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寓言雕塑园——武汉随笔
东湖寓言雕塑园——武汉随笔
江山一
20180830
在东湖听涛景区苍柏园内,游览中,发现寓言雕塑园。独特的造型,吸引我去拍摄。共有23组。其中《狐假虎威》、《三个和尚没水吃》、《滥竽充数》这三组给我的印象深刻。因为设计的抽象性强,有别于其它写实的设计。《三个和尚没水吃》,用的圆雕法,长弧形排列,一个和尚在中间双手合十,他两边是没水的两只木桶,桶边是匍匐的两个和尚。我观察了一会,才猜出寓意。《滥竽充数》是几块雕塑组合,一看便知。我从不同的视角来表现人物和场景。《狐假虎威》把狐狸放在虎背上,的确是创新。在石刻说明上没有标出作者名称。今日搜索,才知道有八组是刘政德创作(见后文摘录)。其余的作者还是不知。这是一个缺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猜猜下面图片中雕塑的寓意,再去寓言园看看。(注:拍摄于2011年11月3日)
(下文摘自网络)
东湖寓言园位于东湖听涛景区内,是全国第一座以古代寓言故事为题材的雕塑园。20余组寓言雕塑中,有8座创作最早,风格统一,造型特别,它们的作者是我省老雕塑家刘政德。黄鹤楼《黄鹤归来》铜雕与古琴台《知音》雕塑也是他的作品。
寓言题材,刘政德做了55年,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系列。 1944年,少年刘政德进入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重庆育才学校学习艺术。校方推崇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教育,让他对寓言情有独钟,“寓言很有哲理,也代表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1959年,刘政德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学习,开始创作《寓言》系列。 因创作风格新颖,“文革”时期,有人批判刘政德“搞形式主义”。为不被人发现,他把设计构想画成拇指大小的草图,又以石膏做成很小的设计稿,“可以随时塞进抽屉”。
东湖寓言园因刘政德的作品而修建。这个园区还差点落户兰州。上世纪80年代初,兰州建筑家任震英见到刘政德的《狐假虎威》后大为赞赏,提议在兰州修建寓言园,全面展示刘政德的《寓言》系列。武汉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得知此事,向管理层反映,得到重视,“寓言园”留在了东湖边。
1985年,东湖寓言园开建。1986年,刘政德创作一期雕塑:《曾子不说谎》、《盲人摸象》、《猎人争雁》、《射手与卖油郎》。次年,他完成第二期:《狐假虎威》、《三个和尚没水吃》、《滥竽充数》、《叶公好龙》。每座雕塑的报酬仅为400元,但他很满足。
《狐假虎威》与《猎人争雁》是刘政德最满意的两件寓言作品。《狐假虎威》中,刘政德改变故事细节,创造性地将狐狸放置在老虎的背上。一方面,角色关系更生动、有趣;另一方面,两个造型主体形成L形,通过线条变化和穿插,形成韵味十足的视觉造型。后来,狐狸放在虎背上的形式不断被他人效仿。《猎人争雁》中并无大雁的形象。刘政德以一只仰头朝天的猎犬来表示:大雁早已飞走。两位猎人以手相连,相互推挡,呈H形,人物的争执仿佛不断激化。新奇的构思表现出这一故事最生动的瞬间,同时,H形外观让雕塑更具团块感,产生敦厚、结实的美感。
刘政德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雕塑风格,外界却褒贬不一。1987年10月6日,《长江日报》刊发通讯,报道了刘政德《寓言》雕塑获“全国十大雕塑”称号的新闻,文中称:“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同志在授奖大会上情不自禁地袒露自己的艺术偏爱:'我最喜欢寓言雕塑……’”美国雕塑家比利·李评刘政德的《寓言》:“它不仅完美地融入了抽象概念,而且保持了个人的文化风格。”《寓言》还入选艺术权威书籍《中国美术60年》。质疑的声音也很尖锐:认为作品过于隐晦、怪诞、丑陋。1987年,工程管理方有人提出:不够写实,难以理解。还有人称,寓言园不应该只有一种风格。随后,刘政德在东湖寓言园的创作被叫停。
在刘政德的家,记者发现,大大小小的《寓言》作品小样随处可见。刘政德说,《寓言》系列共有成型小样50余件,被实现于公共空间的只有8件。刘政德说:“我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在东湖寓言园再做几座雕塑,让自己的作品系列留存得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