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淺談|不懂这五种方法,你恐怕众生难以“出帖”
孙过庭在《书谱》里讲自己学习书法,“时逾二纪”,一纪为十二年,在撰写《书谱》的时候,他已经苦练了二十四年。当然,古人为行文方便,这只是虚写。估计他应该学习了快三十年了。但结果怎么样呢?“有乖入木之术,无间临池之志。”并没有真正懂得书法之道,所以从来不敢放松临习前辈书家的碑帖。
“小草圣”尚且如此,千百年后的我们,要无乖入木之术,可以想见是何其之难也。所以,临池是学习书法终生的功课,一刻不得放松。
但临帖有入帖与出帖之分。
很多朋友确实是以“死磕”的精神,力行“每日一字”的态度在坚持临帖,然而效果不如人意,一脱离碑帖,笔法就飚了,章法就乱了。什么原因呢?知晓了入帖的重要性,却不明白出帖之法啊。
我们今天总结了出帖的几个过程与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背临|
▲ 启功临帖作品
背临讲究的其实就是记忆。它有一举两得的意思:一是背诵古文文章,或单句,或段落,或整篇,增加文化的修养;二是背下古人字帖的笔法、字法、章法,甚至用墨之法。尤其是要针对所临之帖、所学书家的用笔、结构特征进行强化记忆训练,达到随手书写,就惟妙惟肖。所谓“置换”,这是必需经过的训练课目。
第二步|集字|
▲ 集孙过庭《书谱》作品
集字并非简单的像用制图软件那样进行拼贴。针对一句话、一首诗、一幅对联等文字,将字帖中的字找出来,集合在一起。这个过程其实蕴含了读帖——同一个字可能有不同的写法,哪一个更好呢?其次要明白,排列出来的范字要进行布局、章法的思考,上下、前后如何协调,气韵如何流畅,书写如何连贯,这个功夫的磨练是非常考验书法学习者的。
第三步|通贯|
▲ 沈尹默临褚遂良作品
这个步骤利用现在网络资源非常好实现。比如我们前面文章列举到的,如针对颜真卿《争座位帖》的五位书法家临习作品比对,如针对《石门颂》的四位书法家临习作品的比对,考验看到其他名家是如何临帖的,又是如何理解并写出自己笔意的。然后反过来观照自己的临习,哪里与他们相同,哪里比他们不足,如何改进。既对书法史进行梳理,又获得了临帖的更多心得。
第四步|意写|
▲ 乾隆临王献之《中秋帖》
所谓意写,是一种尝试性的突破。在经历了对临、背临等阶段后,已经产生了一些置换反应,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候可以尝试离开碑帖,书写中加入自己的体验,表现自我的感觉。这是一个尝试突破的重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找到自我的意兴之处,发现自己的美学特点。当然,更有可能的是,一次次的失败,促使学习者重新回到临帖之中。但目的只有一个,学为我用。
第五步|出帖|
▲ 文徵明临《兰亭序》
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完成了“置换”——不仅仅是笔头功夫的置换,更包括书体风格、审美意识、书法观的置换,我们才可能真正脱离原帖,进入自我书写的阶段。同样写一篇原帖,这个阶段,不离原帖之法,又有自我之面目风貌。或者换句话说,你一下笔,别人就能看出你宗法哪一家,但是又能惊叹于你的推陈出新。
这就是每一位书法学习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了。
以上内容,检索与古人学书心得,转用现代人能明白的文字综合整理而成。如有方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还希望能进一步探讨,分享给网络上千千万万的书法爱好者。
“入門淺談”系列
文/彭澎
【申明:“入門淺談”系列暂谢绝转载,见谅】
系统讲述,正统书法
“书法入门”(微信号:shufarumen):
独家刊发田蕴章老师系列书法讲座图文版。
書法愛好者
入門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