸直,腰杆子要挺直,两髋左右要平衡下垂,这叫做功势。
整个身体右上肢叫指路式,两髋叫做扣合式,在这个姿势摆正后,气络就会从内放到四肢和躯体的各个部分,这种练法就是一会自身经络气血的运行,因为经络锻炼可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
左足在前叫做左式。初练时会出现四肢发胀或麻木冷痛,这是正常现象。初练时一般不超过五分钟,如感到不能支持,即可改换右式,在改换时两手先缓缓握拳,两腿并齐站立,两手握拳附于腰部两侧,也即回到原来定式位置上。
3)左式练完后再练右式,在更换时如果身体过于劳累和疼痛,可以洗洗片刻。右式即右腿向前,左上肢向前指路式,右手托天式,姿势与左式相反,方法一样。
经过较长时期的锻炼,由疲劳疼痛而逐渐到气机通畅,并有一种轻松感觉,而后走向更成熟的感觉阶段,这是锻炼过程中正常规律。
02
收 功
向上滑动阅览
03
提 功
向上滑动阅览
04
降 功
向上滑动阅览
05
端 功
向上滑动阅览
端功时前四功综合的气、力、劲整体练法。
1)开始定式:身体站立,两足并拢,两肩下垂,不要用力,呼吸自然。
2)锻炼过程:
(1)左足向前跨半步,同时左臂屈曲,右臂向前猛然屈肘握拳,拳心向下,右肘冲向前方。左手握拳,拳心向上,形成左右手心向前向后对拉的姿势。这时两下肢略为屈曲,右膝的髌骨部分抵住左膝腘窝部,两足站平,足跟不能翘起。
(2)左腿由屈曲位向前站立,同时右腿从后方向前方跨出一大步,两拳随着膀臂伸直向前方猛击,以肩带肘、肘带腕、腕带动手的方式层层发力。而后两拳在像后上方击出(如鞠躬状),在身体前屈时骨盆向上用力,足跟要站平,膝关节要挺直,仰头两目向前平视,全身须协调,气力劲密切配合。
(3)上面动作锻炼后,原地不动,少待片刻之后,两膝下弯,同时身体挺正,两拳抱肘附于两腰间,形成骑马式,以后再逐步两腿站直,两手下垂,回到站立位。练完左式再练右式,方法相同。
本法为前四步功法的综合,可调和全身气血,增强手腕的力量,并提高肢体的灵活性及持久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