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梭罗为师,将自我隔离变成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

以杀伤力而言,新型冠状病毒似乎不如至今已导致超过3800万人死亡的艾滋病(AIDS)。然而当地球变成一条村,当开放成为社会的“界定性特征”(defining characteristic);而消费又已发展为一种生活方式,传染力强的“COVID-19”便足以移风易俗,改变世人从衣食住行到作息娱乐的所有习惯。

生活从此不一样。在这个意义上,新冠肺炎不是黑天鹅或灰犀牛,而是挑战传统智能、改写游戏规则与颠覆行为规范的“game changer”。遭此巨变,能够处变不惊,以平常心对待的又有几人?

如果人的应变能力没有与时俱进,那可不是宗教与哲学的错。生性忧郁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在2000年前已提醒我们,没有人可以踏足于同一条河两次,因为此刻的我与此刻的河在下一刻皆不复存在(No one ever steps in the same river twice, for it's not the same river and he's not the same man)。《易经》的概念“变易”,指宇宙的万事万物随时随地、无时无刻都在变化。这跟赫拉克利特所说的“变乃生命唯一的常态”(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in life)同一思路,也呼应了佛经常常提及的“无常”。

沃尔特·考夫曼(1921-1980),德裔美国哲学家,出生于德国弗莱堡,17岁时为逃避纳粹迫害孤身一人逃到了美国,1944年成为美国公民。二战中参军。战后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耶鲁大学任教。右图为他的著作《从莎士比亚到存在主义》。

可是,不管古往今来多少圣人花了多少唇舌为群众做好准备面对剧变;每次面对剧变,群众还是惊惶失措,怨声载道。这当然跟我们的心理结构有关。心理学有所谓“规避损失”(loss aversion)的概念,指一般人对损失的厌恶甚于对收益的喜好,所以总是在不适当的时候寻求或规避风险,结果在赌桌、股票市场甚至人生总是输多赢少。

其实“规避改变”(change aversion)的心理同样普遍,也可能是“规避损失”心理的延续和变奏。以创作“泰山”角色而知名的科幻小说家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认为,人是习惯的动物(creatures of habit)。的确,一旦掉入习惯的泥沼,适应了环境,我们就学会因循守旧,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于是,任何突变和大变都变成必须规避潜在的损失。规避改变的心理会对改革造成阻力。管理学上的“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就是要帮助无法因应新形势作出改变的企业克服内部对变革的抗拒和阻力。

如果害怕和抗拒改变是人性,求变又何尝不是?这是有关改变的悖论(the paradox of change)。只是我们希望世界改变往往只是为了迎合自己。研究尼采与无神论的哲学家考夫曼(Walter Kaufman)在《从莎士比亚到存在主义》(From Shakespeare to Existentialism)一书中指出,存在主义的真谛可见于其中一位奠基者齐克果(Kierkegaard,或译克尔凯郭尔)怎样改写马克思那句著名的箴言。

马克思说,哲人以不同的方式解读世界,但世界需要的不是解读,而是改变(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齐克果只动了一个字 (将“it”变为“ourselves”),但彻底改了箴言含义:最需要改变的不是世界,而是我们自己。

与齐克果英雄所见略同的是作家托尔斯泰(Tolstoy)。他说,“不断革命论”(permanent revolution)同样适用于人在道德层次上不断提升自己。奇怪的是世人朝思暮想要改变世界,却鲜有念及要改变自己(Everybody thinks of changing humanity, and nobody thinks of changing himself.)。

今时今日,既然保持社交距离可以拯救生命,自我隔离顺理成章成为一种被鼓励和被推许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勇敢的新世界”(brave new world),最如鱼得水的可能是作家。作家生活的两大要素是阅读和写作,都是一个人孤身可以做的事情,英文所谓“solitary acts”。很多人用智能手机玩“单人纸牌游戏”(solitaire),其实阅读和写作就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单人纸牌游戏。它不仅排遣寂寞,还会滋润心灵和开启心智。以“恶之庸俗论”(banality of evil)而广为人知的哲学家阿伦特(Hannah Arendt)未完成的遗作题为《The Life of the Mind》,所指的就是写作、阅读与思考的乐趣。

怎样将自我隔离(self isolation)变成自我反省(self reflection)和自我提升(self improvement)?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以美国作家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为师。

