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铵膦为膦酸类除草剂,是谷氨酰胺合成抑制剂,以茎叶触杀作用为主,内吸性不强,木质部传导也很有限,无土壤活性。因此,正常用量下草铵膦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不能除根,很容易复发,持效期较短,且价格与草甘膦等相比又偏高,农民很难接受。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很好的方法,只需在草铵膦中添加一点乙羧氟草醚,增效作用十分明显,速效性好,持效期也长。
草铵膦无内吸性,是一种茎叶触杀为主的灭生性除草剂,杂草叶片吸收后,会导致体内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钝化,谷氨酰胺合成受阻,氮代谢紊乱,铵离子大量累积,从而破坏杂草细胞膜,阻止杂草光合作用,最终使杂草枯死。乙羧氟草醚为二苯醚类除草剂,能大大增加草铵膦的渗透性,使其被杂草茎叶快速吸收,铵离子很快在茎叶中累积达到阈值,并向根部传导,造成杂草根部铵离子中毒而死。因此,这样做死草更迅速,除草更彻底。除草以草铵膦为主,乙羧氟草醚只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常用配方为19%草铵膦水剂+1%乙羧氟草醚速效性更好:草铵膦除草一般需要5-7天才能死草,加入乙羧氟草醚后3天杂草即可中毒,5天即可死草。死草更彻底:草铵膦加入乙羧氟草醚后不仅能杀死地上部分,也能杀死杂草的地下部分,除草更彻底。持效期更长:草铵膦单剂一般持效期只有15天左右,加入乙羧氟草醚后持效期可达30-60天。除草谱更广:加入乙羧氟草醚不仅能杀灭常见的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还能杀灭马齿苋、莎草、异型莎草、香附子等对草铵膦抗性较大的恶性杂草。主要用于苹果、葡萄、芒果、荔枝、龙眼、梨、杏、樱桃等果园行间除草,以及西瓜、甜瓜、辣椒等收获后清园及非耕地除草。可杀灭绒毛草、黑麦草、芦苇、早熟禾、鼠尾看麦娘、马唐、稗草、野生大麦、多花黑麦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小麦、野玉米、鸭芽、曲芒发草、羊茅、野燕麦、雀麦、小飞蓬、马齿苋、异型莎草、香附子等。果园行间除草,在杂草生长旺盛期,每亩用200-300毫升,加水30-50公斤,对杂草均匀喷雾。持效期可达30-60天。非耕地除草,在杂草生长旺盛期,每亩用200-400毫升,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可杀灭几乎所有杂草,持效期可达45-60天。草甘膦在牛筋草上的节节败退,给了其他除草药剂“上位”的机会。草铵膦、烯草酮、精喹禾灵已取代草甘膦成为农户防治牛筋草的主流药剂。据了解,目前防除牛筋草主要是选用草铵膦,而且农资店大多都会建议农户配上烯草酮一起喷施,草铵膦(100毫升/桶水)+烯草酮(30毫升/桶水)的组合几乎成了农资店防治牛筋草的杀手锏。原因就是,草铵膦杀草速效,可快速杀死牛筋草,还可兼杀其他杂草,对作物安全性高,但持效期较短,仅15天。而且目前有农资店反映草铵膦也显现抗性苗头,农户按照每桶水100毫升的剂量除草会出现死草慢或不彻底的现象。而烯草酮对禾本科的牛筋草有特效,加之以前施用较少,目前尚无抗性,尽管要6-7天才见药效,不过持效期可达45天,两种成分一起使用可谓优势互补。无论是单用草铵膦,还是“草铵膦+烯草酮”组合药剂,给农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施药成本提高了,草铵膦每桶水(100毫升/桶)要10-12元,而以往草甘膦每桶水才4-5元。尽管草铵膦和烯草酮是目前防除牛筋草的热门选择,不过,一些药剂组合在田间试验中,同样表现出对牛筋草有优异防效。比如草铵膦与一些助剂,如植物油、有机硅等复配施用,能很好地促进草铵膦的吸收,增效30%以上。有些甚至能使除草效果翻倍,且与对照田相比,死草时间提前一半以上,死草彻底不返青,在低温或喷施半小时后下雨,药效不受影响。需要提醒的是,防除牛筋草药剂的选择固然重要,但防治时机也不容忽视。农民的除草习惯一般是看到草长高了、长多了,才喷药灭除,但像牛筋草这样的恶性杂草待长高时已极难防除,建议牛筋草长到3-4片叶子时防除效果最好,甚至小剂量的草铵膦都可以将其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