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现象看人际交往距离,合适的关系坐合适的位置
注意观察的话,乘坐公交车时候,如果有充足空闲座位,陌生人不会挨着坐,至少会间隔一个座位。
至于为什么,很简单,你去尝试坐一下,或者想象一下挨着座位与隔着座位的感觉就行了。
以此类推,不同单位人参加集体会议,会提前划分好座位,否则一定做的很随意,彼此不熟悉,不会很靠近。
再举个生活例子。
假设参加集体活动乘大巴车出发,你最后一个上车,发现前面双人座位中,只有主管那里还空着座位,你会如何办?
当然,聪明做法就是乖乖到后面找位置,哪怕主管喊你就坐也别认同,这是因为人际交往距离有个心理效应。
简单说,就是物理距离反映着心理距离,心理距离适应着物理距离。该远就要远,该近必须近,否则都是不舒服的。
在有许多空座时候,你与陌生人做的很近,彼此都会不舒服,如果是自家人坐的很远,一样也会不舒服。
那么,人际关系距离到底有何规律,美国学者霍尔给出了研究结论。按照物理距离分作四种,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
1、公众距离。属于陌生人距离,用作公众场合演讲、集会等使用,一般距离为3.5——7米。至于7米这个距离,是因为自然声音最远也就传递到这个距离。
2、社交距离。属于社会人距离,用作大量的工作、生活场合使用,一般距离为1——3.5米。比如银行有个“1米线”,一般正式会谈会隔着桌子就坐,彼此能目光对视,看到面部表情,听到对方声音,也就是这个不远不近的距离,达到视觉听觉感受很舒适。
现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政府一再呼吁的就是保持社交距离,切断病毒物理传播途径,这个距离就是一米以上。
3、个人距离。属于熟人距离,保持在0.5——1米之间,这个距离正好是彼此伸开胳膊能碰到,是身体可以支配最远距离。一般用于朋友、熟人交往,比如常见的办公桌椅布置,接待客人就坐等,这个达到可握手的距离。
按照个人距离画个圆圈,类似自我安全感保护圈,进入这个范围意味着朋友般的安全,亲近但是保持距离。
4、亲密距离。属于亲人距离,少于半米,没有距离,是家人亲人相处距离,位于这个距离意味着关系异常亲密,否则相当不舒服。反过来可以说明,如果家人之间没有亲密距离,意味着情感出现问题,比如亲子关系紧张,就要反思。这个亲密距离的极限就是触觉,对于亲密人际关系来说,身体接触意义重大,尤其对于婴儿心理健康来说抚摸拥抱不可缺少。
一般公共场合由于空间限制,原本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无法达到,只能临时靠近,由上可知,这个靠近距离基本属于个人距离,甚至达到亲密距离,因为是陌生人或者一般熟人,心理距离无法适应物理距离,短暂时间还可以,较长时间相处自然不舒适。
想一想,生活中要和谁坐得近,做到了吗?假设做到会感觉如何?要和谁要保持适当距离,做到了吗?假设做到又会如何感受?
既然物理距离反映心理距离,那么反过来可以利用物理距离促进心理距离,前提是双方都接受,比如这也算是恋爱法则效应吧。
因此,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合适的关系坐合适的位置,这是要有意识的,否则就是别人眼中的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