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古景:左口瑶村

瑶坡八景诗

蔗岭插云

名区高倚势崇嶐,瑞霭时屯气郁葱。

为拟太行亲舍近,教人长忆狄梁公。

屏山残雪

玉几云屏素影寒,庾公楼外秀堪餐。

更余积雪千年在,好据筠床带月看。

璇坂春耕

良田雅借玉衡名,斗柄潜催户外耕。

供职声传孝行里,馨香千载更丰盈。

松窗夜读

博士名家自李唐,云仍复拟破天荒。

松涛夜和书声静,谁似伊人趣味长。

印石横溪

峨峨争似砥中流,莫认群羊数万头。

好拟金章行出镇,他年端为兆封侯。

莲塘漾月

为羡名园任取携,看花玩月共于兹。

有时花月还相漾,便是莲塘花放时。

翠岩古佛

重岩积翠似优昙,石室天开置佛龕。

祈祷家家常顶礼,何时揽胜共幽探。

龙洞清泉

龙洞盘回有卧龙,泉鸣涧底玉琤琮。

烹茶釀酒来佳客,不换长安万户封。

蔗岭插云

舍北奇峰望不穷,云含秀色绿阴中。

更宜秋色来天半,相映高林片片红。

屏山残雪

青山横列翠屏开,雪有余寒压古梅。

窗外凝眸添画意,何须驴背灞桥来。

璇坂春耕

春闻布谷几催耕,台笠东菑看巳盈。

遥忆皇畿方劝劳,杏花照耀雨初晴。

松窗夜读

松林窗右几经秋,风动书声韵欲流。

每羡孙康吟雪下,吚唔万卷与神谋。

印石横溪

争看异石特横波,方正如章不厌多。

苔长绿痕添作绶,村西闲眺发清歌。

莲塘漾月

一轮明月照方塘,盛事犹传解语香。

今日但看波底镜,芙蕖宛在水中央。

翠岩古佛

灵气由来萃碧山,千年象教倚云间。

祥风此地常披拂,写入新诗古趣间。

龙洞清泉

洞口潆洄活水清,波流自古有龙名。

一经风雨还疑吼,灵佑山村淑气盈。

(1884年瑶坡余氏宗谱)

(0)

相关推荐

  • 怀 咏:故乡十二景咏记留

    故乡十二景咏记留 作者/怀   咏 故分动迁,已成定势,落根之地,恋之依依,夜梦心惊,感念犹心,捉笔遂咏,愿共享. 壁立高峽展玉镜, 滟滟夺丰共天青. 武公山寺寒鸦树, 春秋残垣裸遗风. 龙洞入深几多 ...

  • 瑶坛设像玉京山

    词/江俊 瑶坛设像玉京山, 对越真灵咫尺间. 宝珠空悬瞻日表, 珠簾高捲现天颜. 鸾驿鹤驾临金殿, 风烛龙灯映宝坛. 三界十方齐降格, 滂流洪福遍尘环. 恭迓无边仙, 迎真降法筵. 圣恩覃宇宙, 驾輦 ...

  • 淳安余氏:左口瑶村(远公支)

    存谱 1.<瑶坡余氏宗谱> 八卷,首一卷(清)余佩铨等纂修.清光绪十年(1884)木活字本,八册.书名据书衣.版心题.卷首知县李诗序,卷一旧序.旧跋.詠公复姓状表.诰敕.祖像.萝蔓旧址图. ...

  • 乡村古景:千岛湖云村

    云峰八景 先达天锡公有云峰十二景诗,予续咏八景,半因后来点缀,半以补遗. 飞螮横霄 天边弓影曳长风,化作云端掠水虹. 光吐精金吞合练,彩分神剑挂孤嵩. 横关永列溪山镇,孔道还争舟楫功. 晴好雨奇通是瑞 ...

  • 乡村古景:里商村

    文源八景诗 诰轴山 坐对崚嶒别样娇,峰峦尖锐矗云霄. 时逢春夏繁华满,节到秋冬积翠饶. 高拱纶音来魏阙,开张庥诏降王朝. 秀灵不比寻常地,事业巍巍映梓乔. 西流水 川泽潺湲自有情,东流西注亦堪惊. 云 ...

  • 乡村古景:金峰陆村

    金峰乡原有锦沙古村,又名陆村.现没于水底. 锦沙村八景 临眺石山书院故址怀古 水绕山环景最幽,锦沙名胜拟仙洲. 每缘谒祖常来往,如到山阴道上游. 曾闻此处有书院,地以人传誉独擅. 因甚蔓草荒烟中,雾锁 ...

  • 乡村古景:大墅村

    大墅八景诗 北溪环碧 高居胜概似天台,水抱村庄秀气回. 绕屋俨同环样转,当门奚啻镜奁开. 长江静浪随风动,活水源头逐雨来. 闻说故家双桂子,此溪应是暗滋培. 辰峰伏虎 迢递峰峦四面开,云山隐隐列楼台. ...

  • 乡村古景:汾口汪家村

    伴月十景记并序 揽胜搜奇乃幽人之雅韵,登高赋物亦名士之风流.环遂皆山,开门五狮吐雾,六星映波.论源多胜,坐看一水朝宗,群峰拱秀.如斯地灵宁无人赏.始祖绿公作宰是邦,炎宋皇祐省耕于兹,睹山川之甚奇,赏灵 ...

  • 乡村古景:左口方家

    右源旗峰十景诗 千亩胜迹 旗峰聚族已多年,地脉宏开千亩田. 合镜士人还济济,连畦阡陌复芊芊. 群遵旧德书为本,共服先畴食是天. 百里西流环秀气,昭然胜迹至今传. 云岳雪洞 云峦雪洞景悠然,欲界仙都井里 ...

  • 乡村古景:汾口村

    昏口八景诗记 遂邑上游四十里许有昏口地点,素称为镇,今又曰区,人烟稠密,阡陌相连,方氏村中有方姓仁如君,向与余会交有年,已卒业矣,现为夏洲村教员,于暑假时一日袖其新绘里居图一幅,展卷视之, 以该乡与璋 ...

  • 乡村古景:汾口横沿蒋村

    挥扬八景 桃林春霁 六代祖月林公之墓曰红桃林,距挥扬二里许.上植桃木数百株,逢春花放,俨若锦绣.时与童冠二三寻花,竟日忘返,且不知天之高,地之下,而身之在何境界也.即此便是武陵仙际,不用渔郎更问津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