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家训影响了中国300多年,现在被奉为“治家之经”,值得一看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极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朝向快节奏无情感的机械化方式迈进。而适应了这种快餐文化的当代群众也在日复一日的商业化生活中逐渐迷失了我们最本真的文化根源。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现在很多的新时代家庭一昧的追求更高水平的现实生活,却连一个完备而系统的家规都不具有,他们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治家之本,理家之魂。
清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先生对于家庭道德,治家之法颇有研究,他的《朱子治家格言》一书中更是对“治家”做了全面而详尽的描述,其自成书以来,一直被社会各阶层奉为“治家之经”。
在生活习性上,书中强调晨而作,昏而息,即现在所说的规律作息。然而现代生活中,不规律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代名词。饮食失调,昼夜颠倒,夜不归宿等各种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这种极其紊乱的生活方式对人们的身体与精神都有着极大的伤害。此时一套完备的家规便有了强有力的制约与警醒作用,能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家庭生活上,朱柏庐先生从家室与父母两个方面做了简单的阐述。对于自己的小家庭,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生活可以不足够优越,但需足以温暖;感情允许磕磕畔畔,但绝不能破裂断绝;夫妻的恩爱是生活之本,家庭的温馨和睦是生存之根源。
对于自己的父母,我们需要尽儿女之孝义。我们每个人的前半生都紧紧依靠着父母,他们含辛茹苦的将我们抚养长大,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现在的我们固然压力很大,需要背负的东西很多,但人不可忘本,我们只需要把父母放在心上,在繁忙的工作与学习中抽抽空陪陪他们,哪怕一刻的闲暇,对他们而言,便是最大的幸福。
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朱柏庐先生强调要“依法而教”,即根据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及其自身的实际能力去一步步引导他,帮助他发展自身的优势,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反观现在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把自身的期盼与理想强加在子女的身上,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也造成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与不融洽的相处氛围。
在对待婚姻上,朱柏庐先生提出了“嫁女择嘉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的观点。在帮助子女寻觅配偶时,金钱是一个错误的评判标准——人可以无财,但不可无志;人可以无名利,但不可无骨节……所以说,人的品性和气节才是最为重要的。倘使因为一个人无权无势而拒绝他,那么目光绝对是短浅的;相反,如果因为一个人多财多金而选择他,那么时间必定会给你后悔的答复。父母对待婚姻如此,子女对待自己的婚姻亦是如此,切不可因为年轻意气,一时盲目而做出悔恨终生的决定。
由此可见,家规家训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它的形成也必然需要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培养。而我们能做的,便是读更多的书,经历更多的磨砺,有更多的阅历,从而能更从容的面对生活,更可靠的将这日月累积的智慧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