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学涛:难忘14岁那年春节走亲戚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难忘14岁那年春节走亲戚

作者 | 杜学涛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14岁那年,也就是1989年,我刚上初一,个子也窜高了,已经能掏腿儿骑28大杠自行车了,所以春节去我姑家走亲戚的差事就落到我身上了。

记得那年春节期间下了雪,初三早上吃过热腾腾的饺子后,老爸就给我交代道“今儿去你姑家走亲戚吧,个子恁高了,去看看你姑好叫给你发个压腰钱”,我迟疑了一下说:“去姑家王营庄路程很近,骑车子很快就到了,晚会儿再走吧”!其实我的内心有个小九九哩,心里窃喜道:“这不还能先到庄上瞅瞅谁家里放炮了拾炮哩”。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庄上的孩童们春节很少有钱买炮的,更多时候是拾炮,把拾到的炮攒够了,就和几个老对把蹲到墙根儿把炮掰开,炮药堆聚一起呲花,那个瞬间腾空而起的火光和烟雾看起来很过瘾。等我玩够了,才突然想起来老爸交代走亲戚的任务,赶紧去推自行车准备出发,车子上老爸已经把果子盒儿(呼啦啦)和一包糖准备好挂在车子把了,我一出门就故作潇洒地掏腿儿给车子骑上了。

出庄后路上的雪还没有化,我小心翼翼地骑着车子顺着车辙子一路上岗往东北而去。掏腿儿骑车子左右摇摆的姿势很难受,我回头看到车子印子呈S形,啥也顾不着了,由于出门就已经快11点了,尽管刮着北风,逆风而行有些吃力,但看到东边日头已经在我不经意间出来了,阳光合着风儿吹在脸上有些惬意,去姑家王营庄全程都是泥巴路,我怕路上雪划开了有泥泞不好走,就一路向北,抓紧赶路。骑行有三四里地的时候,身上开始微微发汗,往北远望的时候,已经看到王营庄的轮廓了,我姑家房子在庄前排,灰瓦白墙在冬日的阳光下映射出暖暖的感觉,想到在姑家能围坐在一起吃到火锅(五金厂的铜火锅),里边有飘着热气香喷喷的酥肉和丸子,我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

骑着骑着我腿突然间蹬空了,下意识低头一看,车子链子掉了,我赶把车子扎稳,随手找了个树枝子一手挑起链子一手摇着脚蹬,安链子才发现链环儿中有一环儿几乎快断了,就是因为它才掉的链子,我心里一慌寻思道:“这万一链子断了可咋整哩”,嘀咕着安好后,不经意间感觉身上的汗已经把后背浸湿了,手上沾上了烦人的黑乎乎的机油……

我抬头看看天,日头已经老高了,临近中午的阳光这会儿开始热了,路上的雪慢慢开始融化了,原本清晰的车辙子变成了有水渍的雪糕状,露出来黑泥,为防止摔倒,我推起车子赶紧走,越走越急,越急越走,脚上的棉靴湿了半截儿,不知是脚汗也不知是雪水。

好不容易走到杨树岗,出庄往北路上的雪已经开始化冻了,这个时候,车子上沾满了厚厚的泥巴,挡在了泥瓦上,推起来很是吃力,我有些沮丧地用树枝刮掉泥巴,望望头顶上的日头,约莫住快晌午了(小时候我还没有手表),心想这要是赶不上吃中午饭可咋办啊?80年代的电视圈,那可是一个武侠剧风行的年代,下午我还要在姑家看武打片《琥珀青龙》哩!我一筹莫展之际目光落在了果子盒儿上,若有所思,然后娴熟地打开盒子一个小角,漏出诱人的茶食疙瘩儿和米花糕,用细小的指头在里边费力地夹出来一个米花糕,仔细地咀嚼,真是又脆又香又甜呀!补充点能量后,身上感觉也有劲了,我又小心地封好果子盒儿,把大红的印着“福”字的果签儿摆正,扶着车子把果子盒儿和糖绑好,继续赶路。

我推着腻沉的车子咬牙前行到杨树岗庄后排,这不争气的链子又掉了,眼看就要错过饭时儿了,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啊!我气得狠狠的踢了车子一脚,这时不知从哪儿窜出来的一条大黄狗在我身后汪汪大叫,我刚要捡起一块石块砸向这条讨厌的狗,从庄上一户人家出来一位大婶,赶紧跑向我,老远就说“这是哪庄的客呀”?走到近前才发现认错人了,我赶紧满脸堆笑解释道“我是到后边王营我姑家去哩,车子坏了”,大婶很仁义,笑着对我说“后地不远就到了,这会儿雪化了,路上泥巴粘车子不好走,不如你车子就放俺家吧,下午你走到俺庄再推回家算了”,我一听真是个好办法,赶紧推车子到大婶家门前一个石磙靠好车子(那时候庄上人家都没有院子),拎起果子盒儿和白糖道谢后就小跑着往王营方向走去。

一路紧赶慢赶,当姑家房子轮廓越来越清晰、白墙越来越白的时候,我气喘吁吁地快步走进院子里,我姑正从厨房往堂屋里端菜吃饭哩,看着我头上冒着热气、满头大汗,脸蛋儿通红通红的,裤腿儿湿了半截子,笑起来对我说:“俺涛娃儿真是掐着饭点儿来看姑哩,来来来,赶紧进屋吃饭吧”!

屋里坐的满当当的,还有几个我不认识的客人,好吃的饭菜摆了一大桌子,当然我最喜欢吃的火锅摆在桌子正中间,我也理所当然地坐在了正当门儿,大家都有说有笑,议论着今年地里的收成好又是一个丰收年,欢声笑语之中伴随着电视机里的相声小品的欢呼声,真是其乐融融啊!我很快融入到这热闹亲切的气氛中,瞬间忘了这一路上的“狼狈”……

现如今,党的政策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宽阔明亮的“村村通”水泥路随处可见,当年的幼稚孩童已长成中年油腻大叔,我姑已近耄耋之年,春节走亲戚都是开车、骑摩托和电车,礼品都是鸡蛋、牛奶、饮料什么的,果子盒儿(呼啦啦)早已不见踪影,再也不害怕雨雪天走泥巴路了,老功臣28大杠自行车已经退出“江湖”多年……

作者简介

杜学涛,男,汉族,原籍社旗县兴隆镇大康庄,生于1976年,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1999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先后在社旗县李店镇、兴隆镇、大冯营镇政府工作,历任团委书记、纪委委员、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等职务,现就职于社旗县脱贫攻坚督查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