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知斋主:歌德一首短诗及其英译和中译赏析

歌德一首短诗及其英译和中译赏析

作者:知不知齋主

歌德的小诗“Wanderers Nachtlied(游子夜吟)”,是公认最美的一首德语诗,名家的英译不下十数种,名家的中译也差不多。这首诗写于1870年,书于看林人的木屋的墙上(上图照片),歌德常漫步到那里。先将德语原文作一字对字的英译,因德英两种语言较接近,比用中文作字对字的翻译容易得多。Wanderers NachtliedUber allen GipfelnOver all summitsist Ruis quietIn allen wipfelnIn all topsSpürest duReward youKaum einen Hauch;Hardly a breath/hint;Die Vögelein schweigen im Walde.The birds are silent in the forest.Warte nur, baldeWait only, soonRuhest du auch.Rest you too.相信来读这篇文章的人,理解上面的英文应该毫无困难,故不再做中文字对字的翻译。形式上,歌德用了交韵和抱韵,前四行韵式为abab,后四行为cddc。在用字上,发音柔顺的字多,正好与全诗深静的境界融洽无间,相得益彰。这首诗意境幽远,音韵柔美,篇幅虽小,却韵味无穷。苏东坡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与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此诗正是东坡此说的绝好注解。群峰静寂,微风敛迹,众鸟静憩无声。而此时,一个浪游者置身此境,感想何如?泯于万物,同归于寂而已。

先看两个最有名的英文版:O’er all the hill-topsIs quiet now,In all the tree-topsHearest thouHardly a breath;The birds are asleep in the trees:Wait; soon like theseThou too shalt rest.  [tr. Longfellow]Over all the hill topsIs peace;In all the trees’ still topsGentle ceaseThe breaths from the blue.The birds in the first are sleeping,Soon in God’s keepingSleepest thou too.  [tr. John Rothensteiner]第一个版本是郎费罗的,这是位名诗人,他的翻译周全,忠实,形式和意义都贴近原诗。我们可以看到,译文中使用’s’音不少,一片嘶嘶声,的确增添了寂静的气氛。这种翻译已经是上乘,但和第二个版本比较起来,即John Rothensteiner的,则又要稍逊一筹。Rothensteiner译文同样也是嘶嘶一片,但他第2、4行韵脚用了“peace”和“cease”,比朗费罗的“now”和“thou”要好。“peace”和“cease”的发音和意义不但更融洽,也更接近原诗的神韵。诗中选用什么韵脚,其实是很讲究的,中外诗歌概莫能外。再看两个名家的中文译本。第一个是钱春绮教授的:浪游者的夜歌钱春绮 译群峰一片沉寂,树梢微风敛迹。林中栖鸟缄默,稍待你也安息。钱春绮精于德文,是从德语中直接译过来(大多数中文译者,如郭沫若,都是间接译自英文译本)。所以他的译文最为精确,忠实,诗行的长度也拿捏得很好,但遗憾的是没有遵原韵式。这个翻译算得上乘,但比较起来,我还是更喜欢钱锺书的译本:漫游者的夜歌钱锺书译微风收木末,群动息山头。鸟鸣静不躁,我亦欲归休。虽在形式和字面上,都没有钱春绮先生的翻译那样忠实,但它的神韵却更近原诗。五绝的字数和原诗的字数(24个字)很接近,再者,更重要的是,中文的五绝最宜于这种幽寂而又韵味悠长的意境。如果不信,读一读王维的五绝即可。不揣鄙陋,我自己也译了一版,希望能兼具两位钱老的优点:浪游者夜歌知不知斋主译藐藐群峰静穆郁郁树丛未睹微风一丝;众鸟静憩林间。稍候,少焉汝亦安息特点是,押韵完全遵原韵式(ababcddc),在用字上,也尽量持重,古一些,文一些,如“汝”字的使用,这和原诗的用字风格是匹配的,只要看两个英文译本的句法和用字,就可以明白这一点。对照下面郭沫若的译本就知道,郭译显得太轻佻了(你快/快也安静)。

