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最好的活法:学会低头
俗话说:“事不三思终有败,人能百忍则无忧。”
人生在世,之所以烦恼,是因为我们在有限的人生中,总是忙着争个对错,总是忘了适时地忍一忍,让一让,反而会收获更多。
正所谓,忍一言,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凡事争个是非曲直,是一个人的正义,但适时低头,是一个人的成熟。
余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学会低头。
低头不是认输,而是一种豁达
俗话说:“懂得恕人,受之不尽。”
面对别人莫须有的责备,与其抬头辩解,不如低头,用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是为豁达。
范纯仁,北宋时期的“布衣宰相”,范仲淹的二儿子。
虽然范纯仁在文学上造诣不如其父,却拥有非比寻常的豁达气度。
一代大儒程颐与范纯仁素有交往。
一天,程颐拜访刚刚卸任宰相的范纯仁,谈起过往,范纯仁显得十分怀念过去当宰相的岁月。
程颐不以为然,直言不讳:“你不觉得惭愧吗?过往很多事处理不妥。”
程颐时指出:“在你当宰相的第二年,苏州一带发生暴乱抢粮事件,你没有在皇上面前据理直言,导致许多无辜百姓受罚。”
“在你当宰相的第三年,吴中发生天灾,百姓没啥能吃,官员多次报告,你却置之不理。”
“在你当宰相的第四年,扬州发生洪水,到处都是流民,而你却不管不顾。”
范纯仁都一一低头道歉。
此后,程颐又指出了一些范纯仁的过失,范纯仁都一一认错。
后来有一次,皇帝召见程颐。
程颐偶然发现,自己之前指责过范纯仁的事情,范纯仁都向皇帝进言过,只不过因为好些原因都没有很好落实。
程颐红了脸,第二天专程登门道歉。
范纯仁哈哈大笑:“不知者无罪,您不必这样。”
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谦卑地认错,往往比桀骜地辩解更有力量。
适当的低头,不是认输,而是一种豁达的心态。
低头不是认怂,而是一种智慧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低头不是认怂,而是懂得收敛,厚积薄发。
人生苦短,适当低头,方能笑到最后。
司马懿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写照。
第一次低头,为了家族在乱世中保全。
东汉末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听闻司马懿的才能,征辟司马懿。
然而司马家,在当时曹操最大的敌袁绍的治下,如果贸然仕曹操,家族恐怕会受到牵连。
天下局势并不明朗,一旦曹操被灭,作为幕僚定会受到牵连。
于是,司马懿选择向局势低头,忍痛以轧断双腿的方式婉拒了曹操的征辟。
第二次低头,为了生存。
出仕曹操之后,司马懿极为谦逊,生怕在曹操面前被猜忌。
在辅佐曹丕争夺继承权的战争中,面对曹操、曹植一方的威逼陷害,司马懿自己忍,一次次低头,也教导曹丕忍让克制,一次次化解危机,最终辅佐曹丕继承王位,最终取代汉室称帝。
还有第三次低头忍诸葛亮的女装,第四次低头忍曹叡,第五次低头忍曹爽。
司马懿的一生,都活在忍这个字当中,曹家三代领导都想着法的想杀他。
凭借他超乎顽强的智慧和忍常人所不能忍,最终帮助司马家夺得魏国的权力。
忍的了风雨,才能在风雨中活下去,见到雨过天晴的彩虹。
低头不是认怂,而是用智慧,打败人生的挑战。
低头不是认熊,而是一种能力
古语说:“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懂得低头,懂得收敛,不显露不逞强,才会拥有扛起人生重担的能力。
韩信学会低头,忍得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
司马迁学会低头,忍得腐刑之辱,写成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
低头不是认熊,而是能力的展示需要低头,而低头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
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昂首迈着大步,不料进门时撞在门框上。
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
“很疼吗?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不管多高,如若要进门,就要低头比门低。
写在最后
低头的一刹那,决定了你的深度。
抬头的一瞬间,决定了你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