梭罗在名著《湖滨散记》(Walden,又译《瓦尔登湖》)详述他在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24个月近乎自我隔离的生活。他住在只有一间房子的小屋,除了久不久到城市与亲友用膳和与当地居民闲话家常外,他鲜与人接触。每天的生活就是思考、阅读、写作、散步和亲近大自然。

这段日子予梭罗很多启发,也留给后世不少警句。关于独处,他说:“旅途上的最佳伴侣从来都是自己”(I never found the companion to be so companionable as solitude)。何谓哲学家?他说:“拥抱智慧的人就是哲学家”(To be a philosopher is to love wisdom)。至于哪里是天堂,他说:“天堂在我们的头上,也在我们的脚下”(Heaven is above our head and below our feet)。

林沛理

(0)

相关推荐

  • 哲学家&作家周国平:面对困难,为什么我们总是逃避?

    哲学家&作家周国平:面对困难,为什么我们总是逃避?

  • 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去世 人类智慧的一盏明灯熄灭了

    法国哲学家萨特 1980年4月15日,奔波一生的存在主义一代宗师萨特在巴黎停止了呼吸.萨特的死不仅在法国而且在世界上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4月19日出殡时,巴黎约有5万人自动护送萨特的遗体到达墓地.灵车 ...

  • 闲言碎语(十)

    因为是连载,所以早有人问我,写了这么久,竟然连个明确的主题都没有,问我到底想说明什么?人家最想看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公务员与送外卖小哥工资上的脑体倒挂问题,为什么反而提都不提了?却总拿作家说事儿,竟然还 ...

  • 自我隔离的21天,这才是我们愿意托付终身的普罗旺世

    地盘说 自打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肆虐,全国人民便与之开始了拉锯战.在漫长的"战疫"里,那些细小的爱,总是成为我们内心深处的柔情. 今年的这个春节假期冗长而特别,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 ...

  • 人类源流——梭罗人

    梭罗人,又称索罗人,英文名solo man,1931-1932年间,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梭罗河谷20米高的阶地上发现的人类化石,此地称昂栋,所以有人把梭罗人也称昂栋人.有些学者鉴于索罗人与爪哇人以及北 ...

  • 繁星 | 梭罗的书桌

    松浦弥太郎,被誉为"全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在他的名作<日日100>一书里,松浦弥太郎能说出很多生活用品共处十年的故事. 松浦弥太郎很喜欢去跳蚤市场淘东西.有一回,他在 ...

  • 期货股票交易者要敢于“自我隔离”,建立自己和市场的“防火墙”!

    导读: 交易技巧和知识可以学习,市场经验可以累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起成熟的心理并迅速付诸行动,这却是一个长期的修炼.追求.领悟过程. 1 作为一个交易员,每天都会面对很大数目的输赢,责任和压力非常大. ...

  • 原创| 梭罗河不再温柔 印尼多处地区成泽国

    勿里洞秀丽的原生态风光.但印尼很多地方森林过度开发成荒山野岭,促成气候恶化,水土流失,下雨时就水灾.                    爪哇的Trenggalek 城区变成泽国.(印尼Liputa ...

  • 原创| 我在印尼邦加点唱《美丽梭罗河》的尴尬

    91岁的印尼民间传奇作曲家晚景凄惨,幸得华商苏显铭资助. 日夜奔流不息的爪哇梭罗河,孕育了地方特色文化,其贵族爪哇语(Bahasa Jawa Halus)被印尼人所折服:而歌曲Bengawan Sol ...

  • 原创|《美丽的梭罗河》 墙外开花? 欧洲与日本为之神魂颠倒

    借此也缅怀纪念印尼儒商.中山乡亲苏显铭先生,他对格桑老人一直予以关怀帮助,而且在格桑老人离世后不几年,也随之驾鹤西去了.小编特别感念在他做了手术后,还叫家人驾车来酒店探望我,没想到那是最后的诀别... ...

  • 入境加拿大自我隔离14天选择房间的标准

    目前加拿大官方对入境自我隔离居所的要求是:独立生活空间,与房子内其他住客不产生交叉机会,不能有老人家居住的房子,餐食通过外卖放在门外,无接触地接收.

  • 经典音乐:一曲《美丽的梭罗河》,开启一周美好心情!

    美丽的梭罗河 杜聪 - 20世纪龙音经典-民乐精曲-荒城之月 点击上方音乐,聆听最美经典音乐 人生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呵护一朵花开. 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