下面是其他名家的中译本:流浪者之夜歌郭沫若 译一切的山之顶,沉静,一切的树梢,全不见些儿风影;小鸟们在林中无声。少时顷,你快快也安静。流浪者之夜歌宗白华 译一切的山峰上,是寂静,一切的树梢中,感不到些微的风,森林中众鸟无音,等着吧,你不久,也将得到安宁。浪游者的夜歌梁宗岱 译一切的峰顶,无声,一切的树尖,全不见丝儿风影。小鸟儿在林间梦深。少待呵,俄顷你快也安静。浪游者的夜歌飞白 译一切峰顶上一片宁静,一切树梢上,感不到一丝微风,林中鸟群已沉默。稍等,片刻,你也将安静。

知不知斋主时间【诗乐】:《春江花月夜》

(0)

相关推荐

  • 冯至先生的《一首朴素的诗》评《夜歌》

    点击上方↑↑↑ 蓝字"诗塾"关注我们 两年前,我在<读歌德诗的几点体会>一文中,提到<漫游者的夜歌>是一首最有名的短诗,人人能懂,但又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现在 ...

  • 歌德经典诗歌《浪游者的夜歌》原文及赏析

    浪游者的夜歌 一切峰顶上 一片宁静, 一切树梢 感不到 一丝微风; 林中鸟群已沉默. 稍等,顷刻, 你也将安静. 飞 白 / 译 1780年的一个秋高气爽的晚上,歌德登上耶拿附近的吉克汉山.山不太高, ...

  • 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绰号为浪游者在法兰克.出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

  • 唐德民:短诗十首

    [总第116201期]     短 诗 十 首    作者:唐德民  01 蜉 蝣 mayfly 日出降生 日落殒没,虽然只有一日 却毫不懒惰 看 江面上逐波踏浪的江蛾 正风风火火 穿流而过 02 蜜 ...

  • 唐德民:短诗八首

    [总第084101期]  短诗八首   作者:唐德民 1 眼睛 可以脉脉传情   也能怒目互望 泪水的发源地 有时秋波荡漾 心灵的大门 随欲关放 2 天空 遐想的摇篮 深邃无边 胸怀宇宙间 数以N计的 ...

  • 轰动全球的一首短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诗词大会群 公众号 欢迎您进入诗词群 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分离为目的. 著名诗人纪伯伦就曾写过一篇<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字字恳切,发人深省,每个父母都该仔细读读 ...

  • 席慕容的七首短诗

    我高中和大学青春时代最影响我的两个作家:席慕容和三毛.三毛对我的影响更悠长,有人说过,三毛这样的人世间也就会出现一次而已.       席慕容的诗唯美,文字如美妙的音符,读起来竟有唇齿留香的感觉. 席 ...

  • 史上最经典的8首短诗,谁读了都会心醉!

    中国人喜欢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含义,诗词也是如此. 今天小编要分享8首经典的短诗,短小精悍,却意韵悠长,谁读了都会心醉. 1 最暖心的诗 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一个春日,陆凯率兵南征,在戎马倥偬中经过梅岭 ...

  • 汪国真最美的九首短诗,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汪国真 无忧诗刊 2017-06-09 1剪不断的情愫 原想这一次远游 就能忘记你秀美的双眸 就能剪断 丝丝缕缕的情愫 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 谁曾想 到头来 山河依旧 爱也依旧 你的身影 刚在身后 又 ...

  • 诗词中最美的30首短诗,首首经典,谁读了都会心醉!

    言简意赅.言浅意深.短小精悍--这是形容文字简单,而涵义深刻的成语或句子. 中国人喜欢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含义,诗词也是如此. 小编今天要分享30首经典的短诗,短小精悍,却意韵悠长,谁读了都会心醉. ...

  • 轰动全球的一首短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 ...

  • 轰动全球的一首短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分离为目的.著名诗人纪伯伦就曾写过一篇<你的子女其实不是你的>,字字恳切,发人深省,每个父母都该仔细读读.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