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一桩大买卖 公子哥大臣不差钱 老西唐太宗

诸位看官,这西游记通行本第十一回的回目叫《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唐史名臣写入西游回目的。通行本只有萧瑀,世德堂本只有魏征。可见这位名臣在《西游记》中的地位。

通行本舍为人熟悉的魏征,而将名气不太大的萧瑀写入回目。足见对这位名臣的喜爱。然而萧瑀开场的表现实在堪忧。小子前几天讲唐朝朝堂上的儒佛之争。傅奕上疏反佛,本来唐太宗还有点生傅奕的气。结果萧瑀公子脾气使然,暴力护法。又是威胁要对傅奕使用严刑,又是诅咒赌气。反而让唐太宗骑虎难下。最终还是二张上疏才让唐太宗有个台阶下。

而历史上萧瑀也是位很有公子哥脾气的直臣。被唐太宗屡用屡贬。说句难听点的话,这位萧瑀无论是在小说里还是在史实中情商都不太高。然而这样一位直男,在下一回却突然情商高了起来。傅奕的辟佛疏被否决后,水陆大会如期举行。而观音见机缘成熟,化作颠僧前来度化玄奘,并且用兜售袈裟和锡杖的方式来看唐僧是否有慧根。

有的影视剧为了突出佛法比袈裟更珍贵,做了如下影视化处理,既然观音化作颠僧。自然锡杖,袈裟也幻做破布,朽木。只有真有慧根之人穿着手持才能成为锦斓,宝杖。现代人三观比较奇特,这样处理。就有不少人在那发弹幕,说观音这样变化,谁能认出来呀。这不是钓鱼执法,忽悠人嘛。吴老爷子知道有人会这样想。所以写的很明白,锦斓袈裟和锡杖自始至终都是宝贝。

然而问题又来了,一个穷和尚拿着两件法宝兜售。如此招摇过市,难得没有引起恶人的歹意吗。就小子看,穷和尚可以当街售卖宝贝,说明了两点。第一点当时唐朝的长安治安好,当街出售宝物,不会突然窜出个泼皮牛二前来抢宝贝。当然更不会突然窜出两城管,说你是无证经营,将你的袈裟,锡杖没收。另一方面则很尴尬,虽然唐朝是当时的国际第一大都市,但是识货之人不多。书中明确写道有一位【有几贯村钞】的【愚僧】。看中了这件袈裟,只是他看这袈裟无非【艳艳生光】。知道上面点缀了不少宝物,但是别说袈裟赋予的含义了。就是这件袈裟世间所该有的价值他也看不出来。而观音一张口就以五千钱的价格吓退了愚僧。而这位愚僧比较嘴欠的是【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这两句一出是彻底的断了善根。

之后萧瑀出场,这位老公子哥是帝王之后,世代公卿。真正的不差钱。虽然如此,听到了七千两银子的高价,还是象征性的问了句【有何好处,值这般高价?】结果观音讲了一番佛理。说得萧瑀心花怒放,这方有了观音见唐王,化唐僧的因缘。这萧瑀虽然是臣,但却是江南顶级贵族的出身。而李世民虽然贵为帝王。但不要忘了唐朝是在何处起家的。一听闻这袈裟锡杖价格。老西性格使然。大为不悦,说道【那袈裟有何好处,就值许多】。

观音给萧瑀讲袈裟的好处,只讲了佛理。萧瑀便欣然接受,结果给李世民讲袈裟的好处,还得把做工的好处详细讲一番。最终李世民听得了这许多好处,觉得这波买卖值得做。前面的所作所为实在有些跌份。虽说老西表面上抠点,但是又讲究个局气。所以西游记中有了这样一段传神的表演【唐王急着萧瑀扯住,欠身立于殿上,问曰:“你原说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你见朕要买,就不要钱,敢是说朕心倚恃君位,强要你的物件?更无此理。朕照你原价奉偿,却不可推避。”】

这段文字实在太过有趣,唐太宗在某种程度上和现在的煤老板没什么两样。不过也许正是这种精打细算的老西精神,才有了唐朝的盛世。如此一看老西皇帝唐太宗还真有点可爱呢。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

海量有料资源,你不扫一